8月8日,“中国这十年”系列主题发布会上海专场举行。
党的十八大以来,上海坚持把学习贯彻习近平总书记考察上海重要讲话精神作为全部工作的鲜明主题和贯穿始终的突出主线,以改革开放排头兵的姿态和创新发展先行者的担当,开创了各项事业蓬勃发展的新局面,奏响了“牢记嘱托、砥砺奋进”新时代上海发展的最强音。
上海市委副书记、市长龚正表示,按照习近平总书记对上海的明确定位,上海将加快建设具有世界影响力的社会主义现代化国际大都市,努力使“世界影响力”的能级显著提升、“社会主义现代化”的特征充分彰显、“国际大都市”的风范更具魅力。
推动经济高质量发展,强化“四大功能”
十年来,上海大力推动经济高质量发展,强化全球资源配置、科技创新策源、高端产业引领、开放枢纽门户“四大功能”,加快建设具有世界影响力的社会主义现代化国际大都市。
着力建设现代化经济体系,综合实力跃上新台阶。上海全市生产总值连续跨过3万亿元、4万亿元两个大台阶,从2012年的2.13万亿元增长到2021年的4.32万亿元,跻身全球城市第四位;人均生产总值从1.42万美元增加到2.69万美元。以现代服务业为主体、战略性新兴产业为引领、先进制造业为支撑的现代产业体系初步形成,第三产业增加值占全市生产总值的比重从60%提高到73%以上。
着力提升城市能级和核心竞争力,城市功能实现新飞跃。上海国际经济、金融、贸易、航运中心基本建成,金融市场交易总额从528万亿元增长到2511万亿元,上海港集装箱吞吐量连续12年居世界第一。
“上海已经成为全球最富吸引力的外商投资热土之一,成为跨国公司产业链、供应链、创新链全球布局的首选地之一。”上海市委常委、常务副市长吴清说,今年上半年,面对严峻复杂的国内外形势特别是疫情冲击,上海利用外资仍然保持正增长,实际使用外资超过120亿美元。目前,超过6万家外资企业在上海投资兴业,跨国公司地区总部和外资研发中心分别达到857家和516家。
落实国家战略,大力推进改革开放
当好改革开放排头兵、创新发展先行者,上海把服从服务国家战略作为头等大事,把服务全国作为重大使命。党的十八大以来,上海大力推进首创性改革、引领性开放、开拓性创新,不断取得新突破。
推进浦东新区高水平改革开放、打造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引领区。上海着力强化自主创新、改革系统集成和制度型开放,“一业一证”等一批重大政策举措落地,数据交易所等一批重大功能平台建成运行。2021年,浦东地区生产总值突破1.5万亿元,同比增长10%。
推进长三角更高质量一体化发展。上海牵头编制两轮长三角一体化发展三年行动计划,会同苏浙皖三省共设立了15个专题合作组,联合制定了14项长三角区域统一地方标准,加快提升区域市场一体化水平。
推进中国国际进口博览会越办越好。进博会成为国际采购、投资促进、人文交流、开放合作的四大平台和全球共享的国际公共产品。通过进博会,1500多项新产品、新技术、新服务加速应用,有力地促进了相关产业转型升级。
推进上海自贸区临港新片区全方位高水平开放。首家外资控股的合资理财公司、首单跨关区国际中转集拼……临港新片区不断突破,为全国自贸试验区发展探路破局。
践行人民城市理念,增进群众福祉
十年来,上海坚持“人民城市人民建,人民城市为人民”,着力打牢城市物质基础、增进人民群众福祉、彰显城市精神品格、提升城市安全韧性,取得了一批重要成果。
市民生活更有品质。上海聚焦解决市民身边的急难愁盼问题,实施16项民心工程和每年10方面为民办实事项目。“老小旧远”等民生难题加快破解,完成了一批实事项目。旧区改造提速推进,过去5年累计改造318万平方米,受益群众16万多户,原计划“十四五”完成成片旧改的目标提前实现。
城市治理更加高效。上海聚焦“两张网”建设,从无到有,打响品牌,不断提高城市治理现代化水平。“一网通办”已接入各类服务事项3514项,“一网统管”形成框架,在公共卫生、交通管理等方面发挥了重要作用。
人居环境更加优美。上海聚焦“一江一河一带”,着力打造宜居、宜业、宜游的城市环境。黄浦江45公里、苏州河42公里岸线实现贯通开放,环城生态公园带加快建设,人均公园绿地面积提高到8.7平方米。
弘扬伟大建党精神,实现更大作为
上海弘扬伟大建党精神,加强创新理论武装,用心守护红色阵地,用功传承红色精神,用情讲述红色故事。
上海先后实施“党的诞生地”发掘宣传工程、革命文物保护利用工程、红色文化传承弘扬工程,制定实施《红色资源传承弘扬和保护利用条例》,持续推动红色旧址遗址成为党史“教室”、文物史料成为党史“教材”、英烈模范成为党史“教师”,创作了一大批红色主题文艺精品。
“上海市委始终牢记总书记嘱托,把保护传承利用好包括一大会址在内的宝贵红色资源作为无上光荣的使命,激励引领全市上下特别是青年一代从红色精神血脉中汲取力量,奋勇投身伟大新征程。”上海市委常委、宣传部部长赵嘉鸣说。
龚正表示,上海将立足新发展阶段,贯彻新发展理念,服务构建新发展格局,把推动高质量发展、创造高品质生活、实现高效能治理作为最集中的工作导向和最鲜明的奋斗指向,迎难而上,接续奋斗,不断创造新奇迹、展现新气象,以实际行动迎接党的二十大胜利召开。 (记者 刘士安 巨云鹏 田 泓)
《 人民日报 》( 2022年08月09日 02 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