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共卫生”成为今年两会上代表委员和社会各界讨论的热词。政府工作报告提出,加强公共卫生体系建设。坚持生命至上,坚决守护人民健康的理念再次得到彰显。
5月24日,习近平总书记在参加湖北代表团审议时,用两个“事关”点明防范化解重大疫情和突发公共卫生风险的重要性,并就完善公共卫生体系提出了“整体谋划、系统重塑、全面提升”的12字总体要求。
在上海,公共卫生体系整体升级已在加快布局。上海牢记建设人民城市的使命要求,把城市作为有机生命体,正在对公共卫生应急管理体系进行整体性重塑,为人民织牢织密公共卫生“防护网”。超大城市如何走出一条公共卫生安全治理之路?如何加大改革力度,抓紧补短板、堵漏洞、强弱项?会场内外,代表委员和上海各界人士结合各自工作实践热烈讨论,一系列务实举措已经落地。
进行一场着眼长远的“整体重塑”
传染病引发的重大疫情风险从未远离人类,是非常现实的重大安全威胁,尤其是超大城市面临着更为严峻的重大挑战。
这次新冠肺炎疫情,是新中国成立以来我国遭遇的传播速度最快、感染范围最广、防控难度最大的公共卫生事件。对于上海这样一座拥有2400多万常住人口的超大城市,疫情防控更是一场硬仗。进入常态化防控后,上海继续绷紧疫情防控这根弦,更加精准施策,持续盯紧入城口、落脚点、流动中、就业岗、学校门、监测哨,更好实行依法防控、科学防控、精准防控、动态防控。
“上海的公共卫生‘地基’已很完备,接下来要做的是树立‘标杆’,为全国探路,以应对当下乃至未来的特大公共安全事件。”全国政协委员、中国-世界卫生组织新冠疫情联合专家考察组成员、复旦大学上海医学院副院长吴凡形象地说,公共卫生体系现代化建设,说到底就是整座城市的防疫“网底”建设,监测哨点布得越密,整个体系的灵敏度就越高。
吴凡委员在此次上海疫情防控的公众健康科普中频频亮相,被誉为“疾控女侠”。1998年,她曾参与筹建中国第一个疾病预防控制中心——上海市疾控中心。“这次新冠肺炎疫情,让上海的公共卫生体系乃至整座城市的管理运作机制都经历了一次前所未有的‘大考’。经此战疫,多年来常抓不懈的特大型城市重大传染病‘平战结合’防控救治模式被证明行之有效,但同时暴露出一些问题,必须进一步完善疾病预防控制网络体系。”吴凡委员说。
回应疫情考验,上海已率先行动——4月7日,上海市公共卫生建设大会召开,出台《关于完善重大疫情防控体制机制健全公共卫生应急管理体系的若干意见》(简称“上海公卫建设20条”),明确提出,到2025年,上海将建设成为全球公共卫生最安全城市之一。
上海深知,一旦发生疫情,时间就意味着生命。应急响应要快,防控措施要准,多环节保障要强。这一次,上海公共卫生体系经受住了考验,但与重大疫情严峻挑战相比、与超大城市面临的现实威胁相比、与人民群众对美好生活的更高期待相比,还有不适应的地方。必须正视存在的问题和不足,着眼长远,整体谋划,全面提升。
“大灾后必反思,反思后必大干。”上海交通大学医学院附属瑞金医院副院长陈尔真认为,“‘补短板、堵漏洞、强弱项’,不是头痛医头、脚痛医脚的权宜之计,而是着眼长远,着力从体制机制层面理顺关系、强化责任,用全局性的眼光瞄准暴露出的问题和短板,打好公共卫生安全‘补丁’,确保安全防线更加牢固、应急防控更加高效、科技赋能更加有力、支撑保障更加到位,这是对城市公共卫生应急管理体系的一次整体性重塑。”
拉出一支“来之能战”的人才队伍
疫情暴露出的公共卫生与预防医学专业人才方面的一些短板,引起会内会外热议。全国政协委员、上海市公共卫生临床中心主任朱同玉全程参与了上海的抗“疫”之战,对公共卫生应急体系建设有了新的思考。他提出:“建立引人、育人和留人的良好机制,打造一支召之即来、来之能战、战之能胜的公共卫生人才队伍。”
“加强公共卫生体系建设,提升公共卫生应急能力,‘人’是其中的关键核心。目前作为我国公共卫生体系主干力量的各级疾病预防控制中心,却多年面临人员‘招不进、用不好、留不住’的局面。”吴凡委员说,“疫情让人们认识到公共卫生建设的重要性,这是一个很好的认识上的新起点,需要进一步完善针对公共卫生人才的岗位设置、薪酬体系和激励机制。”
