浙江在线8月6日讯(记者 郑亚丽) “十四五”开局之年,浙江叩响了共同富裕的大门。
高质量发展建设共同富裕示范区,这是事关全局的探路示范,是前所未有的重大发展机遇。半年来,浙江地区差距进一步缩小,富民惠民举措不断——
今年上半年,全省11个设区市的经济增速均达到或者高于全国平均增长速度,山区26县工业投资等主要指标增速高于全省。共富路上,浙江故事开启新篇。
共同富裕,关键是补短板,变区域“短板”为区域“潜力板”。
台风“烟花”刚过,景文高速建设迅速复工,建成后,浙西南地区将新增一条直通福建的快速路,景宁向外发展的新通道,也将进一步打开。而在浙江11个经济发达地区开发区结对山区26县开发区的命题下,一个智力玩具生产基地项目近日正式落地景宁经济开发区,每年能为当地带来700多万元税收……景宁,迎来了发展的新风口。
不光是景宁,为山区26县插上“翅膀”,这是浙江高质量发展建设共同富裕示范区的一招“重棋”。“一县一策”为淳安、泰顺、磐安等地量身定制发展方案和政策工具箱。山区26县跨越式高质量发展暨山海协作工程推进会上,10个具有代表性的项目现场签约,“产业飞地”和主导产业飞入龙游、庆元、三门等地。省级各部门也相继出台政策,支持山区26县跨越式高质量发展……
帮助山区县找对“桥”和“路”,正是浙江密集送出“政策大礼包”的用意。从基础设施到产业飞地,再到培育主导产业,全省上下已经形成共识:山区县不是包袱,而是发展的希望所在。补上先天短板,挖掘内在优势,山区正成为浙江新一轮发展增长极。
共同富裕,绕不开城与乡,缩小城乡发展差距依然是主旋律。
1.96,这是2020年浙江城乡居民收入倍差。“十四五”开局之年,这一课题也被赋予了新思考、新要求和新图景。
何处是城,哪里是乡?这个界限不甚清晰。在嘉兴秀洲区洪合镇凤桥村,想要看书,走几步路就是嘉兴市图书馆凤桥分馆。而在20公里外的秀洲区油车港镇天星社区,炎炎夏日,也挡不住村民前往社区健身房锻炼的热情。家门口就有图书馆、健身房,让人们分不清这里是城还是乡。
高起点上,这片土地还孕育着更大愿景——今年2月,作为11个国家城乡融合发展试验区之一, 浙江嘉湖片区实施方案正式获批,要在建立农村集体经营性建设用地入市制度、搭建城乡产业协同发展平台等体制机制上破题。
城乡融合的步伐越来越快。今年浙江最重磅的“三农”政策文件,第一次把“农业农村现代化先行”写进文件大标题。或许,在不久的将来,新型城乡关系中的乡村振兴,是全域一体、全面提升、全民富裕的均衡图景。上半年,在广大群众的热切期盼中,《关于开展2021年度未来社区创建的通知》发布,浙江未来社区建设从“盆景”到“风景”,直接受益人数已达63.8万人。
共同富裕,不仅要做大“蛋糕”,更要分好“蛋糕”。
高质量发展是关键。共同富裕不是吃“大锅饭”、“养懒汉”,“本质是创造价值、收获财富。”作为浙江民营经济的代表之一,宁波博洋控股集团董事长戎巨川认为,共同富裕要靠共同奋斗。今年以来,他们不断打造创业创新平台,为的是给年轻人提供创造价值的土壤。
创新是共同富裕不竭的动力。一块块电子屏,一台台自动化设备,见证了浙江高质量发展的轨迹。今年上半年,浙江数字经济核心产业增加值为3960亿元,同比增长17.6%,占GDP的比重提高到了11.5%,比去年同期提高1.5个百分点。
在发展中做大“蛋糕”,这是亘古不变的道理。6月的宁波,高朋满座。第二届中国—中东欧国家博览会上,各类高科技展品,实现了家门口的消费升级,也带动了中外贸易发展,签约双向投资项目97个,总投资182.1亿美元。
“蛋糕”怎么分,怎么公平分?7月发布的《浙江高质量发展建设共同富裕示范区实施方案(2021—2025年)》,给出了基本遵循。“率先基本形成以中等收入群体为主体的橄榄型社会结构”“家庭年可支配收入10—50万元的群体比例达到80%、20—60万元的群体比例力争达到45%”“常住人口城镇化率达到75%,城乡居民收入倍差缩小到1.9以内”……群众看得见、摸得着、体会得到的幸福图景,由远及近。
共同富裕是一场深刻的变革,“每年有新突破、5年有大进展、15年基本建成”,照着这个时间表,浙江正以昂扬的姿态,蹄疾步稳地向共同富裕美好社会的目标迈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