安徽阜阳产业扶贫重精准、重长远
项目进村送农户 能人回乡传技术
《 人民日报 》( 2020年06月24日 12 版)
核心阅读
产业扶贫,如何立得住、走得远?安徽阜阳因地制宜发展特色产业,实现扶贫项目进村到户,带动群众增收;建设扶贫车间,找准市场定位,利用网络拓宽产品销路;吸引能人回乡创业,增加就业、传授技术,激活造血功能,支撑群众稳定脱贫。
黄淮之间,皖北大地。说起安徽阜阳,大部分人第一反应是劳务输出的大市。其实,阜阳还是大别山集中连片特困地区、皖北连片扶贫开发重点地区、沿淮行蓄洪区“三区”叠加的脱贫攻坚主战场,贫困人口占安徽全省贫困人口1/4左右。
从2014年的100.99万贫困人口,到2019年的2.47万人,5年时间,阜阳依靠发展特色产业、精准对接市场、推进技能培训,蹚出了一条坚实长远的脱贫新路。
项目带动:
葡萄架下脱贫
烈日下,大棚里。
“咔嚓”一剪刀,劣果打着圈儿,滑落在翠绿的葡萄藤里。望着修过的葡萄,一串串颗粒饱满,晶莹剔透,毕杭露出了笑容。
小葡萄,不易种。作为阜阳市颍东区枣庄镇一家合作社负责人,今年40岁的毕杭,成了当地的种植带头人。“跑过货,经过商。借着招商引资的东风,2014年我在村里流转了几百亩地。”地有了,种点啥?小麦,收益低;水蜜桃,没特色。思来想去,毕杭决定,先调研,因地制宜。
从萧县到大圩,从土壤到气候,毕杭做了扎实对比。“我们这里四季分明,光照足,土也肥,种葡萄,准行!”于是,充分考虑自然条件后,他选准了方向,下定了决心。
选苗、松土,铺膜、搭架。缺技术,就找农技员,人手紧,就雇请村民。如今,毕杭的专业合作社里,每天有50多人干活,其中十几个是贫困户。几年下来,贫困户们不仅脱了贫,讲起种葡萄也头头是道。
蒋祥运就是其中之一。从一开始的排水、做棚,做些简单活计,到现在施肥、打药、驾驶农机,老蒋从零工变成了技术工,工资也由过去的60元一天涨到了120元。没多久,老蒋脱了贫,日子也一天天红火起来。
扶贫扶长远,长远看产业。毕杭的葡萄园,成了区里扶贫种植示范基地。葡萄藤上开出脱贫花,帮着不少村民就业增收。产业种植,因资源禀赋不同、自然环境而异。“种葡萄不是一时心血来潮,而是结合市场与本地土壤、气候等做出的决定。下一步,我会继续扩大绿色种植规模,带着乡亲们一起奔小康。”毕杭说。
阜阳,土地肥沃。多年来,全市一直开展农业特色产业扶贫项目增收行动。今年,阜阳计划实施到户产业扶贫项目106582个,根据不同贫困户实际情况,提供不同项目,实现精准帮扶。截至目前,已完工66240个,预计带动2.74万户贫困户户均增收2447元。到村产业扶贫项目方面,则已完工65.88%,预计带动增收837万元。
网络带货:
直播间里致富
因地制宜建好产业后,寻找市场,成为关键。
不同于毕杭订单合同外销的模式,一个坐落在阜阳颍上县西三十铺洪单村的扶贫车间,闯出了另外一条路子。
“厂家直销,物美价廉,看中直接拍!”6月10日,作为车间负责人,32岁的顾畅畅正直播卖袜子。2月开始直播试水,从一天只卖出1单,到如今日销近千单,她只花了两个多月时间。
直播起来十分熟练,产品信息烂熟于心。“忙的时候,我一天直播近12个小时,有时连水都顾不上喝一口。”顾畅畅不好意思地笑了笑。原来,受疫情影响,袜子销路不畅,一些产品积压。直播卖货正流行,抱着试试看的想法,她做起了网络直播。
“每天都有1000多人在线观看,其中近一半会直接下单!”聊起直播,顾畅畅有些兴奋。在她看来,直播的受众相当稳定,订单成交比例也很高。正是靠着产品精准对接市场,车间31名员工的收入才没受疫情影响,其中包括23个贫困户。
