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标题:2020年浙江对全国进出口增长贡献率居各省市区首位——浙江外贸为什么能
浙江在线1月26日讯(浙江在线记者 陈佳莹 翁杰 通讯员 陈芳芳 陈雯 华夏)2020年,一场疫情正面冲击世界经济运行,意外、困难,排山倒海而来。2月,全国外贸出口遭遇两位数下降,全年外贸形势将会如何走向,人们一度忧心忡忡。
一年收官之时, “优等生”浙江脱颖而出。据杭州海关统计,2020年,浙江拉动全国进出口增长0.9个百分点,对全国进出口、出口的增长贡献率居各省市区首位。
浙江外贸为什么能?人们试图解剖浙江外贸独特的发展路径。在这背后有结构优势、经验优势赋予的定力,有民营经济化危为机的应变力,有改革赋能、数字赋能的创新动力,更有制造业大省厚积薄发、持续精进的坚韧耐力。
外贸大省的定力
国际形势
复杂之时逆势而上
仔细比对历年全国外贸数据会发现,浙江外贸始终“不走寻常路”——
2015年,全球货物贸易遭遇冰点,全国外贸出现负增长,而浙江不仅实现了正增长,还拿下了沿海省市出口增长之冠;在中美贸易摩擦最激烈的2018年、2019年,浙江出口增速大幅超出全国水平;面对突如其来的疫情,2020年浙江出口增速9.1%,比全国高出5.1个百分点……
为何越是不确定因素增多,国际经贸形势复杂之时,浙江外贸越是能迎难而上,成为全国外贸的“压舱石”?
“从结构上看,一些沿海外贸大省的加工贸易份额很大。疫情在全球蔓延,对两头在外的加工贸易影响更大——不仅要担心保税料件的进口,更要担心加工后复出口时的情况,两头受制。”省商务厅副厅长韩杰分析道,浙江则是一般贸易大省,出口产品以轻纺、机电产品为主,大部分为日用消费品,是刚性需求,即便市场不好,吃穿用的需求依然存在,故而受市场波动影响并没有那么大。数据显示,2020年,浙江一般贸易保持两位数增长,拉动全省增长8.2个百分点。
疫情期间火爆一时的“宅经济”,正是一般贸易大省浙江面临的一大机遇。2020年1~11月,我省“宅经济”相关产品快速增长,其中家用电器、家具、塑料制品和通用机械设备出口同比各增长22.6%、17.5%、16.8%和14.1%。
这几天,安吉万宝智能家居科技有限公司总经理薛栋团队研发的新产品气动坐垫首样落地。“疫情期间,宅家久坐的人越来越多,客户也提出了新的产品需求,我们给坐垫增加了通风、按摩等功能。”薛栋说,电脑椅、沙发等家居用品的刚需属性在疫情中被进一步放大,2020年,企业出口量增长了90%以上。
当然,稳得住不仅仅在于结构,在海外市场摸爬滚打中磨砺出的经验,也成为浙江外贸人在危机中的独家锦囊。在韩杰眼中,从外贸企业负责人、业务员到政府工作人员,浙江的这支外贸主力军早已十分成熟。“以这两年的加征关税风波为例,其实早在十几年前,浙江就经历了一次又一次各国针对各行业的反倾销、反补贴调查,双反关税甚至高达百分之几百,应对这样的危机,浙江是有经验的。”在韩杰看来,正是坚守了市场、产品、主体、经营方式多元化这些看似老套却有效的办法,浙江外贸才能在风雨中始终保持定力。
巨星科技就是这样一家饱经风浪的出口型企业。2017年起,为了实现市场和经营方式的多元化,企业陆续投入20多亿元收购美国、瑞士等地的品牌企业,布局欧美市场下沉业务。“没想到,顺势而为的举措为随后的危机应对埋下了伏笔。”企业经发部部长盛蕾佳告诉记者,中美贸易摩擦中,企业因为有了海外生产基地,大幅减轻了损失。在这次疫情期间,大部分海外仓库只愿意接受防疫物资入库,巨星科技则利用收购的仓储、配送等下沉体系,快速供货抢占市场。
民企大省的应变力
民企出口占全省总值80%以上
在浙江,民营企业出口占全省出口总值的80%以上。
10天10夜,这是浙江冀发集团有限公司自主研发口罩生产线的速度,也是浙江企业在变局之中快速应变的反应速度。
