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题为《长三角区域协同创新跑出“加速度”》)
推进长三角区域协同创新,是支撑引领长三角高质量一体化发展的重要举措。5月16日,上海市科学学研究所发布《2019长三角一体化区域协同创新指数》报告。报告显示,长三角区域科研协同极化效应显著,技术溢出多点爆发。协同创新指数总体得分从2010年的100.00分(基期)增长到2017年的178.91分,年均增长8.67%,可以看出,2010年以来,长三角区域协同创新水平稳步提升,发展势头良好。
资源要素加速集聚
报告以提升长三角协同创新策源能力为目标,从资源汇聚、科研合作、技术溢出、产业发展和环境支撑五大维度构建指标体系,对2010—2017年长三角区域41个城市协同创新情况进行研究分析。
数据显示,2010—2017年,长三角研发经费投入显著提升,研究与试验发展经费增速普遍高于GDP增速。2017年长三角地区总体研究与试验发展经费投入强度为2.71%,但区域差异显著,其中上海研究与试验发展经费投入强度为3.93%,江苏、浙江和安徽分别为2.63%、2.45%、2.05%。三省一市政府在创新驱动发展方面的主导和引导作用较强,长三角地区财政科技拨款占政府支出的比重为4.33%,高于全国平均水平(2.56%)。
从大型仪器共享情况来看,截至2018年12月,“长三角区域科技资源共享平台”已集聚区域内的628家单位的价值50万元以上的仪器设施20407台(套)。区域内大型仪器共享,为三省一市高质量科研协作提供了高能级服务。
长三角区域研发人员集聚效应不断加强,多极化的人才分布格局基本形成,近沪城市仍然是未来研发人员集聚的重要地带,核心城市已带动边缘城市实现整体崛起。由此可见,长三角区域资源要素正全面加速集聚,协同创新基础不断夯实。
人才流动“高位运转”
人才流动“高位运转”,上海成为交汇之地——报告如是概括长三角地区科研人才流动的总体特征。同时指出,上海、南京、杭州、合肥四大城市之间科研人才流动总量逐渐趋于平稳,上海科研人才流动性最强,且上海与南京之间科研人才流动最频繁。
科研合作网络的构成密度和节点联结广度也在不断增强。上海、杭州、南京、合肥四大城市成为长三角地区科研合作网络的核心节点。四大核心城市中,上海“首位城市”地位明显,形成了“上海-南京”G42沿线、“上海-杭州”G60沿线的科研合作主干线,以及“上海-合肥”、“南京-杭州”的次级干线。
从长三角区域内跨省域合作国内发明专利申请量来看,从2010年的357件增长到了2017年的1671件,7年间增长近5倍,参与跨省域合作城市从2010年的31个增长到2017年的37个。其中,沪宁、沪杭、杭宁成为技术合作主要通道,在空间上构成技术合作“三角”枢纽地带。
从长三角区域技术专利转移情况可以看出,上海、苏州、南通三大技术转移枢纽城市已逐步形成。其中,上海是典型的技术输出型城市,对长三角区域的创新辐射能力极其显著;苏州是典型的均衡型城市,技术输出量和技术输入量基本保持平衡;南通是典型的技术输入型城市,是长三角最大技术专利输入城市。
协同互补大于同质竞争
上海生物医药产业增速最快,江苏在新材料和智能装备制造领域形成优势,浙江信息服务行业发展迅猛,安徽则在装备制造、新能源等工业领域后发赶上——报告认为,长三角区域产业发展生态逐步优化,协同互补大于同质竞争,基本实现细分领域的错位发展格局。
报告注意到长三角国家高新技术园区和经济技术开发区的数量变化:总量从2010年的46家提升到2017年的97家,呈现快速增长特征,园区的创新服务和产业集群极大改善了区域产业生态,为地方经济高质量发展提供重要动力。与此同时,协同创新环境日趋完善,一体化创新格局初步形成。
从创新环境来看,长三角区域交通基础设施快速发展,支撑创新资源要素高效流动;国家级孵化器蓬勃发展,全力推动长三角“双创”升级;长三角区域内创投资本加速集聚,科技型创业备受青睐;落户长三角三省一市的外资研发主体总量趋稳,溢出效应逐步显现;在科技项目联动、资源共享、人才政策等创新政策跨域协同方面试点突破持续稳步推进。
该《指数》报告的研究与编制由上海市科学研究所课题组完成,得到了上海市软科学计划资助。报告形成过程中,上海市统计局、中国科学技术发展战略研究院、中国科学院大学、上海科技情报研究所、浙江省科技信息研究院、江苏省科技情报研究所、安徽省科技情报研究所、上海研发公共服务平台、华东师范大学、复旦大学等单位给予了大力协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