聚焦长三角

首页>新闻频道>聚焦长三角

浙江为全国河长制的形成提供了哪些经验?

  原标题:河长制,从这里走向全国

zjrb2018093000004v03b017.jpg

治理后的浦江翠湖,美如一幅油画。 傅华庭 摄

  浙江在线9月30日讯(浙江在线记者 邓国芳 施力维)俯瞰960万平方公里的祖国大地,因为河长制的全面推行,大小河流有了给力的守护人。

  作为河长制的发源地之一,浙江在10余年的治水历程中,率先构建起完备的河长制体系,并于2017年出台了国内首个省级层面关于河长制的地方性法规——《浙江省河长制规定》。河长制的制度创新,综合治水的有效举措,两者相辅相成、交相呼应,为浙江持续治理水环境、修复水生态,打赢污染防治攻坚战,加快建设美丽浙江奠定了扎实基础。

  截至今年6月底,全国31个省(区、市)已全部建立河长制。这个过程中,浙江先后迎来吉林、江西、湖北等兄弟省市的考察,河长制的浙江经验不断走向全国。浙江河长制因何而生、制度优势何在,在治水实践中发挥着怎样的作用,为全国河长制的形成提供了哪些经验?本报记者就此专访省河长制办公室相关人士。

  问:浙江河长制是怎么形成的?

  答:浙江河长制是自下而上,在全省各地多年自发探索实践基础上,经提炼总结形成的一项制度创新。

  经考证,早在2003年,长兴为推动城区河道治理,县两办就专门发文建立河长制,明确城区河长的各项职责。次年,长兴就向乡村区域推开河长制。此后,杭嘉湖三地率先在全省探索实施河长制,有力地推动了地方河湖的治理。

  2013年,浙江省委提出要以治水为突破口推进转型升级,2013年底在全省发出“五水共治”总动员令,把治水推向新的高潮。为破解“九龙治水”困局,高效推动“五水共治”,省委、省政府决定在全省范围内全面推行实施河长制。

  实践证明,五级联动、覆盖全省的河长制,是我省综合治水的关键性的制度抓手,有力地保障了各项治水工作的开展。

  问:浙江为何要为河长制立法?

  答:2014年至2016年,在政府主导、部门联动、全民参与的格局下,我省“五水共治”工作迅速形成氛围,取得明显成效,赢得百姓点赞。这种成果离不开河长制这项创举,离不开全省5.7万余名河长的艰辛付出。他们热情高涨、敢于担当,牺牲节假日时间,奔忙在治水一线,为我们唤回一条条可游泳的河流。

  河长制的实践和成效,引起了省人大常委会的重视。他们认为,好的机制体制,应加以规范提升,及时固化下来,督促各级河长履行好管水治水的职责,为我省今后持续治水提供制度保障。2016年,在省人大常委会的重视和推动下,河长制的地方立法工作启动。

  2016年底,中共中央办公厅、国务院办公厅印发了《关于全面推行河长制的意见》。这让我们更加确信,开展河长制地方立法的必要性、迫切性。2017年7月28日,省十二届人大常委会第四十三次会议审议通过了《浙江省河长制规定》。这也是国内首个省级层面关于河长制的地方性立法。

  问:浙江河长制的制度优势何在?

  答:2016年12月13日,水利部、原环保部等国家有关部委联合召开贯彻落实《关于全面推行河长制的意见》视频会议,浙江、江苏、江西等地在会上作典型发言,河长制的浙江经验由此走向全国。一年多来,我们已迎来20多批次来自兄弟省市的考察。

  频繁的交流和讨论中,我们清晰地意识到,浙江河长制有两个鲜明的特点和优势:

  一是我省河长制自始至终与综合治水的各项决策、工作部署高度融合,如2014年至2016年主抓“清三河”、河道清淤、截污纳管等3项工作,2017年主攻剿灭劣Ⅴ类水,今年又重在打造“污水零直排区”、实施“碧水行动”、创建“美丽河湖”,从而在实践中不断磨炼成长、发挥实效。

  二是作为综合协调机构,浙江省河长制办公室是省委、省政府专门设立的外设机构,隶属省美丽浙江建设领导小组,能始终围绕综合治水的各项任务和问题,做到协调有力、落实迅速、举措高效,充分展现制度的生命力和活力。

  在这样的制度设计和保障下,各级河长既不替代原有部门职责的行政主体,又能充分发挥监督、协调、督促、建议的作用。

  问:浙江河长制是否有新的发展?

