聚焦长三角

首页>新闻频道>聚焦长三角

南京社零总额跨越四个千亿级台阶,人均消费领跑全国

  “8月,我们要去南京。”6月15日,“茶颜悦色”华东首店落地南京的消息刷屏网络,迅速冲上热搜。“网红奶茶”为何看中南京?官宣推文给出答案:“一等一的消费力!”

  十年间,南京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跨越四个千亿级台阶,总量位居全国第八;消费市场辐射南京都市圈3500万人,成为全国首个人均社零消费超8万元的重点城市;全市3万平方米以上的购物中心,从2012年的18家增至104家……

  消费是经济增长的主引擎,也是人民对美好生活需要的直接体现。十年来,南京坚定实施扩大内需战略,以创建国际消费中心城市为战略抓手,持续创新消费场景、拓展升级商业载体、迭代更新社区商业,用旺盛的消费活力为经济高质量发展注入强劲动能。

  人均消费第一城,消费升级“绿能”澎湃

  今年端午假期,家住河西的彭宇带着家人去了建邺吾悦广场,中午下完馆子,一家人在商场里逛起了“车市”。几家店转下来,彭宇选定一辆“种草”许久的纯电动汽车。在销售人员的指导下,手机下单,5分钟搞定。

  过去买车要跑4S店,现在买车只要逛个商场。这两年,越来越多的新能源汽车“开”进商业综合体,以往被美妆、潮牌占据的黄金铺位,成了汽车品牌的“新秀场”。去年9月,新开业的建邺吾悦广场引入10家新能源汽车品牌,成为南京最大的新能源汽车集散地,开业50天,新能源汽车销售额达到1.5亿元。

  汽车消费增长1倍多,家电消费增长3.5倍,以手机为代表的通信器材类零售额增长3倍多……十年来,南京老百姓的“消费账单”,拉出了一张规模倍增的消费升级“趋势图”。

  自2014年9月新能源汽车车购税免税政策实施以来,截至2021年底,全市累计办理新能源汽车免征车辆9.7万辆。仅去年一年,我市办理新能源免税汽车就超过4万辆,月均申报量约3342辆,同比增长265.53%。

  记者从市商务局了解到,2021年,我市汽车、家电两项大宗消费同比增幅均超过两位数。新能源汽车、绿色节能家电销售火爆,推动汽车、家电等大宗消费“含绿量”逐年攀升,为南京消费引擎注入澎湃“绿能”。

  扩内需促消费,既是经济发展的重要驱动力,也是构建新发展格局的战略基点。十年来,动能强劲的消费引擎与城市经济发展同频共振,携手迈进全国十强。2021年,全市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达到7899.4亿元,位居全国第八,十年跨越四个千亿级台阶。

  消费总量跻身全国前十,“人均消费”成绩单更加抢眼。2021年,我市人均社会消费品零售额达到8.48万元,成为全国首个人均社零消费超过8万元的重点城市。

  作为周边区域唯一的特大城市,加上交通便捷、商业发达,南京消费市场辐射南京都市圈3500万人,吸纳了大量周边城市的消费需求。2021年,南京都市圈10个地区共实现社零总额18384.33亿元,其中南京的社零总额占比超过42%,都市圈“商业龙头”的虹吸效应愈发凸显。

  购物中心“十变百”,城市商圈焕新升级

  2012年开业的虹悦城,是雨花台区第一个大型商业综合体。此后十年,各大商业综合体如雨后春笋般在全城涌现,南京消费载体建设加速驶入“快车道”。

  十年来,全市3万平方米以上的购物中心,从2012年的18家增至104家;商业面积增长3倍多,达到876.6万平方米。南京的商业版图从新街口商圈的“主城单核”不断向全城拓展,河西、百家湖、仙林、江北等新商圈迅速崛起,“家门口逛商场”从梦想照进现实。

