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标题:浙江出台《“无差别全科受理”工作指南》 一个窗口包办全部事项
浙江在线9月27日讯(浙江在线记者 金春华)最近去过一些地方行政服务中心的人会发现,窗口更精简了,窗口工作人员正从“专科医生”变为“全科医生”。这是正在推进“无差别全科受理”改革带来的变化。
近日,在台州、衢州及嘉兴南湖、嘉善等先行地区经验做法基础上,省“最多跑一次”改革办公室(下称省跑改办)正式出台《“无差别全科受理”工作指南》(下称《工作指南》),首次对“无差别全科受理”进行界定,推动“最多跑一次”改革再深化。
窗口布局再变样
什么是“无差别全科受理”?《工作指南》首次进行界定,即行政服务中心任何一个窗口都能够代表政府受理全部办事事项,完善“前台综合受理、后台分类审批、综合窗口出件”政务服务模式,做到政务办事“只进一扇门”“最多跑一次”,实现“一窗通办”。
“任何一个窗口”和“全部办事事项”是两大关键,也是两个难点。根据规定,除《“最多跑一次”改革例外事项目录》中确定的驾驶人违法记分满分教育、机动车驾驶证申领、职工工伤认定等6个暂不能实现“最多跑一次”的事项外,其他所有实施主体是政府(行政机关)的办事事项(除信息发布、政策解读、改革宣传等),群众和企业都可到任一窗口办理,且“最多跑一次”。
行政服务中心布局再调整,将设3类综合窗口:综合受理窗口、综合出件窗口和“最多跑一次”投诉代办窗口。各地还将根据实际情况,建立导服咨询、自助办理、网上办理等专业区块;《工作指南》特别要求导服咨询区块要建立疑难复杂事项的咨询事项清单,由各部门业务骨干组成专业咨询队伍提供服务。
改革对系统对接、数据共享、事项标准化等工作提出更高要求。为此,《工作指南》明确可以“稳妥有序推进”,允许各地稳步扩大窗口办理事项范围,逐步从同部门同领域“无差别全科受理”升级到同部门跨领域、跨部门跨领域“无差别全科受理”,最终实现“一窗通办”的改革目标。
基础工作再升级
实现“无差别全科受理”,难度大、要求高,先要做好各项基础性工作。
办事事项的梳理、细化,就如建大厦前准备建筑原料,是最基础的工作之一。《工作指南》作出详细规定,强调要达到“最小颗粒度”。
“比如‘普通货物运输经营许可’这一事项,经过梳理,可分成新办、变更、注销道路货物运输经营许可等具体‘办事情形’,每个‘办事情形’再各自细化为机动车登记证明、营业执照等‘最小颗粒度’;这样,每个‘办事情形’到底需要哪些材料、哪些材料可以共享,清清楚楚。”衢州市行政服务中心受理协调处副处长姜淑娟参与了《工作指南》的起草。做“最小颗粒度”的细化工作,为群众和企业、前台受理人员、后台办理人员提供了清晰指引,也为“网上办、掌上办、一证办”“就近能办、同城通办”打下坚实基础,更可以利用大数据分析找出办事情形的关联度,将多种情形组合重构为群众眼里“一件事”,精简办理材料、优化办理流程,进一步提升办事效率。
窗口工作人员压力倍增,队伍建设至关重要。参与《工作指南》起草的台州市行政服务中心常务副主任何晓霞介绍,为培养一批政治素质高、业务能力强、敬业精神好的窗口受理人员,该中心通过政府购买服务的形式实现窗口人员企业化管理,通过实施“考级制”“积分制”等差异化收入分配机制加强管理,提升“全科受理员”业务素质和办事效率,降低行政成本,增强群众获得感。台州的探索成为《工作指南》介绍的两个地方经验之一。
用户体验再优化
“无差别全科受理”改革将再次优化各项服务细节,提升用户体验。
预约咨询是办事的“第一关”。《工作指南》就健全办事前预约咨询体系提出4方面要求:完善12345预约咨询功能,开发网上政务咨询系统,完善办事网点电子地图,探索“5+X”工作日模式。
办事流程有了详细规定。《工作指南》把各类事项分成“承诺件”“即办件”“网上件”3种类型,分别设计部门职责分工、办理流程和配套机制,强化全流程效能监察,提升办事效率。每个办事材料梳理形成审查要点,这样可以方便窗口受理人员、后台审批人员日常使用,群众也可以就此提前准备好材料。
把“无差别全科受理”向基层延伸,《工作指南》强调要形成“乡镇前台综合受理,县乡(镇)后台分类办理,乡镇统一窗口出件”的政务服务模式,将银行、邮政等企事业单位服务网点纳入政务服务体系,在乡镇(街道)便民服务中心、村(社区)和人流密集场所投放综合自助终端设备。这样,群众就能在家门口享受“最多跑一次”改革带来的新的红利,实现政务服务“就近能办、同城通办、异地可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