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标题:安徽自贸试验区以不到全省千分之一的面积,贡献了全省约26%的进出口额——自贸扬帆,联通全球市场
2020年9月24日,中国(安徽)自由贸易试验区正式揭牌。两年多来,这片制度创新的先行区,围绕实行高水平对外开放,充分运用国际国内两个市场、两种资源,不断开拓进取,积极主动服务和融入新发展格局。
“买卖全球”顺畅又省心
电动牙刷、音箱、洗面奶……位于芜湖综保区内的菜鸟跨境电商芜湖中心仓里,产品琳琅满目,随着“双11”的临近,这里一片繁忙,无数包裹被打包分装,发往全国各地。
芜湖中心仓负责人告诉记者,目前中心仓已覆盖国内80%的主流跨境电商平台,如拼多多国际、考拉海购、淘宝全球购、唯品会等,为商家提供了多平台发货的便利。今年前7个月,完成81.4万订单,累计交易额约1.3亿元。预计2022年全年完成150万单,累计交易额达到2.4亿元。
贸易全球化的今天,人们足不出户就能享受到来自世界各地的商品。在安徽自贸试验区里,一项项创新制度正为顺畅又省心地“买卖全球”提供源源不断的动力。
值揭牌两周年之际,中国(安徽)自由贸易试验区建设工作领导小组办公室发布了两周年制度创新十佳案例。其中在全国率先开展了“长三角海关特殊货物检查作业一体化改革”,实行试点企业货物清单管理,有效促进通关降本增效;创新“出境竹木草制品检疫监管新模式”,获得海关总署备案,实现即报即检,帮助企业大幅降本增效。
两年来,安徽自贸试验区开放高地的带动力进一步增强,跨境贸易越来越便捷高效。创新开展综合保税区“无感通关”“船边直提”“抵港直装”等试点,使跨境贸易通关时间大幅压缩;外贸新业态不断涌现,实施“跨境电商+中欧班列”“跨境电商+市场采购”等试点,易货贸易首单在合肥、芜湖两个片区成功完成试点,合肥片区、芜湖片区跨境电商规模分别增长6倍、2.2倍,蚌埠片区市场采购贸易额累计达4.6亿美元。
以法为盾,为企业“出海”保驾护航。《中国(安徽)自由贸易试验区条例》制定实施、国际商事争端预防与解决组织(秘书处)签约落地、片区自由贸易试验区人民法院揭牌成立,商事仲裁、商事调解等多元纠纷化解机制不断完善,为自贸试验区建设提供了有力法治保障。
自贸“磁场”释放强引力
在位于安徽自贸试验区蚌埠片区的浮法玻璃新技术国家重点实验室,看似不起眼的玻璃,有着无数可能,玻璃可卷曲、可折叠、可薄如一张A4纸,甚至可以用来发电。
一块块“黑科技”玻璃的背后,实际上是硅基和生物基新材料产业的不断发展。蚌埠片区有关负责人告诉记者,获批两年来,蚌埠片区着眼带动沿淮、辐射皖北,打造世界级硅基和生物基制造业中心、皖北地区科技创新和开放发展引领区,走出了一条差异化发展之路。按照纵向延伸产业价值链,横向集聚产业群两条路径,畅通“龙头企业—产业链—产业集群—产业生态”发展,大力推进硅基和生物基新材料产业规模化、链条化、集群化发展。截至今年8月底,蚌埠片区硅基和生物基新材料产业规模以上企业17家。片区硅基“三链一群”和生物基“四聚一素”产业发展体系初步形成。
打造更具国际竞争力的产业集群,才能在国际市场竞争中拔得头筹。两年多来,安徽自贸试验区产业高地的竞争力进一步提升,三大片区围绕各自重点产业,完善产业链条,比如,在新能源和智能网联汽车产业领域,已初步形成了以大众、蔚来、奇瑞为龙头,上下游企业约200家的产业集群。累计签约落地亿元以上重大产业项目660个、协议引资额4606亿元。
自贸“磁场”释放强引力,还体现在吸引外资上。位于芜湖片区的港资企业信义集团是全球玻璃产业链的重要装备制造企业之一,主要生产玻璃堆垛铺纸机器人等智能设备。“去年3月和芜湖鸠江区签订投资协议,5月开工建设,到今年4月份正式投产,用了不到10个月的时间。”安徽信义智能机械有限公司副总经理姜燕清楚地记得企业在芜湖落地生根的时间节点,她说,“芜湖实行‘拿地即开工’的施工许可告知承诺制,承诺制开工,依法取得土地后,作出有法律效力的书面承诺就可以开工建设。优良的营商环境,给我们很大的发展信心和底气。”
制度创新的持续落地,让安徽自贸试验区营商便利化程度不断提升,也让企业投资发展的信心更加充足。省商务厅厅长、省自贸办主任方旭介绍说:“揭牌建设两年来,安徽自贸试验区累计入驻企业2.5万家、实际利用外资11亿美元、实现进出口2993亿元,以不到全省千分之一的面积,贡献了全省约26%的进出口额、10%的实际利用外资、4%的新设企业。”
“海陆空”全方位联通世界
10月19日上午10时,随着一声汽笛长鸣,中欧班列“安徽皖维”定制班列从合肥北站驶出,这辆满载着可再分散性乳胶粉、聚乙烯醇等货物的列车,经二连浩特口岸出境,预计12天左右抵达欧洲地区。
长江主航道上,芜湖集装箱港口,日复一日繁忙,一艘艘满载货物的货轮从这里出发,顺江东去。即使是在疫情影响下,今年上半年,芜湖港吞吐量依旧达到63.79万件标箱,同比上升11.64%。
作为淮河流域唯一的水运对外开放二类口岸,蚌埠港国际集装箱码头承担着达江通海的重任。2019年,蚌埠港开通直达上海港的外贸航线,进一步完善港口功能布局,成为了内外贸同步发展的开放型港口,从此,自贸片区及蚌埠周边地区集装箱货物可以就近从蚌埠港下水直接走出国门。今年1月至9月,蚌埠港外贸箱同比增长389.28%、增幅列长三角港口第1位。
顺畅开放的通道是对外贸易的基础。在航空方面,合肥国际航空货运集散中心正加快建设,新增合肥至伦敦、洛杉矶、大阪、仁川等多条国际货运航线。
如今,芜湖片区围绕打造“江海联运国际物流枢纽区”这一战略定位,提出要打造高水平的内陆港口型自贸试验区,相继开通了芜湖至上海洋山联盟航线、至上海宜东内贸直达航线、至上海外高桥“点到点”外贸直达航线,实现直达航线在上海港集装箱码头全覆盖。开通芜湖至日本快运航线,覆盖日本各基本港。芜湖港集装箱班轮每月达250艘次,50余家国际知名船公司在芜湖港均有集装箱进出口业务,集装箱班轮经中转可到达世界各地。
蚌埠片区计划推进片区对外开放通道链接构建,将国家物流枢纽承载城市优势转化为经济优势和产业优势,服务皖北及淮河流域地区对外贸易发展。有关负责人表示,将拓宽链接通道,强化蚌埠(皖北)铁路无水港国际物流大通道作用,全方位、多路线为进出口企业服务;深入推动甬蚌合作,充分发挥蚌埠至宁波铁海联运“点对点”直达班列作用;提升蚌埠港国际货运能力,保障内外贸集装箱航线,推进水运口岸监管场所改扩建,提升蚌埠港要素集聚能力和服务水平。(记者 彭园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