2020年农历大年初二,疫情严峻,口罩紧缺,东阳市经信局来人到以电动工具生产为主业的冀发集团寻求帮助。“当时东阳一家口罩企业的口罩机坏了,他们希望我们帮忙加工配件,让机器赶紧转起来。”公司副总胡燕燕回忆,这一信息给了大家新的启发,可以修,为什么不能自己研发呢?随后,从日产2万只、5万只到15万只,国外疫情暴发后,冀发集团生产的口罩大量出口海外,年出口达1.5亿元,确保了企业全年出口值保持20%以上增长。
据不完全统计,2020年1~11月,我省防疫物资出口1323.8亿元,增长2.3倍,占全国防疫物资出口的33.2%,居全国首位。数字背后是许多像冀发集团这样嗅觉灵敏、掉头迅速的出口企业。
不久前,浙江东方基因生物制品股份有限公司发布2020年年度业绩预增公告,净利润增幅达1795.1%。2020年,浙江检测试剂出口占全国的50%,东方基因便是其中的主力。“我们始终保持敏锐的商业嗅觉,从传染病、技术产品迭代升级的专业角度,提早预判国际疫情二次暴发的可能性及影响程度,前瞻性地开发了系列新冠抗原检测产品,并率先推向国际市场,最终占据了欧洲市场先机,使得第四季度二次疫情经营业绩比上半年更好。”公司董事长方效良说。
常年与民营企业打交道,浙江政府部门也练就了快速反应能力。2020年,浙江在全国率先组建外贸复工复产专班、稳外贸稳外资协调机制(出口专班)、防疫物资专班,推动协调解决国际物流“一舱难求、一箱难求”、汇率避险、用工荒等问题。密集出台“10条”、新“12条”两轮超常规政策以及《中共浙江省委 浙江省人民政府关于推进贸易高质量发展的实施意见》,加大财政、金融、信保、展会等支持力度。
“我们还在思考如何通过数字赋能,将外贸企业的敏锐变化与政策服务快速衔接。”省对外贸易服务中心主任丁书锋说,在疫情中持续优化的外贸“订单+清单”监测预警管理系统,正是这样一个关键抓手。通过数字赋能,以最快的速度在线上收集企业信息,研判新困难、新趋势,从而为企业量身定制帮扶政策。
“目前,这套系统分为包含500家重点企业的极速版,9000家外贸企业的万家监测版,以及覆盖近7万家外贸企业的全面版,根据不同的风险情况,采用效率不同的版本研判决策,提前预警。”丁书锋介绍,他们定时通过系统监测企业复工率、产能恢复率、人员到岗率等,从而以最快的速度帮助企业解决困难。“我们还首创了‘订单贷’一体化线上掌上智能融资服务,2020年,共有1.04万家外贸企业获批贷款4643亿元。”丁书锋说。
从企业到政府,浙江早已形成一套快速反应机制,这正是浙江屡屡“临危不乱”的秘诀。
创新强省的动力
新业态成抵御外贸下行风险利器
“2015年浙江出口的主要增量来自市场采购,2016年来自迅猛发展的外综服企业。这些年,跨境电商也提供了强劲动力。”韩杰说,浙江出口比重从2015年的12.1%一路攀升至2020年的14%,巨大的新增量背后是各类新业态、新模式聚合而成的创新动力。
展会,外贸企业的“生命线”。疫情之下,大量国际展会停办,国际客商进不来、外贸企业出不去,大批中小微外贸企业面临前所未有的困境。在这个档口,浙江又先人一步搞起“发明”——线上展会。早在2020年3月,省商务厅就开始尝试将外贸展会搬到线上。一年来,浙江先后举办500多场外贸线上展会,数量远远超过全国各省市线上展会的总额。
2020年12月,在省商务厅举办的一场俄罗斯出口网上交易会上,绍兴市上虞怡裕进出口有限公司成功与3家境外采购商“牵手”。虽然达成的意向订单仅25万美元,公司负责人却依然振奋不已。“客户虽然下的订单不大,但因为都是新客户资源,未来的成长空间也不小。”该负责人介绍,他们公司过去一直主打欧美市场,疫情之下他们加大了对新市场的开拓,而商务部门举办的线上展会正好为他们提供了一个重要的窗口。
相较线下展会,网上交易会要促成交易更难。“这就要求,我们需要在展会举办前做大量的前期工作,对参展企业和采购商的需求提前进行精准匹配。”省商务厅贸发处有关负责人介绍,在线上办展多了,他们的展会设置也越来越专业。他举例道,单单针对越南市场,他们就组织了多场细分的专题展会,其中包括防疫物资专场、五金工具专场、纺织面料专场等等。
