聚焦长三角

首页>新闻频道>聚焦长三角

【人民日报】安徽濉溪推进医共体建设:县里就医 省钱省时

  为方便基层群众就医,安徽省濉溪县推动县域医共体建设:推动优质医疗资源下沉,让患者在家门口享受专家服务;由县医院牵头,帮扶镇、村两级医疗机构不断提高诊疗水平;设立基层医保服务站,方便居民办事。

  县域医共体建设的核心是逐步形成基层首诊、双向转诊、急慢分治、上下联动的分级诊疗秩序。2015年底,濉溪县被列为安徽省第二批县域医共体改革试点县。濉溪县紧紧围绕医共体利益、绩效、工作三个方面机制建设,推动医疗服务体系建设由“治病为中心”向“健康为中心”转变。

  5年来,濉溪县医共体改革究竟进展如何?近日,记者进行探访。

  下沉医疗资源——

  把病人留在县内

  “根据《濉溪县医师培训统筹资金实施方案》精神,我院不能诊疗的疾病,可以请省内外专家会诊、手术。会诊费用患者不用拿,由政府承担。”在濉溪县医院门诊楼大厅的墙面上,一条“温馨提示”格外醒目。

  韩村镇河涯村村民夏学新就是这个方案的受益者。5月初,在外地工作的夏学新胸部持续剧疼,他就近到浙江大学第二附属医院滨江院区治疗。治疗过程中,夏学新病情加重,多次病危,后转入濉溪县医院继续治疗。县医院邀请安徽医科大学第一附属医院专家施万印,为他成功做了主动脉夹层动脉瘤支架植入手术,夏学新很快便康复出院。

  这个手术如果在安医附院做,总费用在30万元以上。而在濉溪县医院费用为21.39万元,医保报销了19.89万元,夏学新仅支付1.5万元。

  “仅去年一年,就有省内外知名专家来我院开展手术510台。”县医院医共体办公室主任张雷锋说,“在家门口能看大病,又省钱,很多群众愿意在县内看病。”

  2016年,濉溪县组建了2个医共体:一家由县医院牵头,与12家乡镇卫生院和169个村卫生室组成;另一家由县中医院牵头,与6家乡镇卫生院和105个村卫生室组成。牵头医院负责帮扶镇、村两级医疗机构不断提高水平,举措主要有两个:一是县级医疗资源直接下沉到乡镇,开展帮扶活动;二是发挥远程医疗带动作用,为乡镇卫生院服务项目“扩容”。

  据统计,2020年,县医院派出医务人员1715人次到乡镇卫生院及村卫生室,开展门诊坐诊、手术、带教查房等,有12批67人次的医疗团队开展驻点服务。同时,接收镇村医生进修110人次。从2017至2019年,每年给予每家乡镇卫生院50万元资金支持。经过几年的帮扶,取得了良好的效果:濉溪县居民住院率为11.94%。2020年乡镇卫生院诊疗人次比2016年增加48.49%,手术量同比增加69.23%。

  监管医保使用——

  守好百姓救命钱

  “医保基金是医共体发展的重要支撑。”濉溪县医院院长杨发武说。据统计,2020年,濉溪县筹集医保基金9.12亿元,其中城乡居民医保7.68亿元,职工医保1.44亿元。保护好这笔“救命钱”,是濉溪县医疗保障局局长欧阳玲的头等大事。“医保基金对于医共体来说,就像血液一样重要,起着基础性保障作用。”欧阳玲说。

  欧阳玲认为,医保基金交由医共体打包使用、结余留用,是县级医院推进医共体建设的核心动力,也是连接县、镇、村三级医疗机构的利益纽带。2017年以来,濉溪县医保基金每年分别结余2119万元、3632万元、1426万元、6373万元。这些结余资金,以6∶3∶1的比例分给了县级医院、乡镇卫生院、村卫生室。

  “对医保基金的管理,我们更注重事前和事中的监管,而不是事后的处罚,”欧阳玲说,“主要手段就是借助大数据技术。”

