聚焦长三角

首页>新闻频道>聚焦长三角

推进生态文明建设 让绿色成浙江发展最动人色彩

  安吉余村,晴雨四时,游客不绝。人们到这里,欣赏绿色乡村的无限风光,也感受浙江绿色发展路上的一次次求索、一个个奇迹。

  村口石碑上,醒目刻着2005年8月15日习近平同志考察时提出的“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十个大字。从建设绿色浙江、生态浙江,到打造美丽浙江,这一理念推动浙江生态文明建设不断迈上新台阶,成功创建全国首个生态省。

  2020年3月,习近平总书记再到余村考察,他殷切嘱托,把绿水青山建得更美,把金山银山做得更大,让绿色成为浙江发展最动人的色彩。

  高水平建设新时代美丽浙江的蓝图,已经铺展。一个生机勃勃、动能澎湃的浙江,近在眼前。

  蝶变

  ——环境就是民生,青山就是美丽

  这是美丽浙江的动人景象——一缕“金线”与一条“绿毯”相伴,沿玉环坎门后沙海岸线绵延,孩子踏沙拾贝,大人逐浪休闲。

  “梦里家园回来了。”后沙社区居民陈建平说,以前,一道挡墙横亘海边,他们靠海却难见海。2017年以来,玉环开展退岸还滩工程,完成坎门后沙、干江白马岙等在内近6公里岸线整治修复,抚育防护林600余亩,“黄金海岸”就此重现。

  作为海洋大省,浙江一度苦于近海生态,水质情况不佳。近年来,浙江以更大力度补短板,美丽建设从乡向城扩展、山区和平原环境改善的同时,蓝色海湾、美丽海岛、1800公里生态海岸带建设等先后启动。“十三五”期间,全省近岸海域优良海水比例均值达42.7%,较“十二五”时期上升12.8个百分点。

  由山向海,从乡到城,全域美丽形象初显。一系列污染防治攻坚行动稳步推进,着力从源头解决环境问题。

  漫步嘉兴港区,这一以化工新材料产业为主的开发区,几乎闻不到一丝异味。浙江佳润新材料有限公司副总经理蒋奇说,这些年,园区企业生产运行采用最严环保标准,仅他们一家就投入近千万元,对原材料储罐、输送管道、污水处理站等进行改造,“一些省外同行因环保不达标停产时,我们正常运行,效益翻了一番。”

  随着蓝天、碧水、净土、清废四大行动同步开展,2020年,全省规上工业单位增加值能耗下降4.3%,化学原料、医药等22个行业产能利用率升至历史较好水平。同时,全省设区市空气质量优良天数比率为93.3%,国家“水十条”考核断面Ⅰ至Ⅲ类水质比例达98.1%,环境质量公众满意度连续9年提升。

  生态建设,既要“治”,也需“养”。以山水林田湖草生命共同体理念为指引,浙江正推进生物多样性保护、国家公园建设等,探索更高水平可持续发展。

  八大水系生物本底调查率先开展,全省水生生态系统状况与保护重点逐步明晰;省域森林覆盖率稳步提升至61.15%,构筑国土空间鲜明底色;卷羽鹈鹕、中华秋沙鸭、香鱼等“稀客”纷纷回归……人与自然和谐共生,正变为现实。

  跨越

  ——生态优势成为高质量发展支点

  伴随壶源溪“龙鳞坝”走红,杭州富阳区湖源乡变身知名旅游打卡地。山抱水环的环境、蜿蜒曲折的堰坝,在高峰期日均吸引游客3万多人。短短两三年,乡里开出民宿、餐饮店50余家,旅游年收入达2000多万元。

  多年来,历经“千万工程”、美丽乡村、大花园建设等行动,全省1.9万余个乡村如星辰闪耀,成为美丽经济发展“引力场”。2020年,浙江农村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达31930元,连续36年居全国各省(区)第一,乡村旅游、民宿经济等产业功不可没。

