浙江在线12月9日讯(记者 来逸晨 通讯员 唐豪)正值丰收季,浙江渔民们的网中惊喜连连。我们从温州市渔业部门了解到:今年开渔以来,瓯江入海口附近,“凤尾鱼”和“刀鱼”产量明显增多,不少渔民的月收入相比去年同期翻了好几倍。
这着实是一个好消息。当地渔民所捕获的,正是肉质细嫩、味道鲜美的名贵经济鱼类——凤鲚和刀鲚。此前常年高强度的捕捞已使这些鱼类产量逐年锐减。2022年,浙江首度实施钱塘江、瓯江、椒江、甬江、苕溪、运河、飞云江、鳌江八大水系统一禁渔。这个秋冬,洄游于近海与江河之间的名贵经济鱼类终于多了起来。
这是否意味着,我省八大水系近岸海域水生生物资源正迎来恢复向好的“春天”?近日,我们与省海洋水产养殖研究所的专家团队、在读研究生们一起,登上渔船,在近海进行了一次专业的拖网采样调查。
清点器材
瓶瓶罐罐讲究多
大清早,我们驱车从温州洞头市区来到东沙渔港,调查船已停泊在码头等候。早晨8时,团队集结完毕。我们与省海洋水产养殖研究所高级工程师刘伟成队长一起登船。船舱内,分属渔业资源、海洋生态、海洋牧场研究方向的三位中级工程师范青松、张华伟、秦松正组织学生们清点各式器材,我们也加入其中。
采泥器、流量计、量筒、透明度盘、铅锤、水质分析仪……还有酒精和甲醛。第一次见到这些专业检测仪器,我们充满了好奇,一边帮忙整理,一边拿起打量,时不时向身边的调查队员提问。
“甲醛的瓶盖要拧紧了,不要弄松,小心它挥发出来哦!”研三大学生章欣怡提醒我们。这是为浮游动植物准备的“固定剂”,取样后用上甲醛,能更好地保存它们的外观以防变形。而酒精则是为相对大型的底栖生物准备的。
边上的一个泡沫箱引起了我们的注意。研二学生李尚清动作小心,正打包一种白色的半透明固状物并放到箱子里。“等下拖网以后的渔获物,就放在这里速冻。”他打开袋子让我们迅速看了一眼:里头是干冰块,慢慢气化的它们正吸收大量热量,让这里变成了一个简易冷冻库。
另一侧,几个蓝色的塑料筐层层叠起,每一只筐里都放满了空的瓶瓶罐罐。取出一个瓶子仔细观察,我们注意到瓶壁上用记号笔写上了“OJ08”的字样。
“这是存放各种底栖生物样本的瓶子,上面写着的是采样点的编号。”秦松过来解释,“你看,OJ08,代表着本次瓯江口调查的8号采样点。”
“总共有多少个采样点?”“数数瓶子的编号,你就知道了。”他卖了个关子。我们仔细打量了一圈筐中瓶子,发现标记从OJ01至OJ11不等:“所以,我们这趟调查一共要去11个站点采样,对不对?”秦松笑着点了点头,拿出手机给我们秀出了一张采样地图,在瓯江口以东,11个采样点围绕着洞头本岛及周边的灵昆岛、大门岛、鹿西岛分布。
点位选择上有什么讲究?秦松又调出另一张海图为我们讲解:“你看,瓯江入海口分为南口和北口,我们的点位就分南北两路,按照水深梯度依次从西向东排开。”他的手指向海图上的等深线,“越往东越靠外海,水深就越深。”
在最东边的几个点位中,我们找到了本次调查的首站——位于洞头本岛和鹿西岛之间的OJ04号采样点。
“东西都点清楚了吧?行,老颜,我们出发嘞!”早晨8时30分,刘队向驾驶舱方向吆喝了一声。船老大颜厥樽启动马达,驾船向6海里之外的目的地进发。
采集样本
大风大浪视等闲
来自西太平洋的风,呼呼地吹在脸上。甲板上不宜久留。刘队带着我们来到驾驶舱背后的房间。
此时,范青松、张华伟和秦松已半躺在沙发上。经常出海调查的他们早已学会如何与大海相处——在风浪颠簸中静坐养神,就不容易晕船。学生们也都找到位置坐了下来。
第一次出海捕鱼,我有点兴奋,于是起身去驾驶舱找船老大攀谈。章欣怡见状,热心地递过来几张晕船贴,示意我贴在耳后和肚脐。“谢谢,你不贴吗?”“习惯了。”她笑说,“刚才刘队查了天气,今天风浪不算大,还没到3级,以前跟着他们出海学习时,9级风我都经历过啦,除了船老大,所有人都吐得东倒西歪!”
