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苏睢宁县官路社区的一天,从老人们舒缓的太极拳音乐里醒来,在小学生们蹦蹦跳跳上学、放学的欢笑中伸展,于大妈们的广场舞曲后结束。
苏北这个叫官路的农村社区,是农村又不像农村,砖瓦房变成楼房,村民变成居民,村庄变成社区,田园乡愁还在,人还是原来那群人,却已不再日出而作,日落而息。官路变得不仅仅是外表,更是内涵。
老官路村地处苏皖交界处的江苏睢宁县双沟镇,因村口一条旧时的官道而得名,村里的老人仍习惯叫它“官路口”,往昔车水马龙的旧官道没能使其兴旺,倒是现在这场润物无声的乡村振兴之风,改变了这个村庄的模样。
在睢宁县委常委、空港经济开发区党工委书记杨剑舒看来,以官路社区为代表的睢宁县的村庄之变,是集中居住带来的乡村治理形态之变和管理意识之变,“说到底也是文化之变,更是乡风文明和乡村振兴之变。”
据睢宁县委书记贾兴民介绍,全县近80万人在农村,多数村庄布局散乱,基础设施配套缺乏,更有一些旧房土房存在安全隐患,空心村现象愈加常见。集中居住一方面让农民提高了居住环境、改善了生活品质,另一方面也唤醒盘活了农村里大量闲置的房屋、土地资源。
改善居住环境,重构乡村生态
2017年中秋节,耿德文带着全家7口人搬进了官路社区4号楼的新家,这个四世同堂的大家庭第一次在铺着乳白色瓷砖和镶着钛合金落地窗的宽敞三居室里过象征团圆的中国传统节日。
在既是乔迁又是团圆的饭桌上,心脏装着支架的耿德文破例喝了两小杯酒,靠在客厅的沙发上“眯了半宿”。
耿德文的新家,由两套各120平方米的三室一厅,和一处50平方米的车库组成,是用原来自建的370平方米老屋,又补了6.7万元换来的,“一套给儿子,一套给孙子,我和老伴儿年龄大爬楼不方便,就把车库改造成了住家。”耿德文说,就算是现在的车库,也比他以前住的地方环境好很多。
“冬天冷夏天热,白天苍蝇虫子到处飞,晚上老鼠蚊子满屋爬,”这是耿德文对原来老屋的描述。“路是粘泥巴路,下过雨后一踩一个坑,脚拔出来鞋留在泥里。”耿德文的儿媳董慧红曾崴掉过三双高跟鞋的后跟,“垃圾满天飞,露天厕所建在村前屋后,住宅与禽畜圈舍混杂在一起,各种味道熏人头晕,村中坑渠污水横流。”
2015年,官路村被列入睢宁县新型农民集中居住区改造试点村之一,实施整体搬迁,2017年一期建成,包括耿德文一家在内,村民全部搬进了新社区。
新的官路社区并非只是官路这一个村,而是一个由4个行政村近万人组合而成的新型农民集中居住区。如今,数十幢白墙碧瓦的五层楼房错落有致,一条东西走向的商业街上,统一设计但内容各异的门头招牌指引着购买生活物资的人进进出出,小区里绿树和各色花草掩映下的小径尽头,总能找到一处凉亭或几条石凳,总会有几位居民在聊天或下棋。
只有小区入口处巨大景观石上“中国十大最美乡村”的朱红大字提示外来的人们,这里是乡村而非城市。董慧红说,在新社区里全是真正的水泥路,就算光着脚走也沾不到泥,“在这里俺们过得和城里人一样。”
改良产业结构,重置土地耕种价值
“不能说农民的居住条件好了生活就好了,还要看农民的收入有没有增加。”在官路社区党支部书记董敢看来,农民集中居住是一项系统工程,并不仅仅是“让农民住上高楼”那么简单。
土地是农民的基本收入来源。村庄整体搬迁之后,耿德文将自己的10亩土地以“双八百”(八百斤小麦和八百斤玉米的市场折算价)价格,全部流转给了村集体的农业种植合作社耕种,每年收取固定的土地租金近2万元。
没了土地耕作上的束缚,耿德文的儿子儿媳有更充足的时间外出打工赚钱,一年统算下来,耿德文家的收入近10万元。与以往4万元左右的年收入相比,土地流转后耿德文家的收入翻了一倍还多。“土地租出去比自己种更赚钱。”
把土地流转给村农业种植合作社,耿德文可以“旱涝保收”的拿到每年固定的租金收入,那么对村合作社而言,又如何确保及时足额支付这份租金呢?
