缙云破解种植区水体治理难题
秸秆变肥料,茭白田水清了
近日,浙江缙云县新建镇茭白种植大户王斌的300亩茭白田收割后留下成片秸秆。和往年直接还田不同,今年这些重达数百吨的秸秆将全部被收集并制成有机肥。
“秸秆不再烂在田里,茭白田的水变清了,帮我们茭农解决了大问题。”王斌说。
缙云是“中国茭白之乡”,年产茭白近13万吨、产值超4亿元。茭白产业绿色健康发展对全县3.5万多茭白农户持续增收至关重要。
“茭白田水体污染事关生态环境和农产品安全,消费者十分关注,也曾是茭农的一块心病。”省农科院植物保护和微生物研究所研究员陈建明说,省农科院近年来通过研发推广农药化肥减量、水体生态治理等技术,大大改善了茭白田水质。秸秆综合利用技术是这套“组合拳”中的最新一招。
陈建明介绍,茭白秸秆蓬松且含水量大。纤维化后的秸秆有超强的吸附性,可以紧紧吸住化学养分,是制备肥料的好材料。
经过一系列处理后的茭白秸秆,再经高温灭菌,体积缩小到原来的五分之一,重量减轻将近一半,秸秆中的病虫草害也因高温加工和物理灭菌而清除。生产出的秸混颗粒肥有机质、总养分等指标经检测符合国家有机肥质量标准。
茭白秸秆综合利用在清除污染源的同时,还能增收。处理1吨茭白秸秆的能耗、人工成本和设备折旧费等,总计140多元;可产出秸混颗粒肥0.5吨,价值300元。借助专门设备,最快每小时可处理茭白秸秆20吨。
从减肥、减药到秸秆综合处理,再到水体生态治理,茭白绿色可持续发展已经形成了一套集成技术。缙云人在茭白田里养鸭、养鳖,还能清理杂草、福寿螺等有害生物,减少农药施用。种植区的水经生态沟汇入到以再力花、美人蕉为主的湿地处理系统,能加速水体自净。如今在缙云的茭白种植区,从茭白田到周边坑渠河道,水清如镜,茭白种植不再是生态环境的负担。(记者曾福泉 通讯员王夏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