聚焦长三角

首页>新闻频道>聚焦长三角

光明日报聚焦浦东开发开放30年:立足长三角,勇做先行者

  光明日报8月25日消息,今年是上海浦东开发开放30周年。8月20日,习近平总书记在合肥主持召开扎实推进长三角一体化发展座谈会并发表重要讲话指出,支持浦东在改革系统集成协同高效、高水平制度型开放、增强配置全球资源能力、提升城市现代化治理水平等方面先行先试、积极探索、创造经验,对上海以及长三角一体化高质量发展乃至我国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具有战略意义。

  在伴随浦东一路前行的人们眼中,在长三角一体化发展国家重大战略背景下,浦东的今天魅力何在,浦东的明天如何展开?光明智库邀请各界代表诉说心声,并请专家深度评析。

  一线讲述

  在张江“药谷”开启逐梦之路

  讲述人:和记黄埔医药有限公司高级副总裁、药学部门负责人吴振平

  2008年,我从美国归国,加入位于浦东张江高新科技园区的和记黄埔医药有限公司。回国前,我有个心愿:入职中国企业,研发一款新药。来到张江“药谷”,我的梦想变为现实,我们团队自主研发的抗癌靶向药——呋喹替尼胶囊于2018年获批上市。

  新药研发的过程并非一帆风顺,多亏政府雪中送炭,帮助我们闯关夺隘。

  先说资金这一关。资金有限,要分配到临床试验、新药研发、药厂建设等方面,肯定会捉襟见肘。幸运的是,正赶上国家出台药品上市许可持有人制度,我们公司作为全国最早进入试点范围的创新药企业享受了政策福利,研发可以与生产分离,公司将药品生产外包给专业工厂,节省下来的资源用于科技研发。

  还有人才这一关。如何引才、育才、留才,对于新药研发公司十分关键。浦东出台了很多人才引进政策,鼓励创新的浓厚氛围正在形成,很多海外朋友都陆续来此发展。

  此外,地方政府的服务意识很强,能够设身处地了解企业所思、所想、所求,为企业发展解除后顾之忧。比如,随着企业规模扩大,办公空间急需拓展,政府很快为我们找到了合适的建设用地。

  回首这十多年,浦东科技创新的发展之快令人难忘。2008年,我所在的药学研究部门从零起步,如今已有100多人;公司最初只承担两三个研究项目,目前已有10多个项目进入40多个临床试验;十多年前,这里研制创新药的企业并不多,如今已有成百上千个新药研发公司发展起来。政府很重视政策法规的改革、调整,为人才培养、科技研发及企业交流营建良好氛围。可以说,浦东是一块非常适合企业创新发展的“福地”。

  习近平总书记在扎实推进长三角一体化发展座谈会上强调,上海和长三角区域不仅要提供优质产品,更要提供高水平科技供给,支撑全国高质量发展。我感到,上海尤其是浦东在探索落实创新制度方面,可以为全国提供示范;企业研发的高新技术也可为更广领域的产业发展提供经验;这里人才密度高,所释放的人才红利可以辐射全国,为二三线城市的科技创新提供智力支持。

  浙商在浦东,以奋斗见证成长

  讲述人:上海市浙江商会副秘书长俞秋勤

  上海市浙江商会成立于1986年3月。浦东这片开发开放热土,一直吸引着浙商的目光。

  对上海市浙江商会执行副会长、龙象集团董事长杨文仕来说,浦东是福地。1993年,浦东以海纳百川的胸怀欢迎民营企业参与到加快新区建设的洪流中来。杨文仕瞅准时机,在洋泾中学改扩建项目竞标中拔得头筹,拿到了开发建设浦东的敲门砖。很快,他的建筑队以吃苦的精神、过硬的质量、卓越的速度在同类资质的几十家建筑队中脱颖而出。在上海外国语大学附属浦东外国语学校项目中,他带领团队硬是在6个月内完成了原本要18个月才能完成的工程。2000年10月,上海龙象市政建设有限公司成立,张江达尔文路、浦东游泳馆、张江德宏大厦高层施工项目以及许多房地产项目均获成功。2018年,龙象集团进入上海建筑企业综合排名30强。

