二○一九年度上海市科学技术奖励大会今举行
特等奖频现 上海创新“硬核”更硬
2019年度上海市科学技术奖励大会今天召开。根据此前的公示榜单,本年度上海科技奖有望首现特等奖“三星同曜”的景象。不出意外,这将是继今年1月上海首次摘得国家科技奖特等奖、实现18年来“零的突破”之后,上海创新迎来的又一高光时刻。
特等奖是对特别重大的科学发现或技术发明,以及具有特别重大意义的科技工程、计划、项目的最高规格奖励。今年是上海科创中心建设形成基本框架之年,具有标志性意义的特等奖从“时有空缺”到“惊喜频现”,折射出的是上海创新策源能力的稳步增强。
在特等奖项目评选上,上海始终坚持宁缺毋滥。记者梳理发现,近年来,上海角逐高等级科技奖的优秀项目质量不断提升,数量逐渐增多。自2012年上海恢复特等奖以来,除2013年度和2017年度空缺外,2012年度至2015年度每年都有特等奖颁出;2016年度至2018年度的三年内,更是两次诞生特等奖“双黄蛋”。
几乎每一个特等奖获奖项目背后,都凝聚了几十年坚持不辍的学科积累和“十年磨一剑”的寂寞长跑。今年初斩获2019年度国家科技进步奖特等奖的“海上大型绞吸疏浚装备的自主研发与产业化”项目,记录着上海交大船舶与海洋工程学科三代科学家薪火相继、传承接力的奋斗足迹。项目团队用20多年走过其他国家长达百年的特种船舶设计发展之路,使我国在大型绞吸挖泥船的设计、制造领域实现了从“跟跑”到“领跑”的创新超越。
近年来,上海积极营造鼓励创新、宽容失败的氛围和土壤,支撑“领跑者”勇闯“无人区”。在“科创上海”的成长轨迹上,“深蹲助跑”的趋势日益明显:本年度上海科技奖公示项目的平均开展时间长达7.98年,5年前,这一数字为5.84年;从代表性成果发表的跨度时间来测算,年初揭晓的2019年度国家科技奖三大奖项的上海获奖项目,平均延续时间分别为8.1年、8.3年、11.4年,若算上前期科研积累,每个项目的持续时间都超过十年。
创新策源意味着“创新之源,策动未来”。与高等级奖项频现相呼应的,是上海创新与日俱增的“成色”与“分量”。近年来,上海重大原创科技成果屡屡入选中国年度十大科技进展,高频亮相国际顶级科学期刊的年度盘点榜单。2019年,上海科学家在国际顶尖学术期刊《科学》《自然》《细胞》上发表论文的数量约占全国的30%。
值得注意的是,过去八年,上海科技奖特等奖项目分布于生命健康、信息技术、新材料、光子科学、建筑等多个学科,呈现“多点开花”的态势。这从一个侧面展现了上海产学研联动、各类创新资源融合互动的良好创新生态。在历年获奖者中,不乏在同一领域先后获得自然科学奖、技术发明奖的科研团队,他们从实践中发现科学问题,再用科学发现解决现实难题,推动“纸变钱”让“硬核”更硬。与此同时,越来越多的高等级奖项获奖项目同时包含了基础理论突破和与产业重大创新需求的对接,努力实现着科学新发现、技术新发明、产业新方向、发展新理念“从无到有”的跨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