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民网合肥6月7日电(高飞跃)6月7日,人民网安徽频道从安徽省“暖民心行动”系列发布会上获悉,日前出台的《快乐健身行动方案》(以下简称《方案》)提出,到2023年,安徽基本实现城乡居民身边健身设施全覆盖。到2025年,新建全民健身步道3000公里,实现城市步道连点成线、互联互通。
《方案》还提出,到2025年,安徽将形成“城乡有统筹、健身有地方、运动有技能、活动有氛围”的全民健身局面。为此,在工作措施方面,安徽将聚焦以下4个发力点。
一是聚焦“小区内”,完善群众身边健身设施。对已配备健身设施的住宅小区,进行全面检修补配;对未配备健身设施的住宅小区,按照群众需求配备;对行政村健身设施升级改造;对新建住宅小区,严格按标准配建。
二是聚焦“小区外”,加快城市健身步道建设。启动城市健身步道“断头路”畅通工程,推动城市公园步道系统连点成线、互联互通,形成立体化步道网络,丰富群众综合健身空间。
三是聚焦“城市中”,激发市场盘活资源。吸引社会力量利用城市空闲地、老旧厂房等空间资源,以及可复合利用的城市文化娱乐、商业等设施资源,按照“因地制宜”“一处一策”的原则,建设一批“口袋体育公园”“百姓健身房”等。鼓励有条件的学校向社会开放体育设施。新建学校按开放条件设计、建设体育场地设施。
四是聚焦“有氛围”,增强群众健身意识。推动体育协会通过线上线下相结合的方式,常态化组织开展群众喜爱的体育项目培训,教会群众1至2项运动技能。常态化举办全民健身运动会、社区运动会和省、市、县、社区(村)四级联赛,带动群众健身发展。精心打造安徽综艺·体育频道,全方位展示群众健身风采,讲好群众健身故事,增强群众健身意识,营造群众健身氛围。
人民网安徽频道还注意到,在政策支持方面,《方案》围绕加大投入力度、加强场地供给、制定优惠政策三个方面提出支持措施:积极争取中央预算内投资,综合运用中央对地方转移支付资金和自有财力,完善财政支持政策,提高体育彩票公益金投入比例;制定《可用于建设健身设施的非体育用地、非体育建筑目录或指引》并向社会公布,在符合国土空间总体规划的前提下,鼓励以租赁方式向社会力量提供用于健身设施建设,租期不超过20年;制定《鼓励和吸引社会力量投资建设与运营体育场地设施的意见》,依法依规在税收、房租、水电气等方面给予减免或补贴。制定学校体育场地开放补偿办法、公益性社会体育指导员补助政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