聚焦长三角

首页>新闻频道>聚焦长三角

改革开放40年·40个"第一"丨一株小草改变世界

  “作为一名科研工作者,获得诺贝尔奖是一项很大的荣誉。这是中国的骄傲,也是中国科学界的骄傲。”2015年12月,在瑞典的诺贝尔获奖者演讲台上,出现了中国本土科学家的身影,中国中医科学院首席终身研究员屠呦呦成为我国第一位诺贝尔生理学或医学奖得主。

  疟疾曾是威胁人类健康的最大杀手之一。上世纪60年代,由于疟原虫对奎宁类药物产生抗药性,使得全世界2亿多疟疾患者面临无药可治的局面,死亡率急剧上升。寻找有效的抗疟药,成为世界各国面临的难题。

  “青蒿一握,以水二升渍,绞取汁,尽服之。”屠呦呦所在的原中国中医研究院接到了一个“中草药抗疟”的研发任务,代号“523”。屠呦呦从中医古籍里得到启发,通过改进提取方法,首先发现中药青蒿的提取物能高效抑制疟原虫,并将该物质命名为青蒿素。

  青蒿素的发现,为人类带来了一种全新结构的抗疟新药。以青蒿素类药物为基础的联合疗法,至今仍是世界卫生组织推荐的疟疾治疗方法,挽救了全球数百万人的生命。中国中医科学院首席研究员、青蒿素研究中心学术委员会主任委员姜廷良说,屠呦呦的贡献在于她的原创思维。

  青蒿素的研究成功,是当年研究团队集体攻关的结果。屠呦呦说:“一个科研项目的成功不会很轻易,需要付出艰苦的努力。”她的研究从未停止,青蒿素被不断“解密”。1992年,针对青蒿素复燃率高、水溶性不好等缺点,她又发明双氢青蒿素这一抗疟疗效为前者10倍的“升级版”。经深入研究,屠呦呦团队发现该物质针对红斑狼疮的独特效果,目前已经进入二期临床试验。中国中医科学院青蒿素研究中心学术委员会副主任廖福龙说,屠呦呦认定的事要做一辈子,“中国之蒿”必将改变世界。

  “青蒿素是传统中医送给世界人民的礼物。”屠呦呦说,获得诺奖是中国科学事业和中医科学的荣耀。中医药是一个伟大的宝库,应该让其发挥更大作用,为人类健康造福。

声明:本媒体部分图片、文章来源于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权,请联系删除:025-84707368,广告合作:025-84708755。
8296
收藏
分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