聚焦长三角

首页>新闻频道>聚焦长三角

江苏徐州贾汪:非遗产业化带动百姓致富

  “我们旗下的奥卡姆等品牌山楂制品,在华润苏果、罗森、7-ELEVEn等全国3万家门店都有销售。”“金维素火腿主要销往周边地区的商超农贸市场,已覆盖了整个淮海经济区。”“马庄村香包产业化以来,年均产值达800万元。”6月10日,在贾汪吾悦广场举行的2023年“文化和自然遗产日”江苏省徐州市非物质文化遗产宣传展演启动仪式上,相关负责人说出的一组组数据成为贾汪非遗产业化发展之路的最好注脚。

  据了解,近年来,贾汪区积极推动非遗产业化,这些传承百年乃至千年的非遗项目,走上了产业化发展之路,让非遗文化“活”起来,带动一方百姓富起来。

王秀英和孙女在深圳文博会上 图片由受访者提供

  “破圈”,浓浓乡愁化成产业兴旺

  “卷起煎饼想起娘。”今年初,在贾汪区汴塘镇煎饼基地采风行活动中,徐州作家王夫敏发出这样的感慨。在其同名散文中曾这样描述“我上初中时,要住校,那时候,煎饼就发挥了重要作用。由于一周才能回来一次,母亲在我上学前,就用几个大罐头空瓶子,分别装上自己做的咸菜,盐豆和萝卜干等” 。

工作人员忙着叠煎饼 图片由受访者提供

  时光荏苒,30多年过去。6月11日,在贾汪区汴塘镇孟省村汴塘煎饼坊,工作人员正忙着备战“618”大促,在精美的包装盒中,除了手工煎饼,还有咸菜,盐豆和萝卜干等小菜。从儿时的食品到现在的商品,汴塘煎饼的念想伴着王夫敏走出半生,如今归来,变得是包装,不变得是乡愁。

  “纯手工摊制是我们坚守的‘乡愁’记忆,也是汴塘煎饼差异化运营和产业安身立命之本。”汴塘煎饼坊负责人袁祥祥介绍,汴塘煎饼历史悠久,大多是石磨手工煎饼。2021年成立徐州市农哈哈农业发展有限公司,对汴塘煎饼进行公司化运作,去年8月底,贾汪汴塘煎饼制作技艺成功入选市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从家庭作坊、标准化车间生产到利用“短视频+电商”进行销售,汴塘煎饼产业化发展劲头十足。

工作人员在直播间介绍汴塘煎饼 杨波 摄

  “我们不会因为需求量变大,就降低品质要求。”孟省村党支部书记周亮介绍,通过坚持走品牌化、标准化、市场化的运营之路,去年,村集体经济增收了10万元,煎饼坊摊煎饼的村民每个月能增收3000多元。

  “非遗+”,推动品牌迸发新活力

  “如何让非遗传下去、走更远?我们不断尝试非遗产业化,将非遗的文化属性与产业发展高度融合。”贾汪区文体广电和旅游局文化科科长徐文婷介绍,作为国家全域旅游示范区,贾汪区深入实施“非遗+农业”“非遗+旅游”农文旅融合发展战略,非遗传承、品牌挖掘、产业培育取得较好成效。金维食品有限公司的“时时乐”素火腿就是品牌挖掘又一代表案例。

  素火腿作为贾汪地道的美食,是很多徐州人儿时的记忆。“外面的人叫素火腿,我们都叫五香豆腐卷,记得过去农忙时,这是晚上父亲必不可少一道下酒菜。”在当天的活动中,“时时乐”素火腿免费品尝引来了贾汪游子李想的感慨。贾汪素火腿加工技艺是市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性传承项目,王爱侠作为传承人,其公司生产的“时时乐”素火腿多次获得“徐州名牌产品”“江苏省著名商标”等称号。“现在企业的销售市场已覆盖了整个淮海经济区,仅在徐州城区就设近200家经销商。”公司总经理胡增海介绍,公司先后投入大量资金进行了技术改造,特别是真空杀菌技术的突破,为发展定量包装素火腿夯实了基础。“如今贾汪素火腿已经发展出十几个品种,直接带动90多人就业。”胡增海表示。 产业兴旺是乡村振兴的第一要务,在抓住产业兴旺这个“牛鼻子”,推动村强民富提速发展过程中,非遗产业成为新动力。

  6月7日上午,在第十九届中国(深圳)国际文化产业博览交易会上,84岁老人王秀英成为各地媒体关注的热点,作为国家级非遗代表性项目徐州香包省级传承人的她,如今已是满头白发。在王秀英身旁,孙女孙歌尧作为第五代传承人,以年轻化的思维模式,赋予香包产业更广阔的视野,让传统技艺焕发新彩。“奶奶因制作中药香包带动本村300余名妇女实现创业、再就业,人均年收入达6万元。”孙歌尧说,马庄村香包产业化以来,不断创新技艺、提质升级,线上线下推动香包产业“出圈”,“小香包”名副其实地蜕变为“金荷包”。

  据了解,今年5月,马庄香包销售额达到80万元,其中新品销售额26万元,占比30%以上。马庄香包在产业化发展过程中坚持市场深度调研,强化与艺术院校合作,不断推陈出新,走出了一条“非遗+文创”的新商业模式。

  “再造”,科技赋能可持续发展

  贾汪非遗的产业化发展之路,在助力乡村产业兴旺的同时,还赋予了相关企业国际化视野。

  今年5月,被誉为全球食饮创新风向标的第十九届SIAL创新大赛公布最终结果,位于贾汪区大吴街道的徐州奥卡姆食品有限公司旗下的一款山楂制品登上前十榜单。

徐州山楂糕制作技艺区级传承人王峰和博士团队联合研发 图片由受访者提供供

  “我们公司设计研发的山楂条、山楂糕等全线产品在全国200多个城市均有销售。”奥卡姆食品有限公司运营人员李萌生介绍,王峰是大吴街道徐州山楂糕制作技艺区级传承人,2019年他依托徐州山楂糕制作技艺非遗项目创建奥卡姆食品有限公司,创新“农户+合作社+公司”模式,带动村民致富。在此过程中,如何用现代化工艺提高生产效率而又不失传统风味,成为企业跨越式发展过程中的必答题。“作为2021年度省政策引导类计划(苏北科技专项)立项项目,我们联合在徐高校,开展山楂精深加工关键技术及高附加值产品开发的课题,并获批多项专利。”王峰表示,在现代化食品工业发展技术的加持下,目前公司年营收超过2000万元,带动就业40余人,提供灵活就业岗位200余个。不仅如此,通过为农户提供产前、产中、产后的全程跟踪服务,还带动周边1200余户农民发展优质山楂生产,户均增收2000余元。

发放省级非遗代表性传承人传习补助经费 杨波 摄

  以马庄香包、汴塘煎饼为代表的非遗产品产业化步伐持续加快,为强村富民提供了有力支撑。“下一步,我们将以举办此次展演活动为契机,更大力度发挥非遗等文化资源在持续深化农文旅融合发展、助推乡村振兴、促进共同富裕过程中的重要作用,更高质量推动贾汪优秀传统文化创造性转化、创新性发展。”贾汪区副区长沙波表示。(杨波 张雷)

声明:本媒体部分图片、文章来源于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权,请联系删除:025-84707368,广告合作:025-84708755。
434
收藏
分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