  答:民间河长!尽管没有写进《浙江省河长制规定》,但不可否认又令人兴奋的是,浙江百姓不仅高度拥护治水工作,还纷纷加入民间河长队伍。目前,我省已有10万余名民间河长。“企业河长”“洋河长”“红领巾河长”“河嫂”“河小二”“河小青”……他们在我省治水护水中扮演重要角色,也涌现出了很多感人故事。

  省第十四次党代会确立了“两个高水平”的奋斗目标,面向未来,浙江省河长制办公室将围绕大湾区大花园大通道大都市区建设、乡村振兴战略实施,充分发挥河长制的体制机制优势,坚定不移地走好综合治水之路,助力美丽浙江、美丽中国建设,也为全国河长制的发展不断提供新经验。

  治水之路勇探索

  记者 江帆 通讯员 朱智翔 王寅锋

  初秋时节,沿着蜿蜒的杨溪进入兰溪灵洞乡,只见沿途山清水秀、处处风景。很难想象,这条发源于金华山山麓,经地下长河、灵洞乡集镇汇入金华江的河流,曾因管理缺失,常年水质泛黑、垃圾横流,沦为了一条“黑臭河”“垃圾河”。

  杨溪的美丽蜕变,离不开河长方振强。2013年底,全省启动“五水共治”工作,在金华市水利渔业局工作的方振强,因专业素质过硬,被下派到灵洞乡挂职,专攻杨溪的整治。

  担任河长不满一月,他就踏遍灵洞乡的大小山塘水库及所有的干流、支流,采集水样200余瓶,每瓶上都详细标注采样地点和时间,并送至环保部门检测。在前期调研之后,他牵头选址、采购、招员,建章立制,金华市首个乡镇水环境管理中心由此应运而生。

  该中心成立以来,实行挂图作战,一周一采样,一点一对策,治水死角逐一销号,灵洞全域水质转变明显。目前,乡镇水环境管理中心在兰溪全市推广,16个乡镇街道及经济开发区全部建立了水环境管理中心。

  身为河长的他,时常利用休息日,现场查勘水质,走访沿线所有村庄、企业,实行“沙盘”治水、“靶向”治源的立体化作战方式,通过关停生猪养殖场、拆除温室甲鱼场、关停“低小散”污染作坊,彻底切断污染源头。

  一场场治水仗打下来,杨溪水质一月一变化,目前水质常年保持在Ⅲ类及以上,有水质晴雨表之称的“石斑鱼”随处可见。在此基础上,乡政府投资1800余万元,沿杨溪建成兰溪首条乡镇滨水绿道,成为“美丽河流”典范。

  为更好地守护杨溪,方振强选择留在灵洞乡。发挥治水红利,发展美丽经济,这是摆在他面前的新课题。

  十年护河不间断

  记者 江帆 通讯员 方宵鸳

  要是没有喉结位置的金属环、手臂下夹着的写字板,张海清看起来跟普通的“杭铁头”没什么两样,面庞黝黑,头发花白,笑容和蔼。他是杭州市江干区一名特殊的民间河长。不能说话的他,却用自己十年如一日的默默付出,在钱塘江畔抒写下一篇动人的护水故事。

  9月18日一早,66岁的张海清提着写字板,骑上电瓶车,像往常一样出门。没有行政编制,不拿一分钱报酬,这已是张海清义务守护丁桥二号港的第1600天。

  这个月初,他发现由于修路施工,丁桥二号港余杭区和江干区交界处有管道破损,造成污水横流。在记录下巡河日志后,他立即向乔司街道反映情况。“已整改过,不放心,还是来看看。”他说。多年积累下的巡河经验,张海清发现行政区域交界处最易发生疏漏。

  早在10年前,张海清就开始关注身边河道的治理。2014年,杭州发出民间河长征集公告,他踊跃报名,成为第一批民间河长。在刚被聘为民间河长一个月后,他突然罹患喉癌。手术让他无法再开口说话,但并未让他停下巡河脚步。

  此时无声胜有声。碰到有人在河道里电鱼、洗衣服,张海清急着上前,靠写字板跟人交流劝阻,却总能让人心服口服。

  有时张海清巡河,还会带上两个外孙女。两个外孙女分别6岁、8岁,却已能流利地说出丁兰街道每条河道的名称,还会骄傲地跟同学们说:“外公是河长,我是‘河小二’。”

  如今,民间河长队伍日益庞大。“丁兰大姐护河队”16名骨干成员成为河长的“第二双眼睛”,采荷街道新凯苑党员先锋护河队春节期间依旧坚持巡河护河,大学生志愿者每日图文并茂地记录巡河手账……这些民间力量凝聚一体,共同守候着全区52条河流、100多公里河岸线。

声明:本媒体部分图片、文章来源于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权,请联系删除:025-84707368,广告合作:025-84708755。
905
收藏
分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