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民网合肥1月12日电(周坤) 过去在医院治病出院后,冗长的结算单让人头昏眼花。今后,这样的情况将会改变。安徽医保住院支付将实行“打包付费”,缓解过度医疗等现状。
近日,安徽省医疗保障局印发《安徽省DRG/DIP支付方式改革三年行动方案》(以下简称《行动方案》,安徽省将启动医保支付改革,计划在2023年基本实现DRG/DIP支付方式覆盖所有统筹地区符合条件的医疗机构、病种、医保基金。
所谓DRG付费,是按疾病诊断相关分组付费,将疾病按照严重程度、治疗方法复杂程度、治疗成本不同,划分为不同的组,医保以组为单位分别定价打包支付。
而DIP付费,就是按病种分值付费,利用大数据将疾病按照“诊断+治疗方式”组合作为付费单位。
DRG付费和DIP付费都是“打包付费”的一种形式,不是简单地照单付费,而是要深化到医疗临床路径、检查检验、药品耗材使用、医疗服务的全过程,让支付的医保基金,买到更科学、更优化、更有效的医疗服务。
根据《行动方案》, 2022年底,安徽省17个统筹地区全面开展DRG/DIP支付方式改革,实现统筹地区全覆盖;2023年底,所有统筹地区基本实现符合条件的医疗机构、病种、医保基金全覆盖;2024年底,基本建立安徽省统一、上下联动、内外协同、标准规范、管用高效的医保支付新机制。
相比国家DRG/DIP支付方式改革三年行动计划要求,到2025年底,DRG/DIP支付方式覆盖所有符合条件的开展住院服务的医疗机构,基本实现病种、医保基金全覆盖。安徽省结合三年试点改革情况,将相关要求提前至2023年,2024年进行巩固完善。
安徽省医保局相关负责人表示,DRG/DIP支付方式改革是一项系统、全面、复杂的深入性改革,与医保领域的其他改革均有着密切的联系,因此,安徽省还将依托省医保研究院等高校智库、国家及省级DRG/DIP专家,开展各类与支付方式改革相关的政策研究,为更好发挥各项改革的叠加效应,提供更加科学合理可行的智力支撑。
同时,《行动方案》对改革目标提出了更进一步的要求,结合省级统筹,研究探索在DRG/DIP中选择一种支付方式深入推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