除了展会新模式,市场采购、跨境电商等外贸新业态也成为浙江抵御外贸下行风险的重要一招。在温州,2020年的市场采购出口就达到404.1亿元,占同期温州市出口总值的21.5%;其48%的同比增速,更是拉动温州出口增长7.8个百分点。
尤其是2018年获批试点市场采购的鹿城区,2020年又打造了市场采购贸易仓库管理软件,落地市场采购贸易组货拼箱中心。温州凯达佑通物流有限公司总经理李方玉介绍:“组货拼箱平台就像高速公路的‘ETC’快速通道,大幅提升货物通关效率。”据了解,拼箱平台的上线,平均为该企业节省70%左右的时间,降低了近30%的运费。
疫情之下,国外消费者的网购习惯迅速形成,带动亚马逊、eBay等境外跨境电商平台迅速发展,浙江企业也把握住了其中的机遇。物产安橙科技有限公司董事长姚洁介绍:“单单我们平台就培育出一批年销售在1000万美元的跨境大卖家。”这家成立于2018年10月的跨境电商服务平台,目前为数千家跨境卖家提供报关、结汇、物流等服务,平台2020年的销售额突破2.8亿美元,同比增长超过一倍。
外贸企业化危为机的背后,是浙江在外贸新业态上的提前布局提前谋划。早在2020年初,全省域发展跨境电商就在省“两会”厅(局)长通道上被提出。当年5月,湖州、嘉兴、衢州、台州、丽水获批新设跨境电商综试区,浙江在全国率先基本实现跨境电商综试区全覆盖。也是在2020年,浙江在绍兴、湖州、台州新设三个市场采购试点。当前,浙江获批的国家外贸转型升级基地、市场采购试点、国家进口促进创新示范区、二手车出口试点等数量均居全国第一。
制造业大省的耐力
关键要看如何
在长跑中取胜
无疑,浙江外贸是危机中的技巧型选手,而要想在长跑中取胜,考验的更是坚韧的耐力。
在萧山,纺织龙头企业柳桥集团的家纺产品类订单已经排到了三四月,如今每天都有约十来个集装箱从他们的工厂装箱发往海外。不单单是柳桥集团,眼下许多浙江外贸企业都在满负荷生产,却依然赶不上客户下单的速度。
“这样火爆的生产场景,与我们的供应链稳定关系密切。”柳桥集团董事长傅妙奎告诉记者,早在2020年10月曾有新闻爆出,不少印度、巴基斯坦等国的纺织企业供应链出现问题,订单转移到了国内。而他们公司就承接了一部分其中转移来的应急订单。
据了解,2020年柳桥集团家纺产品出口总额约1.9亿美元,同比增长约两成。傅妙奎分析,目前印巴等地的同行产能只恢复约三成,使得他们现在的订单情况要明显好于往年。他认为,这种增长趋势仍有望持续一段时间。
“的确,疫情之下,供应链完整且稳定成为浙江外贸的一大优势。”省商务厅有关负责人分析,其影响不仅体现在印度、巴基斯坦的纺织订单上,更主要的是在汽车零部件、五金工具等领域。在台州,一家冷链设备生产企业负责人也曾告诉记者,目前全球冷链设备的产能只有平时的三四成,不少国际竞争对手的订单转移到他们手中。
然而,能否长期留住高端客户,更加考验企业的研发制造能力。浙江亚太机电股份有限公司董事长黄伟中介绍,该公司2020年出口额同比增长超过37%。在他看来,虽然疫情对全球产能的影响巨大,但是对于国内自主品牌来说,这也是一个走向国际平台的机会。“作为一级零部件供应商,我们的产品都是与整车厂协同开发设计并生产制造的,门槛高且存在一定的不可替换性。”他说,2020年“亚太”的出口业务之所以能快速增长,主要得益于近几年“亚太”的相关产品技术得到大众、通用等国际一流跨国汽车集团的认可,进入了他们的全球采购平台,2020年又成功进入PSA、日产等国际品牌的全球供应系统。他相信,未来“亚太”的出口额还会保持高速增长。
2020年,浙江进出口增速高出全国7.7个百分点,然而谈及未来外贸增长的后劲,韩杰却表示,浙江需要向兄弟省份学习的还有不少,尤其是在产业结构调整上。2020年,高新技术产品在江苏外贸中的占比已经达到66%,高出浙江不少,其产品附加值也更高。
“2020年的快速增长与广大民营企业迅速应变,抢抓防疫物资出口和‘宅经济’机遇密不可分,而未来持续增长的动力,一要靠促产业转型,二要继续大力发展市场采购、保税维修、跨境电商等新兴贸易方式。”韩杰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