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帮助新市民、青年人等群体缓解阶段性住房困难,我省出台了哪些政策,落实情况怎么样?”“咱们江苏在提高基层医疗卫生机构服务能力、方便百姓在家门口看病就医方面主要有哪些举措?”……7月26日,江苏省政府举行“强化基层治理和民生保障”专场新闻发布会,江苏省发改委、省民政厅、省人社厅、省卫健委、省住建厅、省相关负责人出席并就群众关心的就业、医疗、社保、住房等问题逐一给予解答。
近年来,江苏省聚焦群众“急难愁盼”问题,突出补短板强弱项,把受益面广、关注度高的基本公共服务纳入年度民生实事,坚持从人民群众最关心最直接最现实的利益问题入手,从每年“十件民生实事”,到“十项民生实事”,2022年细化拓展为“12类50件民生实事”,2023年,将年度省政府民生实事进一步拓展到13类55件,持续扩大优质服务供给,不断把民生红利落到实处。
今年上半年55件民生实事项目实现“进度过半、任务过半”,在幼有所育、学有所教、劳有所得、病有所医、老有所养、住有所居、弱有所扶等方面取得了新的进展成效。“十四五”时期,推进落实13个领域90个服务项目的省级基本公共服务实施标准,并按年度开展基本公共服务体系建设监测统计。
富民增收是实现共同富裕的重要基础。2022年,江苏省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49862元,位居全国第四位;农村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同比增长6.3%,高于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2.1个百分点,城乡居民收入比缩小到2.11:1、居全国前列。全省254家省级双创示范基地,吸纳3万多家中小微企业入驻,解决就业近80万人,14个县(市、区)入选国家“结合新型城镇化开展支持农民工等人员返乡创业试点地区”。开展农村产业融合发展示范园创建工作,全省16个国家农村产业融合发展示范园以农业为基本依托,探索推进一二三产业深入融合,增强新型经营主体活力,持续完善利益联结机制带动农民就业。
省民政厅交出了一份温暖厚实的“民政答卷”,内容包括:加强顶层设计,打造服务平台。实现全省2.13万个城乡社区实现社区综合服务设施全覆盖。建立健全社区、社会组织、社会工作者、社区志愿者、社会慈善资源“五社联动”机制,进一步整合资源、激发活力、创新服务。截至6月底,全省共保障低收入人口97.7万人,城乡低保平均保障标准为每人每月823元。建成联通12家省级部门和43家金融机构的省级社会救助家庭经济状况核对平台,显著提升了救助精准度。系统构建供给高质量、普惠高水平、享老高品质的“苏适养老”服务体系,连续11年举办江苏国际养老服务博览会,共有4.05万家与养老相关的企业,总量全国最多。着力构建适度普惠型儿童福利服务体系,在全国率先建立省、市、县、乡四级未成年人保护协调机制,率先实施孤儿保障制度和养育补助标准自然增长机制,率先建立困境儿童分类保障制度和“三步排查、四色管理、N重关爱”的主动发现机制。
坚持就业是最基本的民生工作定位,江苏省深入实施就业优先战略,全面强化稳就业政策措施,联动开展“创响江苏”就业公共服务系列活动,创新打造“就在江苏”智慧就业云平台、“家门口”就业服务站等线上线下就业公共服务品牌。以实际工作成效助力江苏省在高质量发展中继续走在前列。一方面,深入实施就业优先战略,综合施策稳存量、扩增量、提质量,聚焦聚力推动实现高质量充分就业。另一方面,织密扎牢社会保障网,健全覆盖全民、统筹城乡、公平统一、安全规范、可持续的多层次社会保障体系。
为让群众就近获得公平可及、系统连续的医疗卫生服务,方便百姓家门口看病就医,江苏省合理规划基层医疗卫生机构设置布局,推动医疗卫生工作重心下移、医疗卫生资源下沉,提高基层医疗卫生机构服务能力。目前全省建有乡镇卫生院945家、村卫生室14750家,城市社区卫生服务中心581家、社区卫生服务站2073家,基本实现城乡居民在15分钟内就能到达最近的基层医疗卫生机构,群众在家门口就能得到便捷的医疗卫生服务。2022年底,全省建成1100个基层特色科室,乡镇卫生院和社区卫生服务中心建有特色科室的比例达到53%。在全省农村地区组织开展“千医巡诊万村行”,进一步完善“15分钟健康服务圈”,提高农村居民获得基本医疗卫生服务的可及性、便捷性。(忽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