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标题:健康生活72年!上海首次设定“人均健康预期寿命”目标 出台国内首个省级中长期健康行动方案,推出100条举措
人民网上海8月28日电 (记者 姜泓冰)在人均期望寿命、孕产妇死亡率、婴儿死亡率等国际通行的三大健康指标已连续多年保持在世界最发达国家水平的基础上,有2400万人口的上海,首次提出到2030年,“人均健康预期寿命”72岁的健康城市新指标。
上海今天举行市政府新闻发布会,宣布出台《健康上海行动(2019-2030年)》,包括18个重大专项行动、100条举措,将按照2022年和2030年两个时间节点分步推进实施。这是全国首个省级中长期健康行动方案。
据悉,该方案由上海市委、市政府40多个部门共同编制、推动实施,将健康融入所有政策,在全国率先建立重大项目、重要政策健康影响评价机制,并把健康中国战略纳入领导干部专题培训,把健康上海行动执行情况纳入各级党委和政府考核内容。
根据《健康上海行动》,上海将全方位干预健康影响因素。比如,实施减盐、减油、减糖、限酒等营养干预措施,明显减缓居民超重、肥胖和慢性病发病的增长速度,到2030年,居民健康素养水平达到40%,参与居民健康自我管理小组的人数达到120万人,保持全国领先水平;加大公共场所控烟力度,成人吸烟率下降到18%及以下。推进大气、水、土壤污染防治,实现生活垃圾分类全覆盖。2030年,绿化覆盖率达42%,主要食品安全总体监测合格率达97%及以上,道路交通万车死亡率下降30%。
上海将围绕妇幼、中小学、职业、老年、残疾人等重点人群的健康需求开展健康管理和服务,将实施儿童青少年近视综合防治行动,推动中小学校校内禁售含糖饮料。至2022年,儿童青少年总体近视率力争每年降低0.5到1个百分点以上;至2030年,学生体质健康标准优良率达到60%及以上。健全老年健康服务体系,实现健康老龄化。至2030年,65岁及以上老年人健康管理率达到80%及以上;二级以上综合性医院设老年医学科比例达到90%及以上;三级中医医院设置康复科比例达到90%。残疾人康复将纳入基本公共服务。
在重大疾病防控方面,上海设定的目标是,2030年,常见癌症诊断时早期比例不低于40%,心脑血管疾病死亡率下降到160/10万及以下;糖尿病治疗控制率达到45%;70岁及以下人群慢性呼吸系统疾病死亡率稳定在6.2/10万及以下。
上海将强化疾病控制、精神卫生、卫生监督、卫生应急、健康促进等专业机构和能力建设,完善以家庭医生制度为基础的分级诊疗体系,实现社区健康服务“六个一”:一张社区健康服务清单,一个人人拥有的健康账户,一套多层次的社区健康宣教体系,一套多元参与的供给机制,一个统一的社区健康智慧平台,一套社区健康评估监测机制。2030年实现每个市民都拥有自己的家庭医生。全面推行以按病种付费为主的医保支付方式。
上海还将推进“5+X”健康服务业集聚区建设。至2030年,建成亚太地区生物医药产业高端产品研发中心、制造中心、研发外包与服务中心,健康服务业增加值占全市生产总值比重达到7.5%左右,建成具有全球影响力的健康科技创新中心。实现医疗卫生机构健康服务信息互联互通互认,依托“健康云”为市民提供一站式、精准化的健康教育、健康管理和健康服务。上海市卫健委主任邬惊雷介绍说,“健康云”作为上海市“互联网+医疗健康”公共服务的统一入口,已面向市民提供26类58项健康服务,下一步将加速推广。此外,上海还将推动长三角高端优质医疗卫生资源统筹布局,打造标准规范互认、信息互联互通、服务便利有序、医学科技发达的健康长三角。
随着健康中国战略实施,我国人均预期寿命不断提高,但老年人患病比例偏高、患病时间早、带病时间长,生活质量不太高。2018年上海市户籍人口期望寿命已达83.63岁,孕产妇死亡率1.15/10万、婴儿死亡率3.52‰,均创历史最好水平,达到世界最发达国家水平。新公布的《健康上海行动》中,上海设立了新的考核指标,在三大指标继续保持发达国家水平外,还要求2030年,人均健康预期寿命达到72岁,经常参加体育锻炼人数比例达到4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