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标题:村民变网友 指尖共治村 宁海打造“网上村庄” 开启一场有意思的乡村治理创新实验
浙江在线8月30日讯“叮”一声,在北京一家科技公司上班的周海波,听到熟悉的声音,掏出手机点开宁海“网上村庄”里的下畈村,在“村民趣事”一栏跳出一张照片,照片上村口大樟树下消防人员在捅大马蜂窝,几分钟前,这吓坏村民的“不速之客”刚被请走。周海波会心一笑,虽远在千里之外,可村庄的大事小事尽在掌握中。
下畈村外出打工经商的村民占了三分之一。离开村子,等于切断了信息渠道,更别说参与村庄的发展与治理了。乡村空了心,活力减弱,这是许多农村普遍遭遇的困境,尤其是在浙江这样的沿海发达地区。乡村开始逐渐摆脱土地束缚,生活方式趋向城市化,村民需求更多样,乡村“熟人社会”的紧密人际关系被打破,这使得村庄公共权威弱化,原有的治理方式已“管不住”渐渐散开的村庄了。
怎样重新凝聚起村庄的发展合力?去年4月,一场依靠互联网进行的乡村治理创新实验在宁海启动,宁海依托政务钉钉等网络平台打造了一个虚拟的“网上村庄”,村民变网友,全县22万户农民住进同“一张网”。在平台上,每个村庄都拥有独立的网络空间,村民可第一时间接收信息、享受公共服务、反映问题、参与乡村治理,还能与左邻右舍互动,找回乡愁纽带。
服务入网
引导村民进网
8月3日22时,上葛头自然村50多岁的村民葛圣将打开“网上村庄”,微眯着眼睛,用粗糙的手指在手机屏幕上一字一字地打着问题:“80岁老人每个月有100元补助,我母亲马上到80周岁,该怎么办?去哪办?”
干了一辈子农活的葛圣将不曾想,有一天自己会智能手机上网。一开始,他也跟很多村民一样抗拒“网上村庄”:“这网那网,哪搞得明白,不想弄!”可后来听尝鲜的村民都在议论,这张网里什么服务都有,特方便,还能随时随地找到干部,他就动心了。
互联网时代,“网”很多,如何吸引百姓进到“网上村庄”的这张网里,这是宁海首先遇到的难题。宁海选择让干部先住进“网”,让服务先住进“网”。
在宁海的每个“网上村庄”,都会进驻一支由联村干部、村干部、综治网格员、法律顾问、联村民警、医生、教师、农技工作者组成的“8+X”村级服务团队,他们成为支撑“网上村庄”运行的服务力量,线上线下融合,既在线提供政策咨询、线上办事等服务,又奔赴现场解决医疗救治、法律援助等具体问题。
葛圣将轻点了一下“发送”,这条信息便出现在了“网上村庄”的“民情反映”栏里。他告诉记者,已经学会了用文字、图片、语音三种方式上传问题诉求和意见建议。
几乎同时,上葛头自然村“服务团队”成员的手机发出清脆的“叮”声。接收到消息后,联村干部冯秋林第一时间把事项落实给村文书。联村干部是这支服务团队的首问责任人,他说,村民诉求的简单事项需当天回应,复杂情况也要3天内回应,确保服务力量“不潜水”。为此宁海还专门建立了一整套线上线下监管服务评价体制,及时收集处置村民反映的问题,定期考评村级服务团队及被“点将”干部的服务时效与服务质量,确保“网上村庄”的办事效率。几分钟过后,葛圣将便看到自己留言下面新增了答复:“把老人身份证复印件和信用社存折复印件拿给村文书,他会帮你到镇政府办理登记。”
一来一往的问与答,反映的情况都能得到及时有效的答复和解决,老百姓看在眼里。至今,宁海“网上村庄”已入住18余万村民,精准帮办群众实事1000多件。
不久前的一天深夜,西店镇岭口村一位村民在“网上村庄”推送了一条信息,投诉隔壁租住的几名外来务工人员过生日划拳,声音很吵,影响休息。看到信息后,村治调委员会主任舒迎春马上赶到出租房进行劝阻,避免“小事”化大。“网上村庄”上线以来,各个乡镇的调解室变冷清了,数据显示,调解案件数量比去年同期下降了40%。
