聚焦长三角

首页>新闻频道>聚焦长三角

浙江美丽乡村建设走向系统集成

  达标创建 组团示范

  浙江美丽乡村建设走向系统集成

  美丽乡村“示范生”大家庭再次扩容。11月24日,全省深化“千万工程”建设新时代美丽乡村现场会在义乌召开。杭州市富阳区等11个县(市、区)成为2019年度浙江省新时代美丽乡村示范县,受到表彰并获授牌。

  浙江是美丽乡村建设的重要发源地。自2003年实施“千村示范、万村整治”工程以来,全省上下坚持一张蓝图绘到底、一任接着一任干,美丽乡村成为浙江一张靓丽的金名片。

  新发展阶段,如何推动农业农村现代化先行?浙江美丽乡村建设开启新篇章,除了创建机制不断完善,还将打破县市域界限建设集成示范带。

  围绕“标准”难题

  健全美丽乡村达标创建机制

  当天,参会人员现场参观考察了义乌市后宅街道李祖村、城西街道分水塘村和义亭镇缸窑村,对义乌乡村便捷、丰富的公共服务印象深刻,生活在乡间的村民享受着和城市居民一样的现代化生活。

  在分水塘村村口,一幅立体实景化的导览图很是显眼。初到分水塘村的人,凭借这幅导览图,可以了解社区卫生服务站、居家养老中心、生态农村公厕的位置,也可以迅速锁定游览景观,如游客中心、陈望道故居、望道邮局、大天井老街等。这些建筑和景观的位置不仅在导览图上标得一清二楚,在路口和相应位置也配置了标识牌方便辨认。

  过去只有在城市公园和景区才能看到的导览图,如今成了浙江一些乡村的标配。省农业农村厅社会事业处相关负责人介绍,为了提供更直观的导览、更人性化的服务,也为全国美丽乡村建设探索经验,我省制定了新时代美丽乡村设施标识导则。

  据了解,首批试点选择了义乌市、舟山市普陀区、遂昌县三地有代表性的9个村,不仅有标准配置,还有38项可选配置;既强调设施标识的共性统一,又注重不同区域村庄的个性特点。

  标识的设置也将推动我省乡村公共服务设施不断完善。义乌市城西街道党工委委员方诚告诉记者,除了硬件设施的升级,当地还探索民情民访代办、钉钉代办等乡村治理新模式,“村民足不出村就能享受到便利生活。”

  不光有辨识度的标识,还要有辨识度的服务。在义亭镇缸窑村社区卫生服务站,前来问诊买药的村民络绎不绝。入口处有一台非处方药便民售货柜。“这些都是老百姓平时用得比较多的药,不用出村,扫一扫二维码就能买到。”义亭中心卫生院院长鲍淑军告诉记者,义亭镇43个村社,类似这样的服务站点有26家。

  据了解,到2022年,我省将实现美丽乡村特色精品村、历史文化(传统)村落、3A级景区村庄、中心村等设施标牌统一。下一步,我省将全面开展新时代美丽乡村达标创建,从建设发展水平较差的村抓起,缺什么补什么,努力“提一批、升一层”,确保全省所有行政村均实现新时代美丽乡村建设目标。

  围绕“分散”难题

  建设美丽乡村集成示范带

  自2016年起,浙江美丽乡村示范县的大家庭不断迎来新成员,至今,已有34个县(市、区)受到表彰。此外,我省还有众多美丽乡村示范乡镇和美丽乡村特色精品村。作为示范引领,它们以星火燎原之势,推动我省建设了一批宜居宜业宜游的美丽乡村。

  一花独放不是春,百花齐放春满园。对照建设全域美丽大花园的要求,我省坚持“一盘棋”,要让所有的行政村、自然村的环境治理都达标,让每一个村庄、每一户农民都有获得感和幸福感。

  一个个乡村群、乡村共同体正在浙江大地上茁壮成长。在义乌“德胜古韵”美丽乡村精品线上,游客可以在李祖村的设计馆学习插花,去稠岩村老街逛石头馆、竹艺馆,在“点道乡吧”休闲住宿。“德胜古韵”是义乌打造的十大美丽乡村精品线之一。将美丽乡村串珠成链,不仅提升了沿线各村的环境品质,更丰富了乡村旅游业态。

  围绕解决美丽风景分散的问题,我省要打造100条通往乡村的新时代美丽乡村集成示范带,坚持片区化、组团式建设,串点成线,连线成面。此外,还要根据我省山区、丘陵、平原、海岛、水乡等5种地理形态和文化底蕴,差异化推进东南西北中五大美丽乡村组团。到2025年,我省力争所有行政村美丽乡村建设全面达标,三分之二以上的村达到美丽乡村精品村标准。

  为了提升浙江美丽乡村整体文化底蕴,省农业农村厅当天还发布“跟着节气游乡村”,重点推介24个县的24个节气活动,更好地展示浙江特色文化、推荐特色小吃、推广特色农产品。

声明:本媒体部分图片、文章来源于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权,请联系删除:025-84707368,广告合作:025-84708755。
8780
收藏
分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