  商业市场风云变幻,唯一不变的,是新街口在南京商业版图中的核心C位。

  大疆哈苏全球首家旗舰店进驻德基,成为摄影爱好者体验黑科技的热门打卡点;茅台冰淇淋江苏首店亮相新街口金鹰,“醉甜冷饮”跨界出圈引来尝鲜者无数……作为南京消费的潮流风向标,新街口商圈始终是各大品牌进入南京市场的首选,去年入驻首店数量占全市新进品牌首店的半数以上。

  商业载体,是拉动内需、促进消费的主阵地。随着消费者对购物环境、商品品质和服务体验的要求越来越高,各大商业综合体也在不断提档升级,顺应品质消费、特色消费、体验消费的多元需求。

  2021年,南京新百启动自1997年以来工程量最大、最复杂的焕新工程一期改造,覆盖商场负二层到八层的2.8万平方米营业空间。此次焕新工程共引进标杆品牌50个、南京首店品牌35个,以品类首店、网红店、独家店为突破口,全面带动“老字号”百货转型互动体验街区。

  “购物本身已经不再是百货商业的唯一诉求,一站式的休闲娱乐体验更符合当下消费升级、需求多元的发展趋势。”在南京新百党委书记朱爱华看来,实体百货要拥抱体验式消费,就要打造好“人、货、场”,给消费者一个舒心愉悦的购物环境。

  出门步行一刻钟,生活需求一“逛”搞定

  消费不只是逛街购物、吃喝玩乐,还有居家生活的柴米油盐。

  如果说,集聚商圈的商业综合体是城市商贸流通的“主动脉”,那么扎根社区的便民生活圈,就是畅通经济微循环的“毛细血管”。以菜场、超市为代表的社区商业民生属性强、消费频次高,承载着广大市民一日三餐、生活必需品等基本消费需求,与百姓生活的便利度和幸福感密切相关。

  “我在科巷菜场买了一辈子菜,没想到菜场还能变得这么高级。”57岁的李阿姨住在东白菜园小区,和科巷菜场只有一墙之隔。她印象中的老菜场噪声大,味道也不好闻,到了夏天家里都不敢开窗户,“现在干净多了,菜场里装了中央空调,上下楼有电梯,还能理发、配钥匙、买五金百货,逛菜场就像逛商场。”

  2021年1月,有着60多年历史的科巷菜场重新开业,经过升级改造华丽变身“新市集”,成为集美食零售、文化休闲、果蔬生鲜、社区服务功能于一体的复合型社区商业空间,为周边居民提供一站式品质生活解决方案。日常生活的琐碎小事,在家门口都能轻松解决。

  近年来,我市积极顺应居民消费的新变化和新需求,通过提档升级农贸市场、投放智能公共快递柜、发展品牌连锁便利店、打造小型社区商业综合体等多种方式,不断完善社区商业网点,增加便民服务功能,推动社区商业迭代升级。

  今年3月,栖霞区尧林仙居社区、尧辰社区等5个小区按疫情防控要求封控管理。居民足不出户,吃饭问题怎么解决?

  清点物资、分拣肉菜、打包装车……由吴边社区便民生活圈好邻里生活中心提供的生活物资,第一时间运往封控小区,保障了居民的日常需求。好邻里集团总经理蔡长欢介绍,疫情期间,市场里的摊点、货架不脱销不断供,让老百姓的“菜篮子”拎得安心。市场还紧急调配猪肉、鸡蛋、蔬菜等民生物资,为部分封控小区的3700户居民提供配送服务。

  2021年,我市以入选全国首批城市一刻钟便民生活圈试点为契机,编制一刻钟便民生活圈发展规划,打造了五老村社区、吴边社区等10个便民生活示范圈。疫情期间,这些扎根社区的便民生活圈迅速完成“平急转换”,成为战疫不打烊的“服务区”“保供站”,有力保障了周边居民的生活需求。

  市商务局相关负责人告诉记者,作为2022年南京民生实事项目之一,今年全市将打造20个便民生活圈,进一步提升居民生活便利化和智慧化水平。 (朱凯 黄琳燕)

声明:本媒体部分图片、文章来源于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权,请联系删除:025-84707368,广告合作:025-84708755。
11034
收藏
分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