过去的十年,上海一步步向具有世界影响力的社会主义现代化国际大都市迈进。
为迎接党的二十大胜利召开,上海大调研推出《非凡十年》系列主题推送,展现本市民心工程的进展和成果,细数城市从无到有的美好变迁发展故事。今天,我们一起来看城市的“第二空间”——四通八达的上海地铁世界→
说起上海地铁的十年之变,人们的第一反应,大多是看路网数据。
十年来,上海地铁运营里程持续领跑全球,从2013年的567公里增至如今的831公里,且客流已达千万级别。“十三五”期末,网络运行可靠度、服务水平、经营规模、运营效率等四个方面八大运营绩效关键指标进入世界前六。
除此以外,上海地铁经历着从建设运营的高速增长到高质量发展的转变。
地铁已经不是简单的交通工具,而是增强经济活力、展现城市文化的重要载体。
线路四通八达
去年12月31日,上海地铁14号线正式开通运营。
也是在这一天,上海地铁全网突破800大关跃升至831公里,累计20条轨道交通线、508座车站、83座换乘站,网络规模自2013年以来持续领跑全球。
上海四通八达的超大规模路网,曾被外国专家称为“豆腐渣里打洞”,核心技术也依赖于国外。这样的“先天不足”,给地铁建设运营难度层层加码,也倒逼出了许多创新与第一,并实现了从“跟跑”到“领跑”的跨越。
如今,20条线路508座车站的网络,可覆盖辐射上海绝大多数区域,与重要交通枢纽,以及五大新城、临港新片区、大虹桥等战略重地相连,直通江苏省,辐射长三角。其中,12条线路13次过江,便利浦江两岸市民乘客通行,助力浦东高水平开发开放。
如今,共有4条线路最小行车间隔为2分钟以内,9号线已实现最快110秒运行间隔,10号线正朝着100秒努力。
路网客流量第一的2号线也将会升级,成为全球首条拥有“双套信号系统”的地铁线路。
融入数字基因
从2001年开始,上海地铁就有意识地进行数据采集,近十年来,更是加快了转型进程,让数字基因渗透到建设运营各个环节。
上海市轨道交通集控大楼网络化运营平台,作为超级数据中心,下连全路网车站信息,采用云技术,实现“一网统管”;
维保通号数字化运维平台,集在线监测、智能分析、运维指挥等功能于一体,覆盖了绝大部分线路的“神经系统”——通号系统。通过大数据AI分析、调取数据案例库等技术,实时掌握设备状态,实现从“计划修”向“状态修”的转变;
试点智慧车站的龙阳路站,在BIM(建筑信息模型)平台搭建起仿真3D车站模型,小到监控摄像头,大至出入口电梯,设备状态均实时显示,一旦出现故障,平台就会提前预警,便于工作人员及时查看处置……
目前,上海地铁已基本构建形成以地铁云、高速数据通信网,以及大数据平台为核心的全网数字化基础设施,链接了一系列应用场景,初步实现智慧建设、智慧运维和智慧服务。
建设更多“小城”
在地铁上“加盖”建商业综合体,已经成为流行热潮。它不仅可以实现土地集约化利用,为城市创造出新增量,还能优化城市空间布局,改善区域生态。
过去十年间,上海地铁以万象城为起点,上盖开发从1.0版发展至3.0版,在政策的扶持下,项目持续推进,业态逐步丰富。
经过10年规划、2年建设完成的1号线莲花路上盖项目,又为提升区域活力创造了更多可能。它在全国范围内首试不停运改造,实现地表地上复合利用。
因在城市区域环境品质,以及公共服务效率的双重效益,入选自然资源部《轨道交通地上地下空间综合开发利用节地模式推荐目录》,为此后同类改造项目提供了借鉴。
当活力源源不断聚集,地铁作为承载城市文化的“第二空间”,更加注重温度的营造。2013年开始,上海就明确了“地铁公共文化建设”的新追求,从建筑以及公共文化艺术两个层面加以推进。
于是,结合区域文化特色的最美车站,一个接一个亮相,一个赛一个亮眼。让原本单调枯燥的出行,变得“可阅读、有温度”。
人们越发相信,现在的地铁,已经不只是一种交通方式,而是“城市,让生活更美好”的具体体现,它串联起人民的幸福感,也传承着上海的城市精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