  不止乡村,浙江山水之间,绿色产业崛起势头迅猛,正成为新旧动能转化引擎。

  制造业大市乐清,以工业节能和绿色制造等省级改革试点创建为契机,发展低碳高效的新兴产业集群,实施100个以上低碳化技改项目,建立100家省级以上绿色工厂培育库,走上资源消耗降低、质量效益提升、核心竞争力增强的发展轨道。

  去年,当地GDP逆势增长4.5%,规上工业企业利润总额增长48.9%,规上企业亩均工业增加值266.5万元,数字经济综合评价跃居全省第5位,经济发展逐绿而行。

  数据显示,2020年,浙江节能环保、健康产品制造等产业增加值增速较快。高新技术、装备和战略新兴产业,对规上工业增长贡献率分别达102.4%、79.9%和57.7%。

  进入新发展阶段,如何进一步让生态优势成为高质量发展支点?浙江正以新模式、新举措,激活生态产品价值,拓宽绿水青山向金山银山转化通道。

  GEP(生态系统生产总值),很多人或许不了解它的确切含义,但对它带来的变化印象深刻。去年10月,浙江发布全国首部省级GEP核算标准,让山山水水有了明确“价格”,为绿色发展提供可行路径。

  不久前,丽水莲都区大港头镇获得首笔6亿元GEP贷综合授信,景区提升、茶园建设等项目有了源头活水。景宁大均乡、遂昌大田村等地,以GEP核算报告为依据,森林、空气等“入股”研学、农旅项目,绿水青山利用方式迎来新变革。

  借助GEP核算、“两山银行”试点、生态补偿机制等一项项探索,浙江一步步把金山银山做大。“十三五”时期,浙江GDP先后于2017年、2019年跃上5万亿元、6万亿元台阶,2020年达6.46万亿元,稳居全国第4位,绿色正成为发展最动人的色彩。

  新篇

  ——建设展示生态文明高度发达的窗口

  在温州,一项新制度引发关注——在全省率先将碳排放评价内容纳入环评体系。这意味着,项目能否投产,企业耗能总量、单位生产总值温室气体排放量和强度等成为重要指标。新规推出半年来,已在20多个工业项目中试行。

  与温州同步,全省能源、工业、建筑等重点碳排放指标体系逐步完善,一个全新的“数智”控碳平台开始建设,县、乡、村多个“零碳”(低碳)试点创建谋划启动……这一幕幕,是浙江推进碳达峰、碳中和系统性变革的场景,也是建设生态文明高度发达“重要窗口”的缩影。

  面对气候变暖、资源短缺等全球问题,面向新时代绿色发展诉求、生态安全需求,浙江更需把先行优势变为领跑优势,为美丽中国建设提供新方案。

  顶层设计持续完善——继省委十四届七次全会提出“建设展示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生态文明高度发达的重要窗口”后,《深化生态文明示范创建,高水平建设新时代美丽浙江规划纲要(2020—2035年)》、省生态环境保护“十四五”规划等出台,明确打好生态环境巩固提升持久战、创新发展绿色低碳循环美丽经济、构建美丽浙江建设体系等目标,“美丽中国先行示范区”建设有了时间表、路线图。

  改革创新动能释放——省域环境污染问题发现机制、“三线一单”生态环境分区管控机制等在全国率先建立,生态环境损害赔偿制度、“数字国土空间”建设持续完善,GEP核算试点、淳安特别生态功能区改革等深入推进……从单项到集成,“政府有为、企业有责、市场有效、社会有序”的大生态保护格局正在形成。

  中国向着第二个百年奋斗目标阔步前行之际,浙江被赋予重大历史使命——高质量发展建设共同富裕示范区。践行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理念,打造美丽宜居的生活环境,正是一项重要内容。

  今天,再次走进余村,五彩田园、矿山公园、民宿酒店等正要串起一条乡村产业链,新成立的合资公司、新落地的旅游项目正将余村与周边四村连成“共同体”。把绿水青山变为最强动能,他们正朝着共同富裕目标奔跑。

  从这一窗口出发,浙江每个村、每座城、每处河湖、每家工厂,正汇聚绿色潮流,叩开未来之门。

声明:本媒体部分图片、文章来源于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权,请联系删除:025-84707368,广告合作:025-84708755。
10352
收藏
分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