解绑“细绳子”、打通“最初/最后一公里”……科技成果从实验室到实际应用看似不远的距离,操作起来却绝非易事。
合肥作为科创名城,在解答“科技成果从‘实验场’走向‘大市场’”这道难题上,给出了合肥答卷,作出了最优解:
科技成果“三就地”(就地转化、就地交易、就地应用)应际而生,通过高度专业化的科技成果孵化链条,对创新成果进行赋能,打通科技成果转化的“最后一公里”和创办企业的“最初一公里”,让技术转变成产品,甚至带动一项产业。
从“0”走出来
科技创新的使命在于“从0到1”的原始突破,更在于“从1到N”的应用转化。然而,科技成果转化却是世界难题。
“酒香也怕巷子深”,第一个难题便是如何发现成果?
为此,合肥推动有为政府和有效市场更好结合,组建4个科技成果转化专班,常态化登“门”(校门)入“室”(实验室)对接中国科大、中科院合肥物质科学研究院等22所在肥主要高校院所,摸清可转化科技成果底数,把高校院所成果“宝藏”挖到市场,在合肥就地交易、就地转化。
今年7月份,中国科学院合肥物质科学研究院智能机械研究所的闫清泉团队进入专班第二小组的视野。
“我和闫老师打过多年交道,他之前做过一种低成本电动汽车充电桩,做得也很成功。”专班第二小组组长、合肥科创集团副总经理黄叙新说,在得知对方在实验室里研究了4年的机器人研发课题结题后,黄叙新觉得这是个机会。
抱着试试看的想法,黄叙新所在专班小组第一时间与闫清泉取得联系。经过现场考察、细致研判,专班小组得出结论:项目完成小试,市场认可度高,转化成功率会比较高。
紧接着,在专班小组帮助下,闫清泉申报了合肥市种子基金,提供项目启动资金,最高有200万元,并建立风险容忍机制,允许出现最高不超过50%的亏损。与此同时,对接落户场地,将办公地设置在中国蜀山科里科气科创驿站科学岛站,享受租金减免。
在选好场地、获得资金支持后,如何拥抱市场成为真正的企业掌门人,成了科学家创始人的一大难题。
“做科研很单纯,可以做到极致。但做企业家就必须要以市场的准则去要求,在吸纳社会资本时,如果分配占比不均衡,很容易就成为别人的公司。”闫清泉的担忧不无道理。
为了“照顾”到每一个可转化的科技成果,黄叙新有自己的办法:好的投资人是企业成长至关重要的因素,他们通过撒网式寻找社会资本做原始股东,那种急着赚大钱的直接排除,眼光长远、不急功近利的纳入考虑范围内,再逐一谈判研究,上述问题得以迎刃而解。
随着一系列产业化动作顺利开展,今年9月底,闫清泉迎来了自己的“掌门”生涯。
除了为企业科技成果转化提供融资支持,加速转化进程,专班小组也能够为企业成长提供指导,降低转化过程中的技术风险、经营管理风险,并通过整合多方面资源,助力企业开拓市场。
数据显示:今年1-8月,成果转化专班共摸排可转化成果538项,在肥新成立企业130家。合肥市委科创委办公室(市科技局)有关负责人表示,“接下来,我们将组织科技成果转化专班走出去,将对接高校院所的范围从市内拓展到市外,以吸引更多科技成果在合肥转化。”
向“1”看过去
创新之要,唯在得人。近年来,合肥市围绕企业释放需求、科技成果转化的政策“红包”也密集发出,为科技成果更好转化插上“翅膀”。
如何更好转化?对此,合肥深化与大学大院大所大企合作,共建协同创新平台32个,搭建起一座座科技成果转化的“金色桥梁”。同时设立总规模5亿元的种子基金,投早、投小、投自主,起到对高校院所科技成果转化“第一撬动力”作用。
“技术成果成功转化应用,也是科研人员创新创造的动力。”合肥中科智驰科技有限公司创始人、董事长兼总经理江如海介绍,2018年,他带领技术团队积累了十余年的无人驾驶技术,却在转化时陷入困境。
关键时刻,中科院合肥技术创新工程院作为产学研平台,为其提供平台和资金,帮助中科智驰用1年多时间实现了从技术成果到量产盈利,其技术团队还获得了超过70%的股权激励。如今,这家“小而精”的科技企业正满怀信心,朝着成为国内无人驾驶领军企业的目标奋力前行。
“舍得”花重金投入,再有产学研平台的加持,合肥在科技成果就地转化上,步子迈得很大。
目前,合肥已支持成果转化项目23个;打造各类孵化转化载体,累计建设科技企业孵化器和众创空间207家,其中国家级52家;壮大技术经纪人队伍,开展全市科技系统技术经纪人培训全覆盖,着力提高服务科技创新和成果转化能力。
和“N”奔未来
仔细研究会发现,在整个科技创新体系中,科技成果从实验室走向商业应用以实现其市场价值,往往需要经历一个复杂的过程。
无论是“登门入室”的成果转化专班,还是“投早、投小、投自主”的种子基金,更多是在转化的早期阶段发力。而技术转移载体、平台则在跨越这“最后一公里”中扮演着非常关键的角色。
如何让好成果在肥就地应用?
目光转向巢湖北岸,全国首个创新主题场馆——安徽创新馆也给出了合肥探索。这里,除了全方位展示安徽创新成就,还搭建起科技信息、资源、成果等交易的“网上商城”。高校院所有科研成果、企业有技术需求,通过场馆交易平台线上发布后,管理人员线下撮合,省市投资基金同步跟进。
“开馆3年来,安徽创新馆累计举办科技成果转化活动220多场,发布科技成果近2000项,促成科技成果转化项目金额近400亿元,服务企业超8000家次。”安徽创新馆服务管理中心相关负责人说。
上述只是合肥构建科技成果转化生态圈的一个缩影。出台科技创新条例、设立市委科创委、组建科创集团,合肥在助力科技成果转化上动作频频。
同时,合肥建设全国首个城市场景创新促进中心,构建全域场景创新之城,核心任务是“双找”:为技术找场景,为场景找市场,把合肥整座城打造成一个创新场。
在一系列“组合拳”下,科技成果走出实验室,从小范围到市场大多数人,再从科技成果向经济成果转化,在合肥释放出更大能量。
数据印证成绩。近半年,合肥摸排高校院所可转化科技成果538项,转化成立企业130户;牵线搭桥,近半年举办技术和场景双需对接29场,梳理需求263项,已促成意向合作51项。
另外,在2021年,合肥平均每天增加3.4家国家高新技术企业,入库科技型中小企业4905家,同比增长90.5%,创历史新高。今年以来又入库科技型中小企业5398家,同比增长54.5%。
破茧成蝶,“从0到1再到N”,每一步都是合肥科创的持续蜕变。奔向科技成果转化的“星辰大海”里,合肥科创成果竞相涌现,点燃经济发展一波波热潮。
未来,已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