  在濉溪县医保监控大厅,随着工作人员鼠标的移动,全县各镇卫生院、村卫生室、药房、药店的实时监控画面有序切入大屏幕。据了解,医保智能监控系统在濉溪县实现了专线专网、声像同步、全覆盖监管。医院病房门口安装的摄像头,能监管诱导住院、挂床住院问题;诊所、卫生室的诊疗处和输液室安装的摄像头,能监管冒名顶替、留存病人医保卡问题;医院药房安装的摄像头,能监管私自进药问题;药店安装的摄像头,能监管套用医保卡刷卡、卖生活用品问题。

  智能监控和医保基金预警电子地图系统的数据,覆盖了全县医保结算全过程,实现了医疗保障数据互联互通。这意味着无论是谁去医院看病,或去药店拿药,只要使用医保基金,都会在平台上留下痕迹,这让医保基金安全更有保障。

  “住院病人花费的医保基金份额很大,只有让慢性病患者少住院,才能把钱省下来。”欧阳玲说,“节省下来的钱,按照3∶5∶2的比例分配给村、镇、县。”

  根据该县今年在全省率先推行的门诊特殊疾病保障创新试点方案,在县域医共体按人头总额预付的基础上,城乡居民门诊特殊疾病医保支付费用,由乡镇卫生院按人头包干使用,结余留用,合理超支分担。

  方便群众就医——

  服务送到家门口

  今年2月,南坪镇忠阳村村民张小根突然感觉胸痛,家人把他就近送到南坪镇卫生院。在这里驻点帮扶的县医院心内科医生王乐义,诊断其患急性心梗。刚做完心电图检查,张小根突然晕倒,心跳消失。王乐义果断使用除颤仪对他进行除颤,用药后紧急送到最近的皖北煤电集团总医院救治。几天后,张小根康复出院。

  在医共体改革前,南坪镇根本没有除颤仪,更没有人会用。为了方便群众就医,濉溪县两家医共体医院牵头改善乡镇卫生院急救设备。采购19辆急救车,交由乡镇卫生院使用,对居民急救转诊实行免费服务,燃油费由牵头医院支付。

  今年3月,县医院又在全省率先引进了一套新设备,让医生在医院就能对急救车内的病人进行诊疗。在县医院的远程会诊室里,记者看到,在一块2米多高的屏幕上方写着“院前院内协同救治平台”,大屏幕上密密麻麻显示着各种数据。正在采访中,室内突然响起语音提示:“注意,有重症病人正送往医院!”在这里值班的神经内二科医生于磊迅速拿起话筒,说道:“请把车内画面切进来!”

  几秒钟后,急救车内的实时画面出现在大屏上。从古饶镇秦楼卫生院送来的一名脑梗死患者正躺在车上,救护车上监测的血氧饱和度数据也出现在屏幕上。另一名值班医生丛时兵一边紧紧盯着屏幕,一边向随车医生询问病人的情况。于磊说,刚才平台收到信息时,急救室已开始做准备,等病人来了,不要再挂号、检查,直接送到急救室抢救。

  “就医、报销、买药……医共体改革每个环节的努力方向只有一个,就是让群众更方便。”县医保局办公室主任纪勇起说。

  在距离濉溪县城70多公里的双堆集镇卫生院,一楼大厅装饰一新,门口挂着“双堆医保服务站”的铜牌,屋内墙上张贴着办事清单、工作制度,工作台前,工作人员正向前来办事的群众耐心讲解着新业务流程。

  双堆集镇熊庙村中许组村民许芝龙在这里缴了280元钱,为刚出生的孩子办理了居民医保参保手续。他说,这项业务以前得跑到县城办,光坐车来回得用4个小时。现在不出镇就办好了。

  今年4月,县医保局在11个乡镇卫生院设立了基层医保服务站,将县级医保经办机构的医疗保险登记、异地就医备案、医疗费用手工报销等10项经办事项下放到基层医保服务站,让参保群众在家门口就能体验到高效、便捷的服务。

  《 人民日报 》( 2021年08月31日 第 14 版)

声明:本媒体部分图片、文章来源于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权,请联系删除:025-84707368,广告合作:025-84708755。
9728
收藏
分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