据市场星报讯 新中国成立以来,安徽的财政面貌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由新中国成立之初吃饭难保的穷财政,到如今家底日渐丰厚。我省正以支持五大发展行动计划为总抓手,聚力增效实施积极的财政政策,支持稳增长、促改革、调结构、惠民生、防风险,扎实做好新时代保障和改善民生工作。
财政收入70年增长了1万倍,支出增长了3万倍
收入规模不断壮大,财政实力显著增强。在经济快速发展的基础上,通过持续推进财税改革,形成了良性、健康、可持续的财政收入稳定增长机制,财政收入规模不断迈上新台阶。从1949年的0.54亿元到2018年的5363亿元,增长了1万倍;全省财政支出由1949年的0.22亿元增加到2018年的6572亿元。
财政收支运行总体平稳、稳中有进、好于预期,为全省民生改善提供了坚实的财力保障。我省一般公共预算支出进度一直保持全国前列,特别是构成民生支出重要内容的教育、科学技术、社保、交通、城乡社区支出等,增长均快于全省财政支出平均水平,全省33项民生工程投入首次超过千亿元,达到1067.3亿元,增长13.5%。
民生工程让所有安徽人人均受益1500多元
我省围绕党的十九大在脱贫、环保、公共服务等领域提出的部署要求,省财政聚焦脱贫攻坚、生态环境、基本公共服务功能建设等重点领域,进一步拓展内涵、丰富内容,建立省市县专项扶贫资金稳定增长机制,实施“351”“180”健康脱贫政策,落实贫困地区基层基本公共服务功能建设三年计划,推进新安江流域和大别山水环境生态补偿机制建设,大力支持实施水利薄弱环节治理、“四好农村路”建设、农村饮水安全巩固提升工程等项目,解决了一大批老百姓关心关注的急事、难事。
坚持财政取之于民,用之于民,将更多财力向基层一线、困难地区、弱势群众倾斜,民生工程惠及全省7000万人民群众,人均受益1500多元。近期,省统计调查队对2018年民生工程社情民意情况进行了摸底调查,群众满意度达到90.9%,比上年提高了0.3个百分点。民生工程、民生工作的扎实推进,让人民群众更多地享受改革发展的红利,全省群众获得感、幸福感、安全感不断增强。
财政主要支出政策倾力重点民生领域发展
今年,我省正在加力提效实施积极的财政政策,着力培育厚植财源,依法平稳有序组织收入,确保财政收入增长稳预期、有质量、可持续,为民生改善提供更坚实的财力支持。财政主要支出政策倾力重点民生领域发展,着力形成财政支持大民生的发展格局。支持打好精准脱贫攻坚战,着力兜住民生发展的底线和短板;支持打好污染防治攻坚战,着力促进生态环境持续好转;支持实施乡村振兴战略,着力推动“三农”发展;支持区域协调发展,着力缩小区域之间、城乡之间民生发展差距。按照省政府工作报告部署,围绕五大发展行动计划、打赢脱贫攻坚战三年行动意见、乡村振兴战略规划、“六稳”要求等,在群众关心关注的就业、教育、文化、医疗服务、社会保障等方面,加大民生领域补短板力度,深入实施民生工程,确保民生福祉持续改善。
更注重股权投资、以奖代补、贴息等方式
我省将支持实施更加积极的就业政策,动态消除零就业家庭。支持推动义务教育优质均衡发展,推动学前教育深化改革规范发展,推进智慧学校建设。支持公共文化服务体系建设。完善养老保险省级统筹,建立城乡居民养老保险待遇确定和基础养老金正常调整机制。推进健康安徽建设,健全公立医院政府投入机制。完善住房保障机制,支持各类保障性安居工程建设。
围绕“幼有所育、学有所教、劳有所得、病有所医、老有所养、住有所居、弱有所扶”,持续加大投入力度,扎实做好33项民生工程工作,新增社会养老服务体系和养老智慧化建设、就业创业促进工程等项目,强化组织调度,加强过程管理,提升工程实施质量和效益,不断强化民生工程品牌抓手作用,确保各项惠民政策不折不扣落到实处。
在教育、卫生、养老、文化等社会事业和公共服务领域,通过购买服务、公办民营、民办公助等方式,引导社会力量有序参与民生建设和建后管养,更加注重运用股权投资、以奖代补、后补助、贴息等方式支持民生发展,规范推广PPP模式兴办社会事业。拓宽民生工程民主参与渠道,深化项目公开征集,努力提高人民群众的知情权、参与权、表达权和监督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