聚焦长三角

首页>新闻频道>聚焦长三角

江苏聚焦“高精尖缺” 建强支撑现代化发展的人才队伍

  实现“卡脖子”关键核心技术攻关,实现高水平科技自立自强,关键靠人才。江苏省人才总量1400万人,队伍体量虽大,但“高精尖缺”人才供给不足,正日益成为制约高质量发展的突出问题。

  “强富美高”新江苏现代化建设需要什么样的人才队伍来支撑?省委人才工作会议鲜明提出,要聚力打造好培育好战略科学家、科技领军人才和创新团队、青年科技人才、卓越工程师等几支人才队伍,真正让精兵强将服务于全省经济社会发展主战场。

  人才供给不“掉链子”,发展才能不“卡脖子”

  产业强不强,很大程度取决于人才队伍强不强。从江苏产业发展的实际情况看,总体上我省高新技术企业呈现出“多而不强”的特征。相关部门梳理显示,在我省16个先进制造集群中,有近400项技术短板。

  关键领域的人才供给不“掉链子”,发展才能不被“卡脖子”。省委人才工作会议提出大力培育集聚战略科学家,目的就在于要围绕国家和省重大战略需求,实施战略科学家领航行动,发现和培养具有战略科学家潜质的高层次复合型人才,形成战略科学家成长梯队。

  培育集聚战略科学家,南京大学一直被寄予重望。以中科院院士、南京大学教授祝世宁领衔建设南智光电研究院为例,通过校地共同努力,该研究院已成为我国重要的光量子技术研发平台和公共服务平台。

  “下一步,我们将继续聚焦国家重大需求,聚焦光量子科学、新材料、生物医药等世界科技前沿领域,以战略科学家领衔,将‘最先一公里’优势转化为‘最后一公里’的发展动能。”南京大学党委书记胡金波表示。

  战略科学家是科学帅才,是国家战略人才力量中的“关键少数”,归根结底要从科技创新主战场中涌现出来,从科技创新主力军中成长起来。省科技厅厅长王秦说,省科技厅将实施省自然科学基金前沿引领技术基础研究专项和面上项目,支持顶尖科学家领衔、牵头开展原创性、引领性科技攻关,努力实现重大突破。

  在南京工业大学,旨在大力培养战略科技人才、一流创新团队的“筑峰计划”已结出累累硕果。“聚焦重点产业链,梳理‘卡脖子’技术清单,设置‘揭榜挂帅’项目,每年遴选30位人才及5个团队进入培养序列,形成从青年科技人才到领军人才的全链条培养体系。”南京工业大学党委书记芮鸿岩说,该计划已培养国家级中青年领军人才76人,国家级人才团队13个,下一步还将在关键核心技术攻关工程和重大任务中继续发现、培养和造就领军人才。

  记者注意到,聚焦集成电路、生物医药、人工智能等重点领域,省级层面拟每年遴选10名左右战略科学家,集成支持开展原创性、引领性创新。战略科学家在江苏将获得顶级支持,在科研安排、团队管理、经费使用等方面被赋予更大自主权。

  在实施科技领军人才“卡脖子”技术攻关行动上,将加大力度奖励揭榜及攻关成功的领军人才和创新团队,除资金奖励外,攻关成功的,可不受提名指标限制直接参评科学技术奖,且同等条件下优先入选。

  以人才链的“强”,托举产业链的“优”

  江苏推进科技创新和产业转型升级,既需要顶天立地的高层次人才,也离不开铺天盖地的工程科技人才。

  目前,我省工程师总量已达13.5万人,但具有突出技术创新能力、善于解决复杂工程问题、堪称卓越的工程师还不够多,与现代化建设的需求相比,显然还有不少差距。

  “省里提出大力培育卓越工程师,真的是关注到了我们科研型制造企业的‘痛处’。”作为一名从工程师成长起来的领军人才,苏州沛嘉医疗董事长张一感触很深,“普通的工程师可能只是把交代的任务完成,或是进行简单的复制工作,而卓越创新型的工程师往往能够引领企业。”令张一感到担忧的是,目前国内医疗器械在不少方面被“卡脖子”,能同时具备解决复杂难题和创新能力的研发工程师还很稀缺。

  “南钢目前对于复合型工程师的需求量特别大,也正在积极引进攻关型工程师,对此类人才,我们将提供重点实验室和全方位团队‘保驾护航’,让他们专心科研。”南京钢铁集团有限公司有关负责人告诉记者,南钢目前有1000名左右工程师,80%左右是南钢自主培养。

  采访中记者感受到,工程师队伍人才紧缺的现象并非个例,不少用人单位表示,有些应届生更倾向于考研、考公务员,在工程师的位子上沉不下心,无论是从源头培养还是在就业引导上,都迫切需要加强规划和激励。

  解决问题还需精准施策。省人社厅有关负责人说,为发挥我省制造业集群优势,省人社厅每年将培养培训1000名左右精于实操、具有突出技术创新能力、善于解决复杂工程问题的卓越工程师。参加卓越工程师培育项目并取得高级专业技术等级证书的,可以作为申报高级职称评审的重要参考;获得工程类专业学位的工程技术人才,可提前一年参加相应专业职称评审。

  培养大国工匠,既要注重培养身怀绝技的高技能人才,又要注重培养国内顶尖的标志性行业人才。近年来,省人社厅聚焦支撑“制造强省”的高技能人才队伍,累计实施职业技能提升培训1251万人次;创新设立江苏技能大奖,培养造就各类高技能人才475.6万人,在世界技能大赛上为我国首夺唯一的“阿尔伯特”大奖。下一步,省人社厅还将完善职业技能竞赛体系,通过赛事带动各地岗位练兵,重点做好竞赛成果转化。

  畅通人才“源头活水”,培育未来关键力量

  青年科技人才是人才队伍的“源头活水”,是最具活力的“创新因子”,是面向未来的创新希望所在。

  对于培养使用好青年科技人才,我省提出要加快建设一支以35岁以下为主体的优秀青年人才队伍,实施青年人才托举行动,强化成长激励,在选拔任用、学术评比等方面向青年人才倾斜。

  “我认为想要留住人才特别是青年人才,关键要给予足够的发展空间和完善的转化机制。”13年前,赵霞从南京航空航天大学博士毕业后进入法尔胜博士后工作站,带领法尔胜光电科技百余人研发团队攻破了一系列光纤材料领域的“卡脖子”难题,成功推出性能优良的熊猫型保偏光纤,应用于神舟七号和天宫一号等重大航天项目中。

  有研究表明,自然科学家发明创造的最佳年龄是25到45岁,而这一阶段的青年科技人才往往担纲机会少、成长通道窄、生活压力大。把精力过多投入到职称评审、项目申报、“帽子”竞争上,在薪酬待遇、住房、子女入学等方面还存在不少实际困难。(记者 林元沁 胡兰兰 方思伟  卢晓琳 徐睿翔 陈珺璐)

声明:本媒体部分图片、文章来源于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权,请联系删除:025-84707368,广告合作:025-84708755。
5338
收藏
分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