8月30日,江苏自贸试验区将迎来揭牌三周年。身为被寄予厚望的“试验田”,金融改革一直是这里的重头戏。
三年磨一剑,江苏自贸试验区金融改革创新不仅在支持实体经济、提升贸易和投融资便利化、便利化跨境资金流动等方面实现单点突破,南京、苏州、连云港三大片区结合自身特色优势形成了诸多可复制推广的“自贸试验区经验”,更在探索构建与自贸试验区跨境贸易和投资便利化相适应的金融服务体系中不断探路先行,书写国际化答卷。
构建跨境资金投资双向通道
今年6月,苏州元禾钟山私募基金管理有限公司(简称“元禾钟山”)在中国证券投资基金业协会完成私募基金管理人登记,成为继去年江苏省“合格境内有限合伙人”(简称“QDLP”)试点工作实施以来完成中基协管理人登记的首家试点机构。
元禾钟山由苏州元禾控股股份有限公司与香港钟山金融控股有限公司合资组建,不仅将以此为契机持续完善海外投资布局,不断拓宽境外投资项目来源,还将加速苏州形成“合格境外有限合伙人”(简称“QFLP”)叠加QDLP双向跨境政策优势,进一步提升片区在全球范围汇聚配置创新资源的能力,可谓是一扇打开投资世界的双向大门。
在香港银行公会副主席方啸看来,“此次江苏实现股权投资跨境业务创新,打通资本双向跨境通道,有助于苏港双方共同探索资产跨境配置,推进产融结合。”
在跨境投资需求不断增加的大趋势下,江苏自贸试验区正不断将股权投资跨境业务这一跨境资产配置“利器”提上发展日程。记者注意到,就在今年4月江苏省政府印发的《关于推进江苏自贸试验区贸易投资便利化改革创新的若干措施》中提出了促进资金跨境流动、开展融资租赁公司外债便利化试点等,QFLP和QDLP是其中的关键词。
“指挥棒”指引下,各片区也在不断发力。苏州片区此前已制定出台《苏州工业园区外商投资股权投资企业试点办法》,并落地全国首批QFLP外汇便利化业务。数据显示,截至目前,苏州自贸片区共开展QFLP外汇便利化试点业务2笔,涉及金额9868.25万美元。同时,南京片区也先后落地江苏首批5000万美元的QDLP基金和南京首批30亿元的QFLP基金。
金融市场双向开放寓意深远。梳理江苏自贸试验区金融改革创新成果,重点之一就是资本项目外汇业务创新试点。
2021年5月,苏州工业园区和昆山金改区获批开展5项资本项目外汇业务创新试点。这5项创新试点,除QFLP外汇管理外,还有信贷资产跨境转让、跨国公司本外币一体化资金池、外债便利化额度以及一次性外债登记。此后,短短5个月内,5项试点政策及实施细则全部落地,试点业务全面启动,相关工作走在全国前列。
数据显示,截至2022年6月末,苏州片区共办理信贷资产跨境转让试点业务7笔、金额3520.69万美元,跨国公司本外币一体化资金池试点备案2笔,外债便利化额度试点业务4笔、金额1405.74万美元,一次性外债登记试点业务37笔、金额82.51亿美元。
其实,稳步发展境外人民币借款、双向资金池等跨境人民币创新业务,在进一步推动人民币国际化发展的同时,也为江苏外向型经济发展增添了不少色彩。2021年江苏省自贸试验区完成外贸进出口5914.9亿元,占全省11.3%;实际使用外资24.1亿美元,占全省8.4%,外贸外资指标位居全国前列。
系统改革集成促产业发展
南京片区生物医药产值连续三年实现20%以上高速增长,苏州片区吸引超2000家生物医药企业汇聚,连云港片区累计有获批国家Ⅰ类新药17个……
生物医药是战略性新兴产业,是江苏自贸试验区三大片区的地标性“产业”,更是江苏省重点打造的10条卓越产业链之一。在“试验田”中,制度改革、金融创新与技术研发的三重叠加,让生物医药产业获得长足发展。
其中,人民银行南京分行分别针对三地生物医药产业给出了金融“地区方案”。其中,南京片区推动健友生化成为片区内首家开展跨国公司跨境资金集中运营业务的企业。苏州片区则通过个案调整的方式,为两家境外上市生物医药企业新批外债额度10亿美元。连云港片区支持恒瑞医药外籍员工参与境内上市公司股权激励计划办理登记。