  “没有改革开放和浦东开发开放,就没有今天的大众。”上海市浙江商会执行副会长、大众交通董事长杨国平谈道,1991年,上海浦东大众出租汽车股份有限公司成立,“浦东大众”成为浦东新区发行的第一支股票。“浦东是富春梦想开始的地方”,上海市浙江商会执行副会长、富春集团董事长张国标说。1997年,富春集团在三林黄浦江畔打造了第一个产业园区……30年过去,已有上万家浙商企业,上百家浙商上市公司和知名浙商龙头企业及相关产业链在浦东落地生根,其中包括支付宝、复星医药、万丰奥特、万向控股、通联支付、盛大网络、吉祥航空等众多浙商标杆企业。

  浙商在浦东的奋斗史,是民营企业伴随浦东开发开放共同成长的见证。展望未来,习近平总书记对浦东的重视让我们更有信心。乘着长三角一体化发展的东风,这里,会有更多梦想竞相起飞。

  浦东的气质,是朝气昂扬

  讲述人:作家、人文学者,上海江东书院创始人韩可胜

  居浦东25年,深深浸润在浦东的“气场”之中。如果用“气”组一个词,来形容浦东的气质,大气、洋气、锐气、心气、志气、神气、阔气、福气,似乎都对,但我认为最恰当的莫若“朝气”二字。

  浦东的朝气体现在敢闯敢试、先行先试上。在浦东,市场经济和计划经济首次在同一块土地上短兵相接。狭路相逢勇者胜,某种意义上,勇气甚于方法。浦江边,为了8000户居民的旧屋改造,浦东引进了世茂集团。但中国传统住宅都是南北向,能朝西建住宅吗?住宅能超过消防云梯的高度,乃至建到50层以上吗?这些在上世纪90年代都是问题,争论得很厉害。最终,新事物胜利了。这里既有观念上的更新,也有制度上的突破。

  浦东的朝气体现在开放包容、海纳百川上。在浦东,你说什么语言都能被接受。开会时,有人说上海话,有人说普通话,有人插点洋泾浜的英语,一点不违和,更不会有谁瞧不起谁。在创立上海江东书院之前,我为浦东新闻代言了好多年,从没有人因普通话不标准而批评我。

  没有墨守成规,没有盘根错节,浦东的朝气是一种昂扬的精神状态,这是浦东的竞争力,是浦东生生不息的动力,是浦东的软实力,也是浦东的魅力。同声相应,同气相求,一个朝气蓬勃的浦东,必然是千千万万奋斗者的创业胜地。

  专家观察

  将浦东打造为中国全面开放的旗帜

  作者:胡伟,系中共上海市委党校理论创新工程首席专家、上海市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研究中心研究员

  习近平总书记在扎实推进长三角一体化发展座谈会上的重要讲话中要求,推动浦东高水平改革开放。这是在浦东开发开放30周年基础上,面对当今世界百年未有之大变局和错综复杂的国内外局势提出的新要求。

  1990年4月18日,党中央、国务院正式宣布开发开放上海浦东,掀开了我国对外开放新篇章。浦东开发开放30年,之所以能实现天翻地覆的历史性跨越,根本在于高举改革开放的伟大旗帜,实现对内改革与对外开放的良性互动,充分利用了“两个市场、两种资源”,敏锐地融入经济全球化历史进程中。

  面对当前波谲云诡的国际形势、复杂敏感的周边环境、艰巨繁重的改革发展稳定任务,我们必须更加坚定不移走改革开放道路,将浦东打造成为中国全面开放的一面旗帜。在首届中国国际进口博览会上,习近平总书记向世界宣示了中国坚定扩大开放的决心;在扎实推进长三角一体化发展座谈会上,总书记再次强调:近来,经济全球化遭遇倒流逆风,越是这样我们越是要高举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旗帜,坚定不移维护和引领经济全球化。

