聚焦长三角

首页>新闻频道>聚焦长三角

2019年安徽为群众节约医药支出资金7亿元以上

  合肥在线讯(记者 周子涵)记者1月15日,从安徽省医疗保障局获悉,2019年,安徽省积极深化重点领域改革,不断提升医保管理服务水平,年节约高值医用耗材、各类药品资金7亿元以上,核减、追回及处罚骗保金额累计达8.72亿元。

  打破“城乡壁垒”,保证公平普惠

  长期以来,安徽省城乡基本医保制度分设、管理分割,城乡居民不能享受均等化的基本医保服务。去年7月1日起,省相关部门把原城镇居民医保和新农合整合统一为城乡居民基本医疗保险,打破了“城乡壁垒”,消除了城乡间的待遇差距和政策差异。

  一方面,整合原城镇职工医保、城镇居民医保、新农合药品目录和医疗服务项目目录,共收载可报销药品2885个,医疗服务项目4666个。另一方面,整合原城镇居民医保和新农合制度,实施统一的城乡居民医疗保障待遇,全面推进生育保险和城镇职工基本医保合并实施。值得一提的是,针对居民基本医保高血压、糖尿病门诊用药,我省在全国率先出台城乡专门保障机制,政策范围内报销比例达到50%以上,大大减轻了患者门诊用药费用负担。

  为群众减负,让医药费用“缩水”

  省医疗保障局局长金维加告诉记者:“虚高的医用耗材价格是导致看病贵的重要原因之一。由于高值医用耗材没有统一的分类和编码,缺少权威质量评价体系,没有现成经验可供借鉴,成为医药招采改革领域“最难啃的骨头”,如同一块坚冰难以打破。”

  为此,省医保局开展高值医用耗材治理“破冰”行动。在全国率先开展高值医用耗材带量采购谈判议价,实现骨科植入(脊柱)类、眼科(人工晶体)类耗材分别平均降价53.4%、20.5%,年节约资金4亿元以上,极大降低了高值医用耗材费用门槛。

  同时,对未过一致性评价的常用药品和部分抗癌药进行谈判议价,截至2019年底,共有29种临床常用头孢菌素类药品平均降价35.74%,最高降幅63.44%,按2019年全省用量测算,节约资金1.7亿元以上,这在全国也属首批。在2019年建立的“17+13+X”抗癌药降价惠民新机制下,全省采购谈判降价的抗癌药金额达6.48亿元,为参保患者和医保基金节省约1.48亿元。

  管好“救命钱”,让医保更便捷

  医保基金是老百姓的看病钱、“救命钱”,必须管好。为此,2019年,全省医保部门严厉打击欺诈骗保,共现场检查定点医药机构33934家,处理协议医药机构9512家,移送司法机关处理7起42人,核减、追回及处罚金额累计达8.72亿元。

  同时,异地就医服务大大拓展。2019年,全省接入异地就医定点医疗机构460家,联通跨省异地住院定点医疗机构2万多家,全省异地就医住院直接结算123.03万人次。

  此外,作为全国医保信息化建设首批试点省,安徽省积极推进智慧医保建设,加速省级医保平台集中建设,通过网站、手机APP等渠道,实现网上查询、缴费、异地就医备案。

  下一步,省医保局将建立省级飞行检查制度,根据群众举报线索及管理中发现的问题,对协议医药机构开展针对性检查;引入大数据筛查手段,使用智能监控系统,对协议医疗机构诊疗行为实施大数据分析,精准查找违规线索。制定欺诈骗保举报奖励办法,对举报人发放奖励资金;制发统一的医药机构协议文本,约定医保服务内容,明确违约责任,规范医疗行为。

声明:本媒体部分图片、文章来源于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权,请联系删除:025-84707368,广告合作:025-84708755。
1873
收藏
分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