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华社客户端上海8月27日电(记者 郭敬丹)2022年已进入下半场,上海今年以来的经济社会发展情况如何?27日举行的上海市十五届人大常委会第四十三次会议(扩大)上,上海市委副书记、市长龚正代表市政府报告2022年上半年全市经济社会发展情况和下半年工作总体考虑。疫情防控、稳增长、改革开放创新、保障和改善民生……一起来看上海“半年报”关键词。
经济运行“V”型反弹
今年以来,上海经济运行经历了“平稳开局、深度下跌、加快恢复”三个阶段,整体呈现“V”型反弹的走势。上半年全市生产总值同比下降5.7%。
疫情严重冲击下,上海经济表现出较强发展韧性,龚正用了“一个加快、三个持续”来概括:
“一个加快”,就是随着疫情进入常态化防控阶段,主要经济指标加快改善。例如,工业实现较快反弹,规上工业总产值增速从4月份下降61.5%,转为6月份增长15.8%、7月份增长16.1%。外贸进出口快速回暖,1-7月全市货物进出口同比增长3%,其中7月份同比增长23%,进口同比增长16.4%,出口同比增长32.9%。
“三个持续”,则是指城市核心功能持续巩固,改革开放创新持续深入,发展新动能持续壮大。看数据:1-7月上海金融市场成交额达到1634万亿元、同比增长17.2%。上海港集装箱吞吐量继续保持世界第一,1-7月达到2684.8万标准箱,其中7月份达430.3万标准箱,创历史同期新高;上海继续受到外资青睐,1-7月实到外资同比增长6.1%,跨国公司地区总部新增32家、累计达到863家,外资研发机构新增12家、累计达到518家。创新成果不断涌现,首架大飞机即将交付,国产质子治疗装置实现突破;1-7月,战略性新兴产业占工业的比重提高到42%,三大先导产业制造业产值同比增长8.4%,新能源汽车产值增长57%。
“总的来看,尽管遭遇了疫情等超预期因素的冲击,上海核心功能强、生产能力强的优势没有变,上海经济韧性足、潜力大的特点没有变,上海经济长期向好、高质量发展的态势没有变。”龚正说。
面对依然严峻复杂的外部环境,面对明显增多的各种挑战和不确定因素,上海还要正视困难挑战,保持战略定力,增强发展信心,坚定做好自己的事。龚正说,今年上海经济发展要盯住全年主要目标不放松,力争实现正增长。
具体来说,上海将继续围绕提升政策实效,狠抓协同推进;持续深入开展“防疫情、稳经济、保安全”大走访、大排查,围绕助企纾困解难,狠抓环境优化,并围绕转换新旧动能,狠抓创新突破;紧咬全年完成重大工程投资2000亿元的目标,狠抓在建项目推进、新项目开工,加快重点产业项目落地。
第二届上海咖啡文化周开幕活动现场(新华社记者 方喆 摄)
7月底,第三届“五五购物节”正式启动,全国首届国际消费季、国际消费中心城市论坛也同步在沪举办。龚正表示,上海将以此为契机,着力提振市场信心,加快促进消费回补和潜力释放。
推动更深层次改革、更高水平开放、更大力度创新
本次上海市人大常委会会议上,《上海市浦东新区文物艺术品交易若干规定》经表决通过,这是浦东新区法规“上新”的第十一部,为全力打造浦东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引领区再添法治保障。
龚正介绍,2021年浦东地区生产总值突破1.5万亿元,同比增长10%,对全市经济增长贡献超过40%。“今年以来,浦东在全市经济发展中发挥了重要的压舱石、稳定器作用,生产总值占全市的比重又提高了1个百分点。下一步,要争取国家层面尽快出台浦东综合改革试点方案和首批授权事项,形成更多首创性改革、引领性开放、开拓性创新成果。”
今年以来,上海以落实国家重大战略任务为牵引,着力推动更深层次改革、更高水平开放、更大力度创新。
位于中国(上海)自由贸易试验区临港新片区的特斯拉超级工厂(新华社记者 金立旺 摄)
