聚焦长三角

首页>新闻频道>聚焦长三角

江苏新兴消费赋能 市场加快恢复

  前三季度,江苏省消费品市场加快恢复,消费需求对经济增长的主要拉动作用进一步显现。

  通过数据,可以看到消费在回暖。前三季度,全省实现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31725.1亿元,同比增长19.5%,两年平均增长6.7%。全省社零额占全国比重为10%,较上年同期及全年占比分别提高了0.3个、0.5个百分点,规模居全国第二。9月份全省疫情得到有效控制以后,消费品市场逐步复苏,当月实现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3423.5亿元,同比增长5.3%,比8月份提升8.2个百分点。

  数据背后有亮点。重点商品支撑有力,汽车类零售额约占限额以上零售额的30%,对社零额的增长起到举足轻重的作用。1-9月,限额以上汽车类实现零售额3170亿元,同比增长16%。受新能源汽车购置补贴、免征购置税期限延长等政策持续刺激,新能源汽车销售大幅增长84.4%。

  升级类商品增长有力,全省限额以上可穿戴智能设备、金银珠宝、计算机及配套产品等中高端商品表现抢眼,同比分别增长54.5%、32.7%、20.6%。江苏本土企业添可凭借洗地机品类超70%的市场占有率领跑整个行业。“在国内,添可芙万系列洗地机在2020年9月至2021年9月零售超过100万台。”添可CEO冷泠说,“从功能导向到智能时代,从物质需求到文化体验,中国消费市场走在了传统消费与新消费交替叠合的新节点,需求侧的转型升级对供给侧提出了更高要求。以科技为核心,强化品牌价值穿透力,与年轻消费者之间达到高度契合,搭建用户场景,引发情感共鸣,让品牌与消费者不断互动是刷新品牌年轻力的关键要素。”

  新兴消费赋能有力,随着“无接触消费”需求大幅提升,网络销售增长较快。前三季度,全省实现网上零售额7605.1亿元,同比增长10.9%。其中,实物商品网上零售额6646.5亿元,同比增长9.5%。

  前三季度,全省继续开展“品质生活·苏新消费”为主题的系列消费促进活动,推动形成全覆盖、多层次、常态化消费促进机制。不断强化省市县、政银企、线上下、内外贸“4个联动”,深入推进消费促进提振、流通布局优化、市场主体壮大、消费品牌培育、创新转型发展、消费环境营造“6大专项行动”。“品质生活·苏新消费”第二季全省开展了217场消费促进活动,活动期间,全省13个设区市社零额增幅均超过两位数,社零净增额突破3300亿元,为消费市场注入更多、更新的增长动力。4月,根据“全国消费促进月”部署安排,启动“品质生活·苏新消费”第三季,围绕大宗消费、餐饮消费、新型消费、品牌消费、农村消费、进口消费等6大重点消费开展528场主题促进活动。国庆“黄金周”期间,全省各地组织开展107场消费促进系列活动,参与企业近10万家,累计发放消费券1.9亿元,预计撬动社会消费13亿元。

  同时也要看到,制约消费需求的因素仍然比较多,疫情反复对接触性消费造成负面影响。三季度全省社零额增长3.5%,较二季度增速收窄16.3个百分点,三季度受到疫情冲击较为明显。南京财经大学教授张为付指出,进入四季度是全年消费的压轴期和收官阶段,将会呈现不同的方式。一是大宗生产工作类消费会增加。例如汽车、家庭耐用消费品消费在年终会有一个高潮。二是节庆、婚庆类消费增加。各产品服务商要提前做好公司集团类节庆和个人婚庆、周年庆等消费的准备。三是年终奖励资金发放所带来的冲击性消费会增加。但由于疫情的不断反复,收入的不确定性增加,也对消费产生负向影响,使得民众的消费担忧增加。这就要求各消费服务商家深入分析市场信息、把握市场消费走向、及时调整营销战略和方式,各地政府仍需以扩大内需市场为主,提供更多优质消费产品,发挥消费基础性作用。

  在江苏,一系列促消费政策持续落地,消费潜力有望进一步释放。记者从江苏省商务厅了解到,今年以来,印发《2021年全省商务领域促进消费工作要点》《进一步做好当前商务领域促消费重点工作的通知》,突出重点,明确任务。会同省发改委等11部门联合印发《关于进一步提振大宗消费重点消费促进释放城乡消费潜力若干措施》,配合出台《省政府办公厅关于印发江苏省以新业态新模式引领新型消费加快发展实施方案的通知》,进一步促进大宗消费、重点消费,释放城乡消费潜力,推动消费创新,助力乡村振兴。

  下一步,江苏将着力打造高品质消费载体,进一步推动南京、徐州、苏州、无锡四市国际消费中心城市创建工作;推进步行街和农贸市场改造提升;推进省级试点培育步行街区改造提升,下拨省级财政专项资金4200万元用于支持省级试点培育街区进行智慧化改造和管理创新;《关于进一步加强农产品市场建设的指导意见》出台,完成新建和改造升级农贸市场86家;继续推进老字号“三进三促”消费促进活动,通过老字号进校园、进社区、进景点,促进老字号创新发展、促进传统民族品牌提升、促进居民消费品质提升。(记者 宋晓华 田墨池)

声明:本媒体部分图片、文章来源于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权,请联系删除:025-84707368,广告合作:025-84708755。
8590
收藏
分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