推开车间大门,1000平方米的厂房里,分布着45台智能织袜机,近10个村民正忙碌地整理袜子。袜子翻动飞快,包装有条不紊。孙玉腿有残疾,因病致贫,但干起活来,却很娴熟。“我也没法干农活或外出打工。在这里整理袜子,一毛钱一双,一天下来,也能挣几十块。”孙玉一边手上不停,一边告诉记者。
对顾畅畅来说,直播已成为一种习惯,和吃饭喝水一样。而这个遵循市场规律、通过直播精准掌握客户需求的扶贫车间,也找到了产业扶贫的窍门:要想产业落地生根,少不了精准对接市场。
如今,阜阳已有261个扶贫车间,复工率达100%,就业总人数8809人,带动贫困户3359个。自今年3月5日起,针对扶贫车间,阜阳累计发放各类就业补贴、保险补贴等2017.28万元,减免租金、税收近277万元。
除扶贫车间自发直播卖货外,阜阳市商务局还联合其他部门组织了“爱心助农、与你同行”公益行动,替本地农产品寻找销路。截至目前,已进行11场直播,在线观众最多时达6万多人。从颍上土鸡蛋到阜南蜂蜜,从临泉芝麻油到颍州珍珠南瓜,共120多个品种,累计实现销售额1400多万元。
能人带头:
蔬菜棚里传技
从高校任职,到返乡种菜,马涛下了不小决心。
2015年,因家庭缘故,原本在南开大学任职的马涛和妻子刘宁决定辞职,返乡创业。目睹阜阳城市巨变,看准当地肥沃土壤,他们琢磨:现代农业,值得一试。
全国调研,四处考察,南到云南,北至内蒙古。2016年,马涛在颍州区三合镇王庄村流转了300亩地,种植大棚蔬菜,并创办了一家农业科技公司。
炎炎烈日下,三合镇井孜村生产基地,张加林正麻利地采摘生菜。老张67岁了,是个贫困户,一个人带着孙女生活,日子艰苦。马涛的公司成立后,老张来到基地干活。“每天拔草、摘菜,一天能挣几十块,年收入近3万元。”老张介绍,自己不仅脱了贫,孙女的学费也是公司付的。
像老张这样的贫困户,有10多人。除雇请贫困户务工外,公司还通过流转土地、利润分红,增加大家收入。目前,企业已带动150多人脱贫。摊子越铺越大,马涛身上责任也越来越重。他考虑,要把能耐和技术教给跟着他干的农民和贫困户。
听说公司提供农业培训,不少村民来上课。有的在基地学到蔬菜种植技术,回家也种起菜来;有的在大棚实习表现突出,由实习生转成正式工。“我们免费提供种子、肥料,就是想变输血为造血,让乡亲们都有一技之长。变产业扶贫为技术扶贫,才更可靠、可持续。”马涛说。不光本村农户,周边市县也有不少人慕名来学技术。2018年,前来接受培训的农民有1000人次,2019年有1500多人次。
现在,马涛正积极推进“农业+教育”,想把农业课开在田间地头。像马涛这样的带贫农业产业化龙头企业,阜阳全市共194个。现在已带动就业11436人,其中贫困户3024户。
今年,为鼓励大学生、退役军人、技能人才、科技人员、工商企业人士等群体返乡创业,阜阳正加快“接您回家”创业园建设。一方面,达到条件的入园企业可在三年内免除房租、宽带、物业和多项管理性收费;另一方面,三年内以企业对地方可用财力贡献值为参考,同额度奖励企业用于发展生产。
目前,阜阳还有2.47万人未脱贫,脱贫不稳定户4790户。如何继续推进脱贫攻坚?阜阳的答案是:“一村一策、一户一案”,对重点村、重点群众量身定制个性化的脱贫方案,加强监测预警,实施精准帮扶,确保不漏一户、不落一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