以上海自贸试验区临港新片区为例,今年以来,临港新片区主要经济指标保持两位数逆势增长,1-7月规上工业总产值、全社会固定资产投资、税收总收入分别增长25.3%、35.4%、28%,全市经济发展增长极和发动机的作用充分彰显。根据规划,未来三年新片区要加快打造特殊经济功能区、建设独立综合性节点滨海城市,到2025年生产总值比2018年翻两番。
同时,上海深入实施长三角一体化发展国家战略。前不久,长三角地区主要领导座谈会在上海召开,明确了289项年度工作任务和24项重点合作事项。“我们要进一步聚焦重点区域、重点领域,全力抓落实、抓攻坚,共同推动长三角一体化发展展现新作为、取得新成效。”龚正说。
聚力推进上海科创中心建设,上海强化创新策源、项目赋能、人才支撑,推动科技创新这一“关键变量”加快转化为高质量发展的“最大增量”。例如,抓住全国重点实验室重组的窗口期,大力培育新型研发机构,争取更多国家级创新基地落沪;围绕三大先导产业、深远海、碳达峰碳中和等重点领域,瞄准数字经济等新赛道,加快布局实施一批重大技术攻关、重大产业项目,进一步巩固科研优势、提升产业能级。
8月8日, 第五届中国国际进口博览会技术装备展区展前供需对接会在国家会展中心(上海)举行(新华社记者 方喆 摄)
“我们还要精心筹办第五届进口博览会。在抓好疫情防控的前提下,做好城市服务保障工作,筹办好虹桥、浦东两个分论坛,更好发挥进博会联通内外、畅通循环的纽带作用,持续放大溢出带动效应。”龚正说。
保障群众基本生活 兜住兜牢民生底线
3月以来,上海进行了艰苦卓绝的大上海保卫战。面对疫情冲击影响和经济下行压力,城市更加注重保障群众基本生活,兜住兜牢民生底线。
2022年7月24日,上海人民城市建设历程中值得铭记的一天:中心城区成片二级旧里以下房屋改造全面完成。过去5年,上海累计完成318万平方米、16万户,这项持续30年的民心工程、民生实事画上圆满句号。
推动社会事业改革发展,推进乡村振兴,深入打好污染防治攻坚战……今年以来,上海扎实有力推进各项民生工作。龚正说,下一步,上海将在全力保持就业稳定、加快推进“两旧一村”改造、进一步加强基层建设等方面着重努力。
据悉,面对前所未有的就业压力,上海出台一揽子援企稳岗政策,加强高校毕业生、就业困难人员等重点群体就业帮扶,推动全市就业形势持续好转。“下一步,我们要继续强化就业优先导向,咬定全年就业目标任务,落实落细各项援企纾困稳就业政策,千方百计稳定和扩大就业。”龚正说。
工作人员在黄浦区豫园街道广福居民区消杀通道(新华社记者 金立旺 摄)
“我们既有庆幸,也有遗憾。”龚正说,这次疫情防控让上海更加深刻地认识了旧区改造的重要性、紧迫性。庆幸的是,提前实现原计划“十四五”完成的目标,大大降低了疫情在旧里弄中传播的风险。遗憾的是,一些已进入收尾阶段但还未完成改造的成片旧里、以及煤卫合用的不成套老旧住房和“城中村”,在这次疫情中成了重灾区。
也正因如此,上海市委、市政府提出要再提速、再加力推进“两旧一村”改造,即零星旧改、小梁薄板等旧住房成套改造和“城中村”改造。龚正表示,“两旧一村”改造涉及范围广、任务重,改造的难度甚至高于成片旧改,上海将以更高站位、更大力度、更强合力推进这项工作,有信心通过持续不断地努力把这件事情做好。
这次大上海保卫战也让基层的重要性再次凸显。“我们要站在推进城市治理现代化、增进民生福祉的高度,从制度和组织体系层面加强基层建设,全面构建基层社会治理新格局。”龚正总结了“三个更加注重”:更加注重力量下沉,按照实有人口配置社区力量,让基层有权、有职、有物、有人,健全街镇居村减负常态化机制;更加注重自治共治,以基层党建为引领,加快构建多方参与的社会动员响应体系,完善群众参与基层治理的制度化渠道,支持企业、群团组织、社会组织参与社区治理;更加注重数字赋能,推进社区新型基础设施建设,加快数据赋能平台功能提升和推广应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