城镇居住小区垃圾分类质量合格率超80%;农村行政村垃圾分类质量位居宁波市前列;“四分类”集运处置体系畅通……这是慈溪生活垃圾分类工作交出的最新亮眼“成绩单”。
近年来,为进一步提升生活垃圾分类成效,慈溪从城乡一体化推进、模式标准化建设以及主体多样化发动等三方面入手,下大功夫、花大力气,加快构建了具有区域特色的生活垃圾分类长效机制。
推进城乡垃圾分类收处一体化。依照“城乡一体、全域建设”的思路,慈溪出台了实施方案和配套政策,在城镇居住小区、非城镇居住小区以及行政村三大重点区块,在党政机关、事业单位等公共机构,开展生活垃圾精准投放提质攻坚行动。全市已建立了“户(单位)集、村(社区)收、镇(街道)运、市处置”的生活垃圾城乡融合集运体系。同时,慈溪已建成处理其他垃圾的垃圾焚烧发电厂、处理餐厨(厨余)垃圾的开诚有机固废处理有限公司、处理可回收物的坎墩大型可回收物分拣中心,有害垃圾则由宁波腾业化工物流有限公司统一送至北仑环保固废处理有限公司处置。
建设垃圾分类“撤、集、定、督”管理新模式。结合居住小区与行政村实际,慈溪各地在居住小区推广“撤桶并点”、在行政村推广“上门集运”等模式建设,并在此基础上建立了“定点投放、定时收集、专人督导”3项机制,全面培育群众良好投放习惯。截至目前,当地源头分类质量较好的居住小区已达304个,源头分类质量较好的行政村已有155个。此外,为提升群众垃圾分类的便利性和分类的意愿,慈溪各地还不断创新方式方法,如新浦镇垃圾袋生产企业专利研发尾提式垃圾袋,使厨余垃圾破袋不脏手;古塘街道、龙山镇各村研发各式垃圾分类检查机,便利厨余垃圾破袋检查,提升桶边督导效率等。
多措并举发动全民参与垃圾分类。慈溪建立了“行业部门、镇(街道)、村(社区)”三级管理平台与督查考核体系,将垃圾分类纳入到全市年度工作考评当中,并引入第三方公司建立起动态管理与常态监管机制。该市还建立了市领导联系镇(街道)垃圾分类工作机制,打造了全民参与的垃圾分类志愿服务体系,该体系由全部村(社区)组织加入、全体党员带头、热心群众发动,确保垃圾分类“上门宣教”“桶边督导”工作做实做细。对于物业单位、龙头企业、社会组织等社会力量,慈溪则专门设置了多项奖励措施,用来激励他们在垃圾分类工作中发挥关键效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