改革创新的脚步正在更多领域走深走实,其中就包括探索知识产权证券化试点,推动更多知识产权“智产”变“资产”。
其中,南京片区搭建全国首个知识产权证券化平台,并于近期成功发行了全市首单、全省最大规模的知识产权证券化项目和全国首单灵雀企业知识产权证券化产品。截至目前,该平台知识产权质押项目数占全国10%,服务企业6000余家,实现融资196亿元。
同样,在连云港片区,结合自身港口发展优势,连云港港口集团率先发行了全国首单增强型定向并购票据、江苏首单以LPR为基准的浮息债务融资工具,并开展全省自贸试验区首单市场化债转股。
值得关注的是,自贸试验区金融改革试点经验也不再局限于区内,而是在不断向区外复制推广。其中,放宽货物贸易电子单证审核条件、扩大境内直接投资基本信息登记地范围、外债便利化额度等金融创新试点已由自贸试验区推广至全省;降低跨国公司跨境资金集中运营业务准入门槛政策已惠及自贸试验区外企业。
金融强供给促创新集聚
几天前,渣打银行苏州分行为苏州自贸片区内某知名航空企业提供跨境双向人民币资金池业务,这是苏州自贸片区今年首单人民币双向跨境资金池业务。
苏州工业园区金融管理服务局相关负责人表示,金融机构通过对标国际提升贸易投资便利化水平,以自贸试验区制度创新赋能企业发展,助力区内跨国公司提升全球资源配置能力,进一步强化区域对跨国公司总部的“磁吸力”。
自贸区是改革开放的试验田,也是银行业保险业创新的试验田。其中,机构布局是做好金融服务的“先手棋”。
记者从江苏银保监局了解到,近年来,他们全面优化审批服务,建立银行保险机构准入“绿色通道”,根据三个自贸片区特色量身定制银行业保险业深化改革创新发展12大类42项指导意见,指导辖内银行保险机构持续优化网点布局,丰富自贸试验区金融市场主体,全力保障江苏自贸试验区金融供给。
此前,江苏自贸试验区成立仅4天,省内自贸区首张银行业金融许可证在连云港自贸片区落地。2019年12月,中国银行江苏省分行率先与江苏省自贸试验区工作办公室签订战略合作协议,推出跨境双向人民币资金池、“中银自贸科创贷”、“中银自贸物流贷”等多项个性化业务,为自贸区内市场主体提供高效、便利的金融服务。
除此以外,各自贸片区内金融机构还基于各地产业发展特色,针对不同企业需求创新金融举措。南京片区于2022年上半年落地“鑫e高企”“江北新区小微贷”“江北新区园区保”等创新金融产品。
在银企合作方面,自2020年10月连云港6家银行业金融机构与连云港大宗商品交易平台签订战略合作协议以来,已累计为近百家法人、万名自然人提供一站式金融服务,实现线上结算近50万条,结算金额近50亿元,为核心企业上下游客户500余份仓单新增授信4亿元,降低企业融资成本超1000万元。
外贸保稳提质离不开坚实的金融保障。区内银行业保险业多措并举,服务外贸企业保稳提质,主动对接外贸企业服务诉求,积极开展银企专项对接活动,合规稳健推进跨境融资业务,加大对外贸企业转型升级、出口转内销等领域的金融支持,为江苏企业“走出去”保驾护航。其中,中国出口信用保险公司江苏分公司累计服务支持苏州自贸片区出口96亿美元,支付赔款3300万美元。
支持银行机构为企业提供跨境融资服务。星展银行苏州分行会同工商银行苏州分行等银行创新采用中外资联合承销离岸人民币债券模式,助力苏州工业园区国有资本投资运营控股公司在境外发行债券10亿元,募集资金用于国企新兴产业载体建设。本只债券创下全国首单中外资联合承销自贸区债、全国首单中新合作自贸区债、全国首单长期限公募自贸债等多项第一。(记者 崔昊 见习记者 何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