聚焦长三角

首页>新闻频道>聚焦长三角

上海丨养老院选址,不能止于习惯思维

  原标题:

  上海老年人口户籍占比已超33%,与老年人有关的公共空间场所之争显而易见地多了起来——

  养老院选址,不能止于习惯思维

  ■谁都年轻过,但不是每个人都老过。老年是人生最后也是最成熟的季节,这个季节的冷暖风景,关乎每一个人

  三人行必有一老,上海的老年人口占户籍人口比例已经超过33%。数字是抽象的,人们对于“老龄化”的感知更多来自日常生活。一种典型的经验是,与老年人有关的公共空间场所之争显而易见地多了起来,比如养老院的选址、广场舞的“地盘”以及老年相亲团喜爱的宜家餐厅。

  空间之争是人群关系的外化,整个社会与老年人群不断调整彼此相处的方式。程度空前的深度老龄化时代到来之时,这个问题值得研究。

  部分公众对养老院心存偏见

  为了应对城市老龄化进程,近年来,上海养老服务供给加速又加量,按照户籍老年人口3%的配比,每年新建几千张养老床位,城市里的中小型养老院大多选址邻近社区。

  前几年,沪上两个中心城区先后发生养老院建设风波,开建的养老院因紧邻居民区而遭抗议,反对者的主要担忧是:养老院不吉利、伤房价;要建可以,不要放在我们小区。那些争端一度成为热门话题,最终,一个区的项目因为难抵压力而停建,另一个区则采取保护性施工,紧绷神经完成了项目。

  有一位曾经参与争议调停的基层干部记得当时一个画面:住在当事小区的老人对家门口的养老院心怀期待,觉得不该阻挠施工,同一小区的年轻居民摆出气势,示意老人不要“多嘴”。

  这位干部回忆,激烈反对施工的居民人数不多,但态度坚决,他们的理由和诉求比较多样,但表达得最多的还是“不吉利”。这种心态在很多不明就里的居民中很容易传播。项目方和当地政府事后反思,部分公众对养老院心存偏见,从前期的立项调研开始,就该与周边社区加强沟通互动,消除居民的误解和担忧。

  养老院的环境设计或遭误解

  先例在前,规避邻避效应争端,或多或少成为养老机构筹建者的考量因素。

  2016年底投入运营的静安区临汾路街道“长者照护之家”,由阳曲路391弄小区的公建配套用房改造而来,是四面都被居民住宅“包围”的养老机构。自始至终,项目方都把建设过程置于居民监督之下,前期有社区协商,中途有项目公示,所有进展在小区公告栏实时更新。

  另一家新建的民办养老机构,则自装修临近尾声时起,分批邀请周边居民入院参观,院长反反复复介绍: “看,这里是琴棋书画活动室,这里是干干净净的护理区,不比家里条件差。”

  这位院长说: “大家可能对养老院有点误解,把养老院想象成又破又暗,充满‘老人气味’的地方。其实,现在的新建机构设计装修都很现代,光照好、设备好,讲究人性化、适老化,要让老人过得有尊严。做养老院竞争很激烈,条件稍微差一点就没人气。”

  谁都年轻过,但不是每个人都老过

  对养老院的误解,源于对“老去”的刻板印象和消极想象。在一部分人的意识中,“老去”似乎总要剥离尊严、拖累他人,不再居于社会和家庭权力中心的老年群体,理所当然应该住得远一点,把空间和资源留给其他人群。

  并不是说“老即正义”,而是有很多人对老年群体缺乏同理心。“家家有老人,人人都会老”,道理说来轻巧,但要对老年人的身心状态和人生经验产生共情却不容易,毕竟,谁都年轻过,但不是每个人都老过。许多网友认为,老年是人生最后也是最成熟的季节,这个季节的冷暖风景,关乎每一个人。

  很多人提倡让老年人“原居安老”,因为不想离开熟悉的环境是人之常情,而且对老年人来说,他们要调动比年轻人更多的机能,才能适应晚年迁居的生活。那些近在“一碗汤的距离”内的养老机构,正是因此才受到老人欢迎。

  从这个意义来说,空间之争不是坏事,它让人们正视老年群体的需求,思考公共资源的分配以及不同年龄人群的相处问题。

声明:本媒体部分图片、文章来源于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权,请联系删除:025-84707368,广告合作:025-84708755。
921
收藏
分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