“农村的纠纷矛盾甚至个别百姓的不满情绪皆是因为小事没及时化解而积累而来的,上溪村就有村民因1999年宅基地调剂后没及时理清归属问题,导致矛盾升级成为老上访户。”前童镇党委副书记叶能华深有感触。干部团队住进“网上村庄”履职,百姓小事大事都能找到干部解难解惑,这让以前用“两条腿”走不到的关系更近了。截至目前,“网上村庄”上传流转事件信息10177条,成功调处9726条,矛盾纠纷化解率达到95.6%,基本实现群众“小事不出村”。
通道打通
推动治理转型
不久前,岭南村门前溪治理工程进驻施工,这个村内最大的水利工程牵动着老百姓的神经,村民陈必杰是做泥水工的,他经常跟几个村民去施工现场转转,想用一己之长帮着村里监督工程。
这天,陈必杰看到施工单位直接在老坝基础上施工,他想起曾在“网上村庄”看到相关公告里写着“拦水堰坝是经过专门设计的”,按他的经验,施工是要按设计图纸重新做坝基,可眼前又是怎么回事?他特地拍下现场图片,第一时间把问题发到了“网上村庄”。
联村干部娄豪杰看到手机提示后,马上电话联系了岭南村几位主职干部,并约上监理单位工作人员,赶到施工现场查看。经过几方共同比对设计图纸,确认村民反映的情况属实,当场要求施工方整改,随后,又成立了岭南标门前溪治理工程监督小组,全程监督施工过程,保证这个小山村的重点工程顺利实施。
“这个‘网上村庄’太有用了,反映问题都能很快解决!”陈必杰说,以前看到类似的问题会左思右想,如果直接找施工单位,对方肯定不会听。去找村干部,不知道是谁管这事,也不知道他在不在村里,甚至还怕是不是有内幕等等。现在直接发到“网上村庄”,村主职干部、联村干部、联村领导全都能看到。而且问题处理好,办理人员还会把处理结果连同照片一并上传,一看照片,就知道是否真的办好了。
民情上传下达的通道打通了,村民的参事议事热情也被激发了出来。一年多来,村民在“网上村庄”反映的民情就已经多达两万条。
下畈村村民周衍臣反映了二三十条民情,细细翻看都是鸡毛蒜皮的小事,比如,“夏天蚊子变多,提醒村干部可以驱蚊了”“村里看到狗粪,建议村里出台文明养狗公约”“村道上某个窨井盖高低不平”等等。他说:“以前看到这种小事,肯定不会专门给干部打电话,久而久之,大家就一肚子牢骚,每次遇到村干部就拉着抱怨个没完,就连村民代表大会也经常变成吐槽大会。”
“别看这些都是小事,小事不解决,憋在老百姓的肚子里,就是牢骚,就是怨气,最终会演变成干群矛盾。”宁海县委书记林坚说,政府的行政体制很强大,一旦发现问题,政府肯定能全力解决,但最怕的就是政府不知道老百姓在想什么,需求是什么,因为原本的信息通道是一级级上报,有些问题可能发现不了,看得问题的人可能不关心或者嫌麻烦懒得反映,“网上村庄”正是这条信息直达的通道,人人都可以反映问题,打开的是民情上达政府治理的大门。
随着互联网特别是移动互联网发展,社会治理模式正在从单向管理转向双向互动,从线下转向线上线下融合,从单纯的政府监管向注重社会协同治理转变,乡村治理亦然。正是这些沉甸甸的民情,持续推动宁海乡村治理重心下移,促成了乡村治理的转型升级。
凝聚民心
找回乡愁纽带
最近,前童镇上溪村村民总开玩笑说:“村干部现在可成大忙人呢!”忙的原因倒不是别的,是因为每年村里的“农民趣味运动会”“乡村村晚”想上的人太多,而哪位村民参加、哪支队伍上台,都要到村干部这里报备。
每年7月底,上溪村就会在“网上村庄”发布一条信息公告:“村里拟于下月中旬举办运动会选拔赛,邀请所有村民积极报名参与”。“还记得前几年办运动会,每次都是心里直打鼓,担心报名的人是不是又是个位数。”联村干部冯秋林告诉记者,上溪村是前童镇的经济薄弱村,全村432户、1266位村民,超过三分之一的人外出打工经商,因为长期发展滞后,没钱也没人,村民对村庄事务没有兴趣,每次搞集体活动参加的人都很少。
