聚焦长三角

首页>新闻频道>聚焦长三角

人民日报聚焦上海政协实施三项制度性文件:让凝聚共识落实处

人民日报版面截屏

人民日报版面截屏

  人民日报6月11日消息,今年初,上海市政协实施了三项制度性文件,包括制定《政协上海市委员会关于加强和改进凝聚共识工作办法(试行)》,以及修订《强化委员责任担当更好履职尽责工作规则》和《专门委员会工作条例》。三份文件有个鲜明的特点,就是将“凝聚共识”作为委员履职的重要内容。上海市政协正不断创新机制和载体,努力让凝聚共识工作落到实处。

  凝聚共识提高协商质量

  “我们建议,应加快整合各级政府现有的管理网络和操作系统,实现功能板块可扩展化,数据输入和输出动态化、平台建设和运维高效能。” 4月底,在上海市政协“加强城市运行‘一网统管’,提高城市治理现代化水平”专题议政性常委会上,上海市政协常委许复新代表致公党上海市委发表了看法。

  这次会议上,政协常委、委员们踊跃发言,分别从补齐城市运行数据汇聚治理应用短板、提升“一网统管”工作智能化水平、构建法治化城市治理新模式等多个角度和层面提出了意见和建议。这些意见建议最终汇编成册,形成一份建议案,由市政协报送市委、市政府作为决策参考。

  协商质量高,与上海市政协的一项关键工作分不开。

  为了准备此次常委会,上海市政协组织了一场紧扣议题的专题学习会,政协委员们听取了专题报告,详细了解“一网统管”的业务模式、技术架构以及在基层社会治理中发挥的作用。一次深入学习,不仅让委员们做到了知情明政,进一步明确了自己的建言方向;而且在一些宏观问题上也初步达成了共识、统一了思想。通过学习,委员们普遍认识到:“两张网”建设是城市管理方式和流程再造,是事关上海超大城市有序运行的一件大事。

  专项学习以后,委员们又分批次参与了12场调研走访活动,分赴上海市应急管理局、上海市住建委等部门,静安区静安寺街道、长宁区江苏路街道等街镇座谈交流,当面听取基层政府部门、基层干部和群众意见建议。12场走访就是12个协商会场,委员们在充分协商互动的氛围中,渐渐形成了一些共识性的意见建议。

  从强化学习增进思想认同,到营造求同存异、聚同化异的协商氛围,再到及时反映协商形成的共识性意见,在制度引领下,一个完整的履职“闭环”正在形成。

  立法协商体现共识力量

  今年2月,出于疫情防控需要,上海市人大常委会制定了《关于全力做好当前新型冠状病毒感染肺炎疫情防控工作的决定》,授予上海市政府特殊时期制定临时性措施的权力。这一决定出台前,上海市人大常委会法工委向上海市政协方面征求意见。

  时间紧、任务重,上海市政协社会和法制委员会立刻联系、组织委员召开协商会议。一天之内,共有27位委员,提交了104条意见。“必须具有一定的可操作性和实用性,比如除了规定居民在公共场合应当戴口罩,还应要求规范佩戴”“市、区人民政府及其有关部门可以在必要时向单位和个人征用应急救援所需设备,建议在‘可以’后加‘依法’”……许多建议在最终文本中得到了体现。

  涉及人民群众切身利益的重要地方性法规和其他重大问题的决定,出台实施前要拿到政协充分听取意见,这在上海已经是常态化工作。去年,上海市政协共围绕10件(次)地方性法规和规章开展调研协商,参与立法协商的市政协委员共173人(次),提出意见建议500余条。

  “委员们参与立法协商的过程,就是凝聚共识的过程。”上海市政协常委、社会和法制委员会常务副主任王秋良说,每年拿到政协来征求意见的法规草案,背后都是当年党委、政府的重点工作。“事实证明,经过政协协商的法规落地更顺利,相关工作推起来也更顺畅,这就是共识的力量。”王秋良说。

  求同存异见证政协智慧

  当前,上海市“十四五”规划编制工作正在有序推进,围绕规划开展调研讨论和协商议政,也是今年上海市政协履职的重中之重。

  如何在城市发展中体现人民政协的担当作为?“凝聚共识,首先就是要广泛听取意见。”上海市政协人资环建委主任陆月星说,除了和政府部门座谈了解情况外,各专委会还分别要到街镇、开发区听取市场主体、企业负责人,以及参与委员的意见,了解大家对“十四五”规划有哪些需求和期盼,还有哪些矛盾和争议有待解决。

  十余条调研和协商议政方向被分配到了各专门委员会,为了充分吸纳社会各界的意见建议,专委会纷纷搭建起了委员履职平台,邀请相关界别委员加入课题组,深度参与到调研之中。不论是调研还是协商过程中,如何求同存异见证着政协智慧。陆月星认为,在通过学习平台加强思想政治引领的基础上,针对一些具体意见的讨论,应首先明确一致的方向和目标。

  “比如对人口问题,如何取得共识?还得落在国家制定的发展战略上。”陆月星说,“整个过程就是要围绕党中央赋予上海的重要任务,以及上海市委、市政府为城市发展制定的主要目标,找出最大公约数,画出最大同心圆。”

  (原题为《委员履职更实 协商质量更高》)

声明:本媒体部分图片、文章来源于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权,请联系删除:025-84707368,广告合作:025-84708755。
6415
收藏
分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