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华社客户端上海8月27日电(记者 王默玲、董雪)如何“让绿色成为城市发展最动人的底色”?这个周末,在上海举办的两场论坛里或许可以窥见一二。
第三届上海创新创业青年50人论坛上,年轻的创业者们正描绘着立足上海看向未来的绿色低碳产业前景;2022浦江创新论坛上,“绿色”“低碳”“可持续”成为了专家学者对话中最高频的热词……一个关注青年创业,一个聚焦科技创新,但不约而同都选择了绿色低碳这个共同的话题。
巧合的是,一边在探索前沿,正讨论如何用科技智慧去支撑低碳发展;一边则关心终端,交流绿色创新技术如何实现产业应用落地。从“头”至“尾”,足见上海对于绿色低碳产业高质量发展的重视。
有求必有应 低碳创新浓度高
在今年浦江创新论坛-全球技术转移大会上,中国宝武钢铁集团有限公司提出了“建筑能耗数据和减碳清单研究需求”,希望通过大会的技术供需对接平台,获得建筑楼宇全生命建设及运维过程中的各项绿色减碳脱碳措施。
企业绿色转型求技术,上海就搭建平台“揭榜挂帅”应需求。据中国宝武宝地创新中心总裁胡翊介绍,2021年1月,中国宝武率先发布碳减排宣言,2023年力争实现碳达峰,2050年力争实现碳中和。目标达成需要大量的科技创新来支撑,“此前2020年全球技术转移大会上,我们就发布了创新需求15项,2021年发布创新需求25项,目前已有90%的创新需求得到了相应解决方案。”
第三届上海创新创业青年50人论坛上,有绿色低碳产业新赛道上的创业者这样说,“绿色低碳产业高度依赖科技创新,上海高校多、机构多、人才多,这里绿色科技的浓度自然高,产业土壤养分足,企业才能长得好。”
今年以来,上海围绕绿色低碳产业密集出台行动方案与产业规划。其中,《上海市碳达峰实施方案》及相关实施意见中提到,要“加强绿色低碳基础研究和前沿技术布局”“积极推动绿色低碳技术研发和示范推广”。《上海市瞄准新赛道促进绿色低碳产业发展行动方案(2022—2025年)》则提出,力争培育10家市级以上制造业创新中心和企业技术中心,5家研发和检验检测验证平台,5家大型企业研究院和新型研发机构……
上海绿色低碳产业的创新浓度还将持续提升。
前瞻性布局 产业集群底蕴深
今年6月,上海市印发了《上海市氢能产业发展中长期规划(2022-2035年)》,规划提出到2025年,上海氢能产业链产业规模将突破1000亿元。业内人士称,“上海氢能产业发展进入了加速度时代。”
想要实现加速,必定需要一颗强劲的引擎,但一台性能良好的“发动机”从来不是砸钱就能造出来的,“前瞻性的战略眼光、长期性的产业积累,缺一不可。”上海重塑能源集团股份有限公司董事长林琦说。
作为一家专注于氢燃料电池行业的企业,重塑虽然只成立了7年,但已然成为这条新赛道上的佼佼者。在第三届上海创新创业青年50人论坛上,谈及在上海创业的故事,林琦直言,“上海就是最适合我们企业发展的地方。”
20多年前,氢燃料电池是一个“明明知道前途无量,当下却现实骨感”的行业,但那时,上海就已经开始鼓励相关企业做这方面的技术研究与产业探索了。20年来,上海持续性地关注且培育着这个看起来“冷门而小众”的赛道。人才培养不断档、政策支持不懈怠,如今上海在这条新赛道上的集聚效应已逐渐形成。
“目前,上海市氢能和燃料电池产业链各个环节均有企业卡位,最难能可贵的是,这些企业都在提升国产化水平的方向上孜孜不倦地努力着。”上海燃料电池汽车商业化促进中心主任张焰峰说。
林琦感慨道,“上海特别适合科技创新型的企业在此创业,因为上海能提供的助力不是单点式的,其提前布局、长期积累的产业链资源,能够给到新生企业强大的助力。”
天生“国际范” 助力企业“走出去”
发展绿色低碳,上海聚焦的不仅仅是城市自身低碳发展带来的产业机遇,更要大力培育的是面向全国和全球市场的绿色低碳产业生态。
第三届上海创新创业青年50人论坛上公布的上海“创新创业十大优秀案例”中,寰泰能源“一带一路”上的清洁能源储备入选其中。这家成立于2015年的新能源企业,没有选择先发展国内市场再探索海外市场的传统路径,从一开始就选择“走出去”,第一个项目就落地在“一带一路”沿线的哈萨克斯坦。
“截至2022年7月,我们在哈萨克斯坦投资建设6个累计380兆瓦的新能源电站,全部投入运营后,每年可以减少二氧化碳排放90万吨,满足当地约60万户居民对低廉、环保、可持续电能的需求。”寰泰能源股份有限公司董事长南逸说,“寰泰能源在哈萨克斯坦新能源项目建设共带动约18亿元人民币的国产风力、光伏等电力设备出口,中国新能源企业抱团出海,改变了哈萨克斯坦市场长期由欧洲品牌垄断的局面。”
不止寰泰能源,上海的新能源汽车正在欧洲市场打开局面,上海能源科技企业的零碳智慧正在海外产业园区落地,国产风电、光伏品牌正通过自贸试验区走向世界……正如《上海市瞄准新赛道促进绿色低碳产业发展行动方案(2022—2025年)》所说,要充分利用上海对外开放的窗口、桥梁优势,更好发挥自贸试验区、临港新片区、虹桥国际开放枢纽的功能优势,强化在绿色技术创新、绿色金融、应对气候变化等方面的国际合作。
“上海的国际视野给了我们这些年轻企业一‘出生’便参与国际竞争的底气。”南逸说,“未来我们也将继续立足上海,逐步成长成为一家在全球具有核心竞争力的绿色能源供应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