  浦东地处我国对外开放最前沿,在扎实推进长三角一体化发展进程中具有特殊地位,必须以更高的站位、更宽的视野、更大的力度加快改革开放步伐,成为中国深化对外开放和推动经济全球化的引擎。为此,必须进一步提升对外开放的层次和水平。

  实现全方位、全领域的对外开放,推动形成全面开放新格局,不是某一领域、某一维度的对外开放,而是全方位、立体化的开放;不是简单进行“量”的积累,而是要实现从“量”的扩张到“质”的提升。其重中之重,就是要实现从要素流动型开放向制度型开放的关键提升,加快建立与国际通行规则相衔接的制度体系,完善市场化、法治化、国际化营商环境,为我国深度参与经济全球化提供制度支撑并积累经验。面向“制度型开放”的新定位,浦东还有很多“硬骨头”要啃,需要实现对内改革和对外开放的深度互动,加大全面深化改革力度,更大程度地与国际接轨。

  将浦东打造成中国全面开放的一面旗帜,不仅要提升科技创新策源能力、推动产业升级和更高质量发展,更要推进制度创新;不仅要推进商事制度创新、投资管理制度创新、建立经营异常名录和反垄断审查等规范市场秩序的制度创新,更要进行政府运行和管理的制度创新;不仅要转变政府职能、推进放管服改革的制度创新,更要推进科学执政、民主执政、依法执政的制度创新。

  30年前,在中国面临严峻国内外形势的重大历史关头,邓小平同志高瞻远瞩地指出中国必须坚持改革开放,把浦东开发开放从一项地方战略提升为国家战略,向世界表明中国坚定不移推进改革开放的决心和信心。当前,面对国内经济结构性、体制性、周期性问题相互交织和新冠肺炎疫情的冲击,以及世界经济深度衰退、国际交往受限、经济全球化遭遇逆流、地缘政治风险上升等不利局面,需要更加主动、更加自觉地坚持改革开放不动摇,通过浦东全方位、制度型开放的新实践,进一步亮明我国向世界全方位开放的鲜明态度,进一步证明“中国开放的大门不会关闭,只会越开越大”。这是对浦东开发开放30周年的最好纪念。

  站在国家战略高度,推进浦东开发开放

  作者:沈开艳,系上海社会科学院经济研究所所长、上海市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研究中心研究员

  30年来的浦东开发开放,是党和国家主动应对国内外环境变化作出的重大战略决策。进入新时代,浦东将一如既往高举开发开放旗帜,在国家战略引领下更好发挥排头兵和试验田作用。

  国家战略要求浦东成为先试先行的改革示范。上世纪90年代初,党和国家通过在浦东试行更为大胆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改革,打消了世界对中国改革开放的疑虑。此后,浦东在要素市场化改革、综合配套改革、政府职能转变和市场监管体制改革层面先行先试,为全面释放市场活力、营造更加公平开放的市场环境奠定了体制基础。展望未来,浦东仍需在全面深化改革方面作出示范,以体制机制改革为核心,在改革系统集成协同高效、增强配置全球资源能力等方面更积极主动地谋划改革方案,深化市场准入管理制度改革,深化政府综合监管创新。同时,对标最高标准、最好水平,大胆试、大胆闯、自主改,当好全面深化改革的探路尖兵。

  国家战略要求浦东成为科技与产业的创新标杆。过去30年,浦东树立了科技与产业的创新标杆,带动全国层面创新驱动、转型发展取得实效。展望未来,浦东必须瞄准世界科技前沿,强化科技创新前瞻布局和融通发展,积极参与全球科技协同创新,加快提升科技创新策源能力。要加大科技攻关力度,突破关键核心技术,建设张江科学城;谋划布局一批研发和转化功能型平台,打造全国知识产权保护高地,构建更具吸引力的创新生态。

