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大早,安徽省黄山市黄山区仙源镇龙山村的“生态美超市”门前就排起了长长的队伍……“原本是每周四兑换,但村民们有要求我们也可以加班。”龙山村村委会成员都旭红说。
75岁的龙山村村民吴继培,拿来了60个烟盒、60个塑料袋。按照积分兑换规则,50个塑料袋积1分,30个烟盒积1分,他这次共积3.2分,加上上次的积分,他兑换了一袋洗衣粉和一瓶洗洁精。“老百姓得实惠,还能让环境变得更美,这个办法真好!”吴继培笑呵呵地说。
“八分半山一分水,半分道路和庄园。”在黄山市,由于山多地少,村民居住分散,垃圾处理曾是个难题。“以前垃圾都是堆在河道旁,遇到下大雨的时候,村民们就将垃圾倒入河里,一冲了事。”黄山区农业农村水利局社会事务管理股股长陈朝奎回忆。
自家门前干净了,可遭殃的是下游的环境。陈朝奎记得,2012年自己刚到黄山区工作时,区内的太平湖经常漂浮着各种垃圾。为此,当地不得不组织干部群众进行打捞。“耗费了大量时间和精力。”陈朝奎说。
2012年,皖浙两省开展了新安江流域上下游横向生态补偿试点,探索跨省流域生态补偿机制。当年8月,一场大雨过后,新安江上一片狼藉,黄山市担负起上游责任,出动数千名干部沿江巡查、打捞垃圾。那阵子,新安江两侧每隔一段就能看到干部们忙碌的身影。那场面,到现在还让当地干部群众记忆犹新。
污染在江里,源头在岸上。2016年,黄山市首家“垃圾兑换超市”(“生态美超市”前身)诞生在休宁县流口镇。这里也是新安江的源头所在。“10个矿泉水瓶可以兑换一包黄酒或一支牙刷,5节旧电池或者60个香烟盒可以兑换一包盐,都是咱过日子的必需品。”流口镇流口村村民俞凤琴说。
近年来,流口村“生态美超市”在原垃圾兑换超市的基础上,按照“统一名称、统一标识标牌、统一运行机制”的模式,实行“生态美超市”会员制、积分制,将便民服务、门前三包、庭院环境整治、志愿服务、示范引领家风乡风文明等融入其中,不断完善垃圾兑换的外延和内涵。
运行一家“生态美超市”需要多少钱?“一个月下来大概4000元,主要是用于超市订货,一年下来大概5万元。”仙源镇政府精神文明创建办公室主任汪勇成告诉记者,相较于组织干部群众到河道中清运垃圾,耗费的时间、精力大大减少,也不需要再花钱请人来运输垃圾。当地通过整合环保项目资金、鼓励企业家捐助等形式,筹资用于“生态美超市”的正常运转。
收集的垃圾怎么处理?“公司统一收运,从而实现从前端农村垃圾保洁收集、压缩转运直至末端处理多个环节垃圾不落地。”黄山中环洁城市环境管理有限公司总经理包利斌说。曾经的小焚烧炉改建为移动垃圾转运站,原先被土法填埋和被抛弃在河道旁的垃圾,如今实现了有效收集。
目前,黄山市共建立了345个“生态美超市”,通过财政补贴、政策扶持和部分再生资源利用经费提供运营保障,让农村居民个个成为“保洁员”,助推黄山市生态持续优良。
《 人民日报 》( 2021年08月26日 第 12 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