可让冯秋林出乎意料的是,就在今年,通知发出不到3天,几乎大半个村的村民都报名了。有人专程从宁波市区赶回,就为了周末一起练习拔河。腰鼓队、舞蹈队成员们自导节目,想在选拔赛开幕式上亮相。听说运动员还缺少统一着装,7位在外办企业的乡贤纷纷解囊,资助了3.8万元活动经费。“甚至还有人在‘民情反馈’上发帖建议‘引入外援’,让户籍不在上溪村的新村民也参与选拔。”说起这些,冯秋林还是有点难以置信。
从漠不关心到热情参与,村民葛吉文将变化归功于“网上村庄”。他说,在这个共同的网络空间里,“民情反馈”“村民趣事”“村情展示”等栏目都记录着村庄成长的点点滴滴,无论是在村里的,还是出门在外的,都能看得到。他在上面看到了环境整治提升工程中,公园、长廊等公共设施从无到有;看到了村里文艺队伍拿奖获荣誉;看到了左邻右舍打扮的美丽庭院……对家乡的热爱和责任,就在每天的刷屏中潜移默化地累积起来了。
一项数据或许可以成为佐证。2018年,前童镇在外乡贤返乡投资达到1.7亿元,同比增长40%,带动精品民宿、文化创意、农产品销售等产业发展,就业人数、游客人数均以20%以上的速度增长。距离上溪村不远的鹿山村里,童雪汀等村民先后回村投资传媒文化公司、酒店与金石文化交流基地。有着1000多年历史的竹林村里,80多位乡贤正帮着村干部挖掘历史名人、礼仪习俗、民间手工艺等,把推动家乡发展当成了全新事业。
这一切都让宁海政法委委员蒋佩芳看到了打造“网上村庄”的终极意义,重塑一个凝聚全体村民力量的“乡村共同体”。
传统乡村社会的精髓,在于因共同外部风险而形成的村民凝聚力。但在开放的市场经济条件下,村民个体意识放大,对村庄事务的主体意识、参与意识逐渐削弱,乡村从“共同体”走向“原子化”。“我们试图用日新月异的传播技术,恢复邻里之间、干群之间的亲密互动,从而重建村民对村庄的集体认同。”蒋佩芳告诉记者,接下来,他们将进一步深化“网上村庄”的积分管理办法,村民可用积分在线兑换本地土特产等,同时根据积分评选年度“热心村民”“服务之星”等,给予免费坐公交、免费体检等优惠政策,引导老百姓共建共治共享。
未来,宁海363个村庄究竟会变成什么样,我们还难以定论。但无论如何,这些基于“网上村庄”形成的治理秩序和情感认同,都将是推动乡村振兴的持续力量。
建共同体 通治理路
杨东
做好“三农”工作是当代社会经济发展中的一个关键性内容,也是我国实现全面小康的重中之重。近代以来,以工业化和城市化为中心的整体性变革,带来了资金、劳动力、土地三要素大规模流出农村的局面,这一局面又与经济全球化等因素叠加,带来了农业、农村、农民与县治、乡治、村治等问题交融,给当代乡村治理带来新的挑战与机遇。
以理念革新为导向,以科技创新为工具是形成乡村建设良性循环的关键要素。宁海打造的“网上村庄”,实质上是以村治为切入点来解决乡治并打通县治的革新。它率先实现治理工具与治理理念的变革,使农民得以通过“村民e点通”“政务钉钉”等平台接入现代化生活,打破了农村现有的封闭性与信息孤岛,打通了政府与群众交流的沟通渠道,也在网上重建了一个乡村共同体。
宁海“网上村庄”的创新理念根植于乡土大地,却又不囿于一土一隅;始发于乡愁乡恋,却在贴地前行中不断提高自身的适应性。“网上村庄”不限于技术层面的革新或对单项问题的简单回应,也不仅仅是一村一镇的个案实践与微观做法,它既是对数千年来村民参与乡村治理传统的继承,也是在互联网新技术快速发展过程中推动乡村治理现代化的全新探索。(作者杨东系中国人民大学国家发展与战略研究院教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