陈尔真是一名从事重症医学30年的医生,参加过非典和汶川地震的医疗救援,此次新冠肺炎疫情暴发,他又作为上海第三批援鄂医疗队队长带队驰援武汉。对突发公共卫生事件及传染病防控,陈尔真有着切身体会。“必须加强医防融合,强化综合医院应对突发公共卫生事件意识。同时加强学科人才建设,提升综合医院应急医疗救治能力。”他认为,要加强对与突发公共卫生事件应急医疗救治密切相关的感染、呼吸、急诊、重症、影像、检验等薄弱学科的投入和建设,完善结构合理的人才储备和培养机制;要像“预备役”一样加强医院应急医疗队建设,打造一专多能的高水平医疗救援队,不断提升医疗救治能力。陈尔真告诉记者,4月15日,瑞金医院援鄂医疗队员凯旋当天,瑞金医院公共卫生应急医疗救援队就已率先成立。
在上海,围绕公共卫生体系和能力建设,各部门、各高校都在加快步伐。5月8日,上海交通大学携手爱丁堡大学共建全健康研究中心,聚焦“人类—动物—环境”健康的整体视角解决复杂健康问题;5月23日,华东师范大学宣布成立医学与健康研究院,发挥教师教育的优势,探路医教结合培养高层次专业人才;5月25日,上海市中医药大会召开,发布促进中医药传承创新发展7个方面25条意见,提出加强中医药人才队伍建设;5月26日,复旦大学发布“公共卫生学科群行动计划”,从“大公共卫生”层面进行学科整体布局和规划,加强跨学科人才培养,构建从基础研究到应用的“全链式”科研创新体系。
“平战结合,是上海疫情救治体系里非常重要的一点。”复旦大学附属华山医院感染科党支部书记、主任张文宏在接受采访时说。他所在的华山医院感染科常年处于“平战结合”的状态,疫情来临时,医生们很快便投入行之有效的“战斗”。
统筹应急状态下医疗卫生机构动员响应、区域联动、人员调集,建立健全分级、分层、分流的重大疫情救治机制。记者注意到,“上海公卫建设20条”已明确提出优化平战结合工作方案,建立完善一系列相关机制。上海正在谋划优化资源布局,坚持医防融合、平战结合,健全应急医疗救治体系,提高综合救治和应急作战能力。
让身边看不见的“体系”更牢固
一个健全的公共卫生体系是什么样的?又是如何启动运行的?张文宏在一场新闻发布会上这样总结:“这个体系虽然看不见,其实就在你身边,体系就在基层一点一滴的工作中。”
1649名上海援鄂医生驰援武汉,市级医院抽调医务骨干入驻上海公卫中心,各大医疗机构医务人员第一时间发现上报疑似病例,及时隔离排查。246家社区卫生服务中心坚持开诊,家庭医生加入社区抗疫一线。在入沪道口、居民小区、集中隔离点,都有社区工作者奔忙的身影。
扎根社区的发热门诊、发热哨点诊室,在疫情防控中不断扩容完善。截至今年5月,上海已建成117家发热门诊,其中34个设置在社区,已建成200家社区发热哨点诊室,家门口的公共卫生“触角”持续延伸。看病网上预约,悄然成为风尚。疫情防控期间,上海积极开展“互联网+医疗”服务,及时满足市民基本医疗需求。
“看不见”的体系在社区、在身边,在科技的力量中,也在市民良好的科学素质与健康素养中。在防控新冠肺炎疫情的人民战争中,上海完善群防群控机制,集中专家力量,加大健康科普力度,广泛发动市民群众。戴口罩、勤洗手、多通风、不扎堆成为市民防疫“四大法宝”;针对公众焦虑、紧张情绪,12位院士联名向市民倡议,科学认知新发传染病;抓住疫情防控有利时机,向市民发出使用公筷公勺倡议,公筷公勺成为继垃圾分类之后的“新时尚”,上海16个区积极响应,2.5万余家餐厅共同推广。
在吴凡委员看来,“健康科普,为每位市民穿上最好的‘防护服’。”朱同玉委员则强调,一个强健的公共卫生体系,应该是一座永久的“安全堡垒”,而不是因为某种疾病的出现临时建设的“板房”。
人类与传染病的斗争将成为常态。对于超大城市,如何进一步改革疾病预防控制体系,提升疫情监测预警和应急响应能力,健全重大疫情救治体系,完善公共卫生应急法律法规?新时代开展爱国卫生运动,如何坚持预防为主,创新方式方法?记者了解到,继出台“公共卫生建设20条”之后,上海正在酝酿相关配套方案,“公共卫生建设20+N方案”呼之欲出。
(原题为《上海,正在进行公共卫生的“整体重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