  国家战略要求浦东成为经济高质量发展的实践样板。党的十八大以来,经济高质量发展、长三角一体化发展等国家战略对浦东发展提出新要求。展望未来,浦东要瞄准高质量发展战略,实现发展模式从增量到存量的转变,聚焦要素集成;实现发展能级从速度到质量的转变,聚焦价值引领;实现发展空间从离散到协调的转变,聚焦城乡融合;实现发展品质从粗放到精细的转变,聚焦内涵提升,真正成为新时代彰显中国理念、中国方案、中国道路的实践范例。

  国家战略要求浦东成为高水平制度型开放的探索先导。浦东开发开放30年,见证了上海从单一功能的工业城市走向多中心、复合功能的国际化大都市。展望未来,浦东要在重点领域开放方面率先落实国家重大开放举措,打造全方位开放的前沿窗口。以自贸区新片区建设为引领,充分发挥试验田作用,打造联通全球的大平台,更好服务国家“一带一路”倡议和以国内大循环为主体、国内国际双循环相互促进的新发展战略,在更深层次、更宽领域,以更大力度推进全方位高水平开放。

  浦东再出发,勇做高质量发展“领头雁”

  作者:石建勋,系同济大学财经研究所所长、上海市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研究中心副主任

  “吃改革饭、走开放路、打创新牌”,30年来,浦东从阡陌纵横的郊区变成了以外向型经济为主,经济实力强、开放程度高、改革经验多的社会主义现代化示范新城区,已经成为上海及长三角、长江经济带,乃至全国经济发展的新引擎和“领头雁”。进入新时代,浦东开发开放再出发,坚定不移做深做透改革开放这篇大文章。

  在应对世界大变局中,浦东要做深度融入世界、积极参与经济全球化、引领高质量开放发展的“领头雁”。新冠肺炎疫情发生以来,浦东率先实现经济复苏,吸引外资逆势上扬,创下近三年新高。未来,浦东要以自贸区临港新片区为试验田,加快建立与国际投资贸易通行规则相衔接的制度体系,持之以恒地优化营商环境,着力打造全方位开放型现代化经济体系,打造在全球有重要影响力的国际金融服务体系、国际商务服务体系、国际物流网络体系,在更高层次参与国际合作与竞争。

  在实现“两个百年”奋斗目标和中国梦的战略部署中,浦东要当好国家现代化建设中的排头兵、先行者,做创新发展的“领头雁”。进入新时代,浦东明确了“以亩产论英雄”“以效益论英雄”“以能耗论英雄”“以环境论英雄”的工作导向。要通过制度创新,实现开放创新全覆盖,贯彻落实产业能级倍增、项目投资倍增、功能优势倍增、土地效益倍增和服务效能倍增“五个倍增”计划,努力实现跨越式高质量发展。

  在长三角一体化和长江经济带发展中,浦东要做引领高质量发展的“领头雁”。浦东应强化资源要素服务功能、高端高新产业培育引领功能、重大改革任务试验示范功能,重点推进长三角资本市场服务基地、现代航运集疏运体系、国际贸易单一窗口和科技创新走廊等载体建设,提升长三角区域整体竞争力,为长江经济带高质量发展作出新贡献。

  在上海服务国家战略、完成三大任务新征程中,浦东要做好上海经济高质量发展的“领头雁”。要充分发挥张江、临港两个科创中心建设承载区优势,促进重点科技成果就地转化,为上海建成具有全球影响力的科技创新中心提供支撑。浦东陆家嘴金融城要在增强上海的全球金融资源配置能力、提高金融服务国际化程度方面发挥核心作用。要巩固和扩大浦东货物贸易领先优势,加快建设在全球贸易投资网络中有枢纽作用的国际贸易中心。加快建设浦东现代航运服务体系,建成具有全球航运资源配置能力的国际航运中心。着力提高要素市场国际化水平,助推上海建成综合经济实力雄厚、产业能级高、集聚辐射能力强的国际经济中心。

  (原题为《他们眼中的浦东开发开放30年——立足长三角,勇做高水平改革开放先行者》)

声明:本媒体部分图片、文章来源于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权,请联系删除:025-84707368,广告合作:025-84708755。
9763
收藏
分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