聚焦长三角

首页>新闻频道>聚焦长三角

安徽国土空间规划征意见 合肥争创国家中心城市

  近日,《安徽省国土空间规划(2021-2035年)(征求意见稿)》正式对外公示。到2025年,全省国土空间格局明显优化,到2035年,全省国土空间格局全面优化。值得一提的是,今后安徽将提升合肥全球竞争力,并争创国家中心城市。

  在空间战略方面,接下来,安徽计划实施生态优先的绿色江淮战略、安全美丽的田园乡村战略、富有竞争力的高效集聚战略、徽风皖韵的品质提升战略、开放共享的畅联互通战略。

  在总体格局方面,安徽省今后拟打造“一圈两屏三带四区”空间格局。即:以合肥都市圈为主的城镇发展区域;皖西和皖南两个生态安全屏障;长江、淮河和引江济淮复合廊带,以生态保护为主,兼具城镇发展和农业生产;皖北平原农业区、江淮丘陵农业区、沿江平原农业区、皖西和皖南山地丘陵农林区。

  在城镇方面,计划构建“一圈两区三带多中心多节点”的空间格局。其中,“两区”分别是指皖北新兴城镇发展区和皖南文化绿色城镇示范区,皖北为阜阳、蚌埠、淮南、淮北、宿州、亳州6市,皖南为宣城、黄山、池州3市。

  另外,“三带”是指沿江城市带,包含芜湖、马鞍山、安庆、池州、铜陵、宣城6市;沿淮城镇带以淮南、蚌埠引领,霍邱、颍上、寿县、凤台、怀远、凤阳、五河等相关县城;淮合宣城市带为淮北、宿州、蚌埠、合肥、芜湖、宣城6市。

  今后,安徽将培育富有竞争力的中心城市,提升合肥全球竞争力,增强芜湖全国竞争力,做强区域中心城市,做优地区性中心城市。其中,合肥的定位为长三角世界级城市群副中心、国际化新型特大城市、综合性国家科学中心,争创国家中心城市。

  在推进县域城镇化建设方面,今后,安徽将以县域为单元优化城镇的规模、结构和布局,推进以县城为重要载体的城镇化建设,加快补短板强弱项,积极促进县城完善功能、提升品质。同时,把建制镇作为连城接村的重要节点,发挥乡村振兴战略中基础性作用,打造城市卫星镇、经济发达镇、专业服务镇、服务“三农”镇。

  为了促进自然和历史文化遗产活化利用,在不对历史文化遗产和生态功能造成破坏的前提下,容许开展适度的参观旅游和相关必要的公告设施建设。同时,强化历史文化遗产周边环境风貌塑造,促使其与历史文化景观和谐一致。

  从合肥经济圈到合肥都市圈,近年来,这个“朋友圈”规模越来越大,在全省的首位度越来越高。今后,安徽还将继续提高合肥都市圈能级,提升其辐射能力;并强化南北合作,推动皖北皖西皖南加快发展,共同推进山区、长江、淮河、新安江等保护。

  (合肥报业全媒体记者 方佳伟)

声明:本媒体部分图片、文章来源于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权,请联系删除:025-84707368,广告合作:025-84708755。
5853
收藏
分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