这样想来,在海上工作着实不容易。正在感叹时,船老大颜厥樽加入了我们的聊天。他告诉我们,近海休闲渔业最近几年快速发展,调查队租用的这条渔船就是一条休闲渔船。自己与许多休闲渔船的船老大一样,年轻时都是身经百战的远洋渔业船员和水手,现在年纪大了,便转产转业进入休闲渔业公司,留在近海改吃“旅游饭”。
“大海有可怕的一面,但也有可爱的时候。”他说,远洋也好,近海也罢,不论何时,每当渔网收起来的那一刻,都是接收大海馈赠的幸福时刻。他之所以积极支持科研调查工作,正是因为深知只有保护好大海、保护好海里的生态和生物资源,这种幸福才能长长久久。
船老大的一番话,让我们颇受感动。的确,绿水青山、碧海汪洋,皆是金山银山。生态绿色的可持续发展理念在浙江渔民的心中正不断“落地生根”。
“到了,到了,准备采样!”船行40分钟后,刘队的声音传来。我们跟着调查团成员一起,拿上设备,疾步来到船尾的甲板区,投入紧张的工作中。
这一边,秦松先后用绳子绑住两种不同类别的采水器,分别采集表层和底层的海水水样,倒入水样桶中,用仪器初步读出水温、盐度、溶解氧、透明度和PH值等指标;那一侧,范青松用机械臂架起两个不大不小的网兜缓缓沉入海水之中,不一会儿再匀速缓慢将其升起。
“看上去,好像什么都没有啊?”我们凑到网兜前上下打探。“这个是捕捞浮游生物的网兜,当然看不到,我们会把它们冲洗到瓶子里,拿回实验室用显微镜查看鉴定。”范青松解释。
“一,二,三,用力,起!”甲板最末端传来张华伟的声音,我们闻声前去。原来,他已组织两名船员,将盛满海底泥土的钢制采泥器拉了上来,打开的一瞬间,泥巴倾斜而下,一只小虾蛄赫然躺在其上。章欣怡迅速打开已放好酒精的样本瓶,将其装入“固定”。紧接着,他们用套筛过滤出泥里的各类活物,一一用镊子夹入瓶中。
天空正下着淅沥沥的小雨,调查船上的我们套着雨披在风雨中忙碌不停,全然忘记了寒冷。终于到了此行最为期待的环节——拖网捕捞,评估近海渔业资源。与船员们一道将网囊奋力抛向大海时,我忍不住暗自许愿:希望真能遇到备受渔民喜爱的凤鲚与刀鲚。
拖网捕捞
意外收获大黄鱼
轰轰马达声中,调查船再度开动。
绞车滚动,绑有浮子的网绳在眼前逐渐拉长。我们在刘队长的描述下,想象着水面之下的场景:一张底拖网在船后缓缓张开,所经之处,将各类鱼虾蟹统统收入其中。
匀速拖网半小时后,调查队示意船员们反方向转动绞车,开始起网。渔获终于要登场了。
我们瞪大眼睛,望着不断露出水面的网身:几条圆头长身、体色泛黄的棘头梅童鱼半挂着,不远处还困着一只硕大的梭子蟹,还有各种海虾。
好戏还在后头。绞车滚速逐渐加快,我们也加入了船尾拉网的队伍。众人瞩目之下,积聚渔获物的网囊终于浮现水面,大伙儿用力将它拖上甲板。只见海底淤泥将大大小小的鱼虾蟹围成了一团。一股脑儿倒入筐中,调查队员们随即拉来水管冲洗。
各式渔获逐渐露出了真面目:一只圆头圆脑的曼氏无针乌贼,手一碰就喷出一大片墨汁;数十条棘头梅童鱼中,混着三条泛着银光、体态细长的鱼儿,这就是刀鲚和凤鲚。冬季,完成繁殖的它们从江河洄游至近海深处越冬。
忽然,轻微的咕咕声在鱼群中响起,一抹独特的亮黄在海水的冲刷下显露出来,“是大黄鱼!”调查队员惊呼声中,我抓起这条漂亮的鱼儿细瞧,手指瞬间感受到阵阵震动,咕咕声再度传来。会叫的它成了此行的意外收获。
刘队将它的胸鳍折向头部,长度能够到嘴;张开鱼嘴,露出一条红色的唇线。经验丰富的他做出判断:“这不是从养殖户的网箱里逃出的,这是一条野生大黄鱼!”
回到研究所的实验基地,张华伟带着我们将冰冻的渔获物一一分类、计数、称重、记录:大鮸鱼3条,896.06克;棘头梅童鱼55条,794.59克;口虾蛄28只,557.49克,三疣梭子蟹39只,961.05克……
“从这次拖网结果初步判断,近海渔业资源结构在往好的方向变化,高经济价值的鱼类有所增多,与以往调查中普遍的小型化、低值化不同,这次渔获物的质和量,都有了明显的改善。”一旁的刘队总结道。
一段时间过去,好消息传来——经过11个点的采样和分析,本次调查结果出炉:共发现游泳动物42种,较去年增加6种;其中,刀鲚、棘头梅童鱼、大黄鱼、鮸等关键指示性物种和重要经济物种的资源量较去年均有增加;总体来看,瓯江口渔业资源生物量呈上升趋势,近海生物群落多样性指数明显增高。
省农业农村厅渔业发展处有关负责人表示,八大水系中,温州拥有瓯江、飞云江、鳌江三个入海河口。浙江统一实施八大水系禁渔期制度,海陆联动开展禁渔休渔,组织开展土著物种放流等一系列河口渔业资源养护及生物多样性保护工作,取得了可喜成效。
“省里已把首个河口渔业资源养护暨生物多样性保护综合改革试点放在温州,我们会继续努力,给沿海各地做好表率。”温州市农业农村局副局长徐雄透露,此次调查结果将被录入正在建设的八大水系及近岸海域水生生物本底资源数据库,成为浙江绘制近岸海域重要水生生物栖息地分布区图、制定珍稀濒危水生物种名录、构建八大水系及近岸海域禁渔效果和生态系统水生生物完整性指数评价体系的有力参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