浙江在线9月10日讯(浙江在线记者 夏丹)近日,工信部正式同意支持浙江建设国家传统制造业改造升级示范区。9月9日,浙江省经信厅召开新闻通气会,介绍了浙江省建设国家传统制造业改造升级示范区实施方案的内容。
记者获悉,建设示范区,浙江省进一步明确和深化了传统制造业智能化、集群化、高效化的目标和路径。
截至2020年,浙江17个重点传统制造业的增加值、利润分别占规模以上工业的57.8%和59.7%。“到2023年,浙江将基本实现产值规模500亿元以上传统制造业集群产业大脑全覆盖。”省经信厅总工程师苗文斌介绍。
据悉,浙江将更大力度推进新一代信息技术和传统制造业深度融合。省经信厅通过实地调研、问卷调查,结合新智造公共服务平台对全省近1.5万家制造企业的智能化改造情况进行了摸排,发现66.5%的企业有智能化改造人才需求,43.9%的企业希望能有专家上门诊断评估,30.7%的企业期望能有成功案例借鉴,30.7%的企业希望能帮助对接改造服务商。鉴于此,我省将进一步强化规模以上企业智能化技术诊断全覆盖,在传统制造业领域分行业开展产业大脑建设,并加快建设“未来工厂”,开展智能制造试点,打造一批智能制造标杆示范区和集群。
同时,我省将顺应全球产业集群化竞争的趋势,破解现有块状经济“散而不集”“集而不群”等共性问题。根据实施方案,我省将从传统制造业现有优势出发,瞄准汽车及零部件、绿色化工、现代纺织和服装、新一代信息技术四大产业,着力培育打造世界级产业集群。同时,择定智能家电、智能电气、时尚文体、现代家具、现代五金等15个优势产业集群。此外,鼓励引导传统制造业企业拓展新兴产业,催生一批高成长性、全球竞争力的百亿级“新星”产业群。
“这些集群,尤其是15个优势产业集群,正是浙江传统制造业密集的领域。”苗文斌透露,到2023年,浙江4个世界级先进制造业集群产值规模合计超4万亿元。
建设示范区,我省还将继续深化“亩均论英雄”改革。前不久,我省正式启动新一轮制造业“腾笼换鸟、凤凰涅槃”攻坚行动,倒逼制造业改造升级。其中,“亩均论英雄”改革仍是重要抓手。
苗文斌分析,纵向来看,浙江制造业突飞猛进,但横向与发达国家相比,浙江制造业在劳动生产率、产品能耗、综合生产成本等方面,依然有着巨大差距。根本原因在于浙江制造业结构传统。如何从低散乱走向高精尖?尤其在碳达峰碳中和的背景下,新一轮攻坚势在必行。
接下来,我省将加大资源要素差异化配置力度,把亩均产出及增速纳入建设用地、环境容量等指标的分配权重,推动资源要素更多地向优势地区、优势产业、优势项目集中。另一方面,依法依规综合实施用地、用电、税收、排污、碳排放等差别化政策,推动低效企业转型提升或者产能外迁。为此,我省制定了《浙江省制造业高耗低效企业分区域分行业指南(2021版)》,推动各地建立《高耗低效整治企业清单》。对高耗低效企业,实施“一企一策”,通过3年攻坚,力争到2023年底,全省规上工业亩均税收达37万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