浙江在线11月8日讯(记者 牟嘉)在共同富裕示范区建设中,如何高水平实施基本民生保障、创新基层社会治理、提升基本社会服务,不断增强人民群众的获得感、幸福感、安全感和认同感?11月8日上午,“建设示范区 迈向新征程”新闻发布会在杭州召开。会上,省民政厅就近期浙江省民政领域建设共同富裕示范区工作进展进行了最新发布。
浙江在线记者从发布会获悉,在浙江省民政领域建设共同富裕示范区方面,浙江省民政厅将重点做好四项工作。
在高标准打造“浙有众扶”金名片方面,浙江将健全完善“1+8+X”新时代社会救助体系,重点解决好“谁该帮、帮什么、谁来帮、帮到哪、帮得怎么样”五个问题。其中,面向低保、低边、特困等弱势群体,浙江将完善兜底型、支出型、急难型救助,探索关爱型、发展型救助。此外,还将适度扩大救助覆盖面,把残疾人、困境儿童、“三留守”等列入关爱型救助,确保老弱病残等特殊群体得到更好保障。发布会上民政部门提出在2025年低保年标准最低的县达到1.3万元的基础上,将创新“物质+服务”模式,会同相关部门组织实施就业、医疗、住房、教育、灾害等救助“七大行动”。
围绕构建幸福养老服务体系,浙江要打造“浙里长寿”金名片。发布会提出要以满足老年人基本需求为导向推进基本养老服务均衡覆盖、以优质养老服务供给为目标提升养老服务水平、以创新健康养老新业态为驱动增添养老服务发展新动能。首先要优化养老设施布局,实施“养老机构跟着老人走”行动计划。在此基础上,需要进一步健全养老机构等级评定制度,推进养老床位结构性调整,并引导经济发达地区主动对标国际水平,率先建设高水平的养老机构和养老社区,支持山区26县、海岛地区挖掘地方特色优势,发展旅居养老和康养产业。
除了社会救助与养老,发布会提出要发挥慈善第三次分配作用,不断健全慈善激励机制、创新慈善发展模式、打通慈善资源供需对接渠道,从整体上推动“小慈善”向“大慈善”转变、传统慈善向现代慈善转变、生存型慈善向发展型慈善转变。
此外,民政部门还将创新社区与社会组织、社会工作者、社区志愿者、社会慈善资源“五社联动”机制,积极推进全生命周期社会服务便民利民,高水平打造“基层治理现代化”示范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