聚焦长三角

首页>新闻频道>聚焦长三角

全国首个!这个嵊州小村凭啥被命名“地质文化村”

  浙江在线嵊州4月22日讯(浙江在线记者 胡昕然 通讯员 胡盛东 李风)当一个偏远的地质文化村遇见世界地球日,会发生什么故事?4月22日,浙江省暨绍兴市第50个地球日主题宣传活动在嵊州市通源乡白雁坑村举行,这个海拔700米的高山小村迎来了中国首块“地质文化村”的金字招牌。

  群山环抱的白雁坑村位于嵊州市通源乡西白山北麓,静卧在海拔700米左右的山腰处,清晨时分云雾缭绕,仿若走在云端,正如村口牌上所写——“云上人家”。

5_副本.jpg

白雁坑村美景(浙江省自然资源厅 供图)

  凝眸白雁坑,从地质开始。地质是地貌的基础,地貌又是风景的骨架,白雁坑村村民认识到地质遗迹的价值所在还是在五六年前。村民洪小赛回忆,那一年,藏在大山里的白雁坑,迎来几个背着帆布包、拿着铁榔头的地质调查人员。

  很快,如同一阵山风,“地质遗迹”这个陌生的词汇吹入全村村民的耳朵。原来,远离都市、山高路远、交通不便的白雁坑村,拥有亿万年前在火山喷发、地壳抬升、山体崩塌等地质作用下形成的地质遗迹资源54处。“能同时拥有高山湿地、崩塌地貌、万年巨石阵、千年香榧林的景观很是罕见。”浙江省第一地质大队地质调查院院长刘永祥对白雁坑的地质资源赞不绝口。

  在村民的心中,“地质文化“这个词很远也很近。说远,跨越亿万年的地质科学博大精深,依然有许多村民不明白“崩塌地貌”、“火山岩”这些专业词汇;说近,这个地质文化村是由村民们亲手打造。被地质专家称之为地质遗迹的一石一木一草,是村民熟悉而亲切、朝夕相处的环境。于是,在村两委会的召唤声中,他们热情地投工投劳参与地质文化村建设,修建游步道、长廊、护栏等项目工程。

  随着地质文化村建设项目的实施,村民们投工投劳热情参与,白雁坑村民的生活由此改变。“游客对地质遗迹很好奇,来了都要看看。”瞅准发展商机,村民洪小赛利用自家的宅基地建造了民宿。“原来我家主要靠着榧林和茶园,收入不高,现在经营民宿,一年利润大约在10万元左右,再加上香榧、茶叶的收益,家庭年收入已达近30万元。”洪小赛说。截至2018年底,村里的民宿增加到18家,年接待游客接近7万人次,带动农副产品销售2000万元以上。

  “我们还给这些‘巨石阵’想故事,推广地质文化;一块万年的石头有了故事,它才有灵魂,才有魅力。”通源乡党委书记郑海果说,“美丽乡村建设是新农村建设的‘升级版’,地质文化村就是美丽乡村的‘特色版’。”在地质文化村建设项目的推动下,白雁坑村完成了整村亮化工程,新建2个停车场共计8000平方米,硬化村内道路1.1万平方米,补植绿化5000平方米,农房改造7000平方米。

  尝到了地质文化村建设的甜头,村民对发展的愿望更为迫切。长期以来,村里的发展受制于交通,道路条件的先天不足成了白雁坑村乡村旅游进一步发展的瓶颈。通村道路不到5.5米宽,窄的地方只有3米,且弯道多,大巴车根本开不进来。去年,嵊州市启动了农村道路提升改造三年行动,白雁坑的通村道路被列入项目库。根据计划,这条通村道路的路基拓宽到8米以上,且改成沥青路面,平均拓宽2.5米。很快,更多游客即将涌进白雁坑村,靠近那些静待千年的地质遗迹,聆听沧海桑田的故事。

  在浙江,和白雁坑村有着类似地质遗迹资源的村落还有很多。“接下来,我们将抓好不同类型地质文化村试点,使得地质遗迹资源保护、地质文化传播与特色旅游资源开发相结合,让地质文化村从盆景变成风景。” 浙江省自然资源厅地质勘查处副处长肖常贵表示。

声明:本媒体部分图片、文章来源于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权,请联系删除:025-84707368,广告合作:025-84708755。
10874
收藏
分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