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标题:2022年上海将再优化提升5000处以上公共空间休憩座椅
上海市绿化市容局表示,随着公园绿地的不断拓展,街道景观的品质提升。漫步其间,能发现休憩座椅也已经遍布大街小巷。这些座椅让人在休憩之余凸显人文关怀,是城市开放共享、创新包容的新注脚。让我们来看看申城的城市座椅,感受下这座“能坐下来”的城市吧!详见↓
休憩之余凸显人文关怀
如何给市民游客提供更好更便捷的休憩体验,这是打造休憩座椅的关键。
提高公共座椅密度,是改造的关键。借助“一江一河”、花博会等契机,大量的公共座椅被投放到城市中,在城市中一些被忽略的角落,纷纷变身为小憩休闲的场地。仅2021年,全市完成公共空间休憩座椅优化提升9500多处,为市民游客提供了更多可休憩的空间。
不仅要让大家有地方坐,还要让坐下的人感到舒适。很多座椅构造更加符合人体工程学,以使用者的感受为基础。
例如,市民反映永嘉路公园绿地座椅没有靠背,老人坐上去有摔倒的风险。随即,施工方就在座椅上安装上靠背,设计好了坐下时的人体弧度,让老人们坐下休憩时更加舒适。又比如在安亭老街上原本有大量石质座椅,冬天坐下时比较寒冷,给大家带来了不好的休憩体验,接到反馈后,施工方换成了体感更加适合的木质座椅。
随着科技发展、生活习惯的变迁,更多座椅也被赋以新的功能。这些年,设计时结合花坛边缘、围墙、台阶等改造,一批多功能的座椅悄然登场。带充电功能的座椅,让在外游玩的人们不用再担心手机电量。搭建顶棚的座椅,成了一个小亭子,可休憩闲坐,也能避暑遮雨。
细微之处共享生活
休憩座椅作为贴近体感、贴近生活的一件城市家具,已经成为了城市开放共享、创新包容的新注脚。
近年来,除了市政提供的公共座椅,越来越多的商家店铺,也将自身的座椅资源拿出来与社会共享。这已经成为城市文化的一道风景。新华路上的咖啡店,在最外侧的台阶上放了10个稻草蒲团,简易朴素的座椅风格却意外成为了该店的一大特色。
上海的座椅与所在地的文化底蕴息息相关。比如,在中共一大会址区域,4种红色文化座椅讲述着建党的传奇伟业。在松江区通波塘西岸改造了27个座椅,再现了这座老水厂的历史风貌。崇明花博会北园场馆,502万个废弃牛奶盒再生制造,成就了上海最长环保座椅。
休憩座椅认建认养也是上海城市公共座椅的一大特色。比如在静安寺街道,邀请了社会知名人士认捐休憩座椅。
尺寸间精益求精
“你在看风景的同时,你也成为了别人的风景”。上海的座椅是城市家具,更是城市的一道风景,更是创意品,让坐在上面的人欣赏美景,让观景者成为美景的一部分。
休憩座椅以所在地的环境为背景,选取适当的材质、颜色、造型,与周围的环境更加融合,提升整体观感。如公园里的棕色木质长条凳、花坛边的围栏兼职椅、沿街店铺外的啤酒箱造型……这些新奇的造型,让市民们不禁感叹,原来座椅也可以玩出这么多花样。
在寸土寸金的地区里,如何在有限的空间里设计更具创造性的座椅,设计师们可谓下足了功夫。如愚园路一家文具用品商店前的一处公共座椅,巨大醒目的木夹子造型让整个座椅更加文艺,成了店铺气质担当,吸引了不少人驻足欣赏。在杨浦滨江,依托钢构廊桥,简约工业风质感的座椅引人入胜。在“一江一河”滨水区,更是充满了极具美感的艺术座椅。
艺术座椅左右滑动查看更多
座椅不仅传递温度、凸显温情,承载见证了城市文明。2022年,上海将再优化提升5000处以上公共空间休憩座椅。未来,城市的公共空间,会越来越像一个共享客厅,让市民在公共座椅上,感受到家的温馨氛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