董敢告诉记者,他们村所在的双沟镇成立一个名为“秋歌”的农业经营管理公司,每个村至少成立一个由党支部负责的农业种植专业合作社,再配以种植大户参与的家庭农场,这样便形成了一个被称为“1+20+175”的农业经营管理模式:1个镇经营公司统管全部20个行政村的村级农业种植专业合社,而专业合作社下面还有175个家庭农场。这种模式起于双沟镇,在睢宁县的多个乡镇被推广复制。
“把集中居住后的老庄体整理复垦成耕地,和原来的土地连成一体进行大面积集中耕种,因为填平了沟渠路沿,每100亩土地至少能多整理出5亩,我们村就多整理出了300余亩土地,这增出来的亩数可都是纯收益。”董敢说,在经营管理上则采取由镇农业经营平台统一农资农机采购、统一技术服务、统一植保,统一核算、统一收储的“五统一”模式,一亩地的经营成本下降230元左右。
“一增一减,原来单户耕种不赚钱的土地,到了合作社手里种植效益就明显了,资源被盘活,效益自然来。”董敢说。
除此之外,双沟镇175个家庭农场,在镇农业公司的指导下,采取差异化种植的经营方式,最大化提高土地耕种价值。
改变生活方式,重树乡村生活品质
住进了楼房,土地也出租了,养老、教育、医疗等民生问题也摆在了百姓们面前。在官路社区,不但有建好的老年公寓、小学、幼儿园、卫生服务站,还有社区小剧场、休闲广场供居民放松。
70岁的董召平,24年前因脑溢血导致偏瘫,生活基本不能自理。董敢说,在设计集中居住区的时候,睢宁县就充分考虑到了这些行动不便或因病不能上楼的老年人的实际情况,专门建造了63套适合老年人生活的老年公寓,用于安置老人。
董召平和老伴就被安排在这样的老年公寓里,一室一厅一厨一卫外带一个小院共46平方米,房子免费居住,水电费均由村集体承担,食堂提供一顿一荤一素一汤的午餐6元,自己掏2元,村里补贴4元。
这样一来,除了打针吃药,董召平再无其它费用支出,“三个儿子都安心在外打工,我们也不去烦儿媳妇们,她们抽空还过来看我们,这样挺好。”董召平的老伴儿说,从2017年搬过来住后,她和儿子儿媳“没拌过一次嘴”。
此外,社区里建有小学和幼儿园,“小学是高标准的配套师资,不比乡镇的中心小学差。”小学校长周彬说,没集中居住之前,每个村都有一所小学,学生少师资不全的矛盾无法解决。随着村庄的整合,几所小学也合并在一起,分散的师资力量集中在一起,建起了高标准的教育教学设施,四十余位老师各带各的专业课,教学质量得到极大提升。
与小学一墙之隔就是双沟镇第三幼儿园。这所2015年9月开园的公立幼儿园,硬件设施配备标准是按照省级优质园的标准建设的,收费则比标准少得多,并且是全县唯一的一所班级配备“两教一保”(两名老师一名保育员)的幼儿园。
官路社区卫生服务站应该是小区里“最豪华”的建筑设施,这座位于小区最中心的建筑,在最初的设计上就体现了“便民”的理念:即便从距离最远的那幢楼走来,也不会超过10分钟。
官路村民的生活品质变化,还体现在对精神文化生活的追求上。 社区卫生服务站隔壁,是可以容纳100多人的社区小剧场。既是编剧,也是导演,还是演员的村民高贵是这里绝对的“主角”,由他组建的农民小剧团的演出是这里最受欢迎的活动之一。拉魂腔、淮海戏、山东快书、河北梆子等自编自导自演的地方戏节目,一周五天的演出场次,场场爆满,而他的忠实“粉丝”,绝大多数是村里60岁以上的老年人,“他们喜欢看喜欢听,我们演得也有心劲。”
社区里共建有四个大小不一的休闲广场,还建有专为年轻人服务的咖啡吧和茶室,书画比赛、歌咏比赛等自发娱乐活动至少每月举办一次。
让农民像城里人一样生活,是江苏睢宁县推行农村集中居住工作的核心思想。官路社区只是江苏睢宁县农村集中居住区建设的一个缩影。目前,睢宁县已经建成近50个新型农民集中居住区,“十三五”期间计划建成100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