长三角世界级机场群“起飞”、全国铁路最新大调图、江苏迎来新出海口、安徽两铁路即将与长三角城际铁路网互联互通……
本周,长三角城市群“时空距离”进一步拉近。
身在长三角,我们能享受到哪些红利?“瞭望君”为您梳理。
空
上周“官宣”的《长江三角洲区域一体化发展规划纲要》,在本周有了更为具体的“细节”。
根据纲要,长三角将编制实施长三角民航协同发展战略规划,要合力打造世界级机场群。7月12日上午,南通新机场规划建设被列入纲要的消息被正式披露。
全球联系与基础设施中,最重要的内容就是机场和机场群,它们相伴城市群的发展而发展。那么,长三角世界级机场群意味着什么?
巩固提升上海国际航空枢纽地位,增强面向长三角、全国乃至全球的辐射能力;
规划建设南通新机场,成为上海国际航空枢纽的重要组成部分;
优化提升杭州、南京、合肥区域航空枢纽功能,增强宁波、温州等区域航空服务能力,支持苏南硕放机场建设区域性枢纽机场;
加快合肥国际航空货运集散中心、淮安航空货运枢纽建设,规划建设嘉兴航空联运中心。
据南通市市长徐惠民12日透露,南通新机场将成为上海国际航空枢纽重要组成部分,和上海虹桥机场、浦东机场共同组成上海航空主枢纽。至此,坊间一直传闻不断的“上海第三机场”或许尘埃落定。
随着南通新机场的规划建设,其作为上海北大门和枢纽机场的服务功能也逐渐明确,上海国际航空枢纽的地位真正确立,将与南京、杭州、合肥等枢纽机场一起,打造长三角的世界级机场群。
上海两机场也迎来新发展。11日,中国民用航空局与上海市政府正式签署《关于推进新时代上海民航高质量发展战略合作协议》,加快上海国际航运中心和上海航空枢纽建设。根据协议,中国民航局将推进上海空域容量扩容和结构优化,提高上海两机场时刻容量和航班时刻供给,提升上海航空枢纽国际竞争力,改善上海航空枢纽营商环境,持续提升国际客货中转便利度。上海将加强民航华东空管能力建设,与民航部门共建上海民航职业技术学院,支持民航上海适航审定中心能力建设、民航华东地区管理局在沪项目建设等。
未来可期。又一个世界级机场群,即将起飞!
陆
值得思考的是,突破了行政区划的第三机场,将如何畅通城市间的连接,真正与民便利?
“瞭望君”注意到,将与南通新机场共同组成“轨道上的机场”的北沿江高铁项目已经敲定。另据媒体报道,作为沪通铁路的咽喉,沪通长江大桥的主航道桥28号墩北侧辅助跨钢梁已顺利合龙,到2020年底,沪通铁路南通至安亭段基本建成。沪通铁路建成后,南通将融入上海一小时都市圈。同时,该铁路还将连接起鲁东、苏北与上海、苏南、浙东地区间的沿海铁路,贯通中国东部最便捷的铁路运输通道,为长三角经济辐射中西部地区提供便利条件。
另一个振奋人心的消息是,7月10日,全国铁路最新大调图。这意味着,长三角同城化正在加速。
“瞭望君”注意到,新图编制旅客列车运行线1053对,其中动车组列车790对,长三角增开旅客列车38.5对。此次调图突破以直辖市、省会城市为主要节点的列车开行模式,增开6对中小城市始发列车,进一步改善中小城市的交通条件。其中,开通南京至滁州“专列”,开行滁州始发前往南京、上海班次,开行嘉兴始发上海虹桥班列……长三角都市圈正在画一个更为流畅的“同心圆”。
安徽境内,路网布局也愈加完善。7月10日、15日起,郑阜铁路安徽段与商合杭铁路商合段分别开始静态验收,后期将按联调联试并于今年11月底前同步具备开通运营条件。
届时,郑阜铁路安徽段将与京九客专和商合杭铁路衔接,与长三角城际铁路网形成互联互通,形成我国西北地区与华东地区的快速客运通道,完善中部地区铁路网布局。而商合杭高铁线路北接郑州至徐州高铁,并与北京至福州高铁和沪汉蓉高铁相连,在杭州通过宁杭高铁与京沪高铁相通,是纵贯安徽省全境、连接中原与长三角地区的重要交通主干线。两条铁路通车后,将与长三角城际铁路网形成互联互通,沿线群众可以充分享受到长三角地区经济发展的红利,对助力区域向更高质量一体化发展有着重要的意义。
海
江苏省委省政府近日发布《关于高质量推进“一带一路”交汇点建设的意见》,诸多发展重点和方向被提及。
意见明确,支持连云港建成战略支点,徐州建成重要节点城市,南京建成重要枢纽城市,南通建成重要出海门户,苏锡常建成国际产能合作示范城市,其他地方建成特色合作基地,突出重点,创出特色。
此外,“五大计划”专项行动方案明确,包括国际综合交通体系拓展计划、国际产能合作深化计划、“丝路贸易”促进计划、重点合作园区提升计划、人文交流品牌塑造计划。
值得关注的是,其中的国际综合交通体系拓展计划,要求大力推进通州湾港区建设。作为拥有954公里海岸线的沿海大省,江苏下一个“出海口”跃然纸上。
根据目标,在围填海获批的基础上,到2022年,通州湾港区起步工程基本建成,依托港口起步的临港产业项目基本落地,实现通州湾港区开港运营。到2025年,基本建成长江下游重要的航运枢纽,成为长江集装箱运输的新出海口。到2035年,建设成为全省港口一体化发展的示范区、上海国际航运中心北翼枢纽港的核心港口、长三角一体化发展的重要引擎、长江经济带高质量发展的重要依托,集装箱吞吐能力超1500万标箱。
联系前不久的一则新闻,一盘经略海洋的“棋局”越来越有看点。6月22日,江苏省人民政府下发《省政府关于淮海工学院更名为江苏海洋大学的通知》。通知称:为贯彻实施海洋强国战略,进一步提升海洋人才培养和科学研究水平,充分发挥学校办学特色和优势,不断增强学校竞争力和影响力,经省人民政府研究并报教育部批准,决定将淮海工学院更名为江苏海洋大学,同时撤销淮海工学院建制。
可以想见,一直被外界评价“江强海弱、核心港口缺失”等发展短板,正在逐渐补齐。从产业布局到人才培养,未来,如何下活江苏海洋经济“一盘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