聚焦长三角

首页>新闻频道>聚焦长三角

江苏丰县王成力:身残志坚 用技术造福农民

  提起江苏丰县首羡镇王大庄村的“发明大王”王成力,丰县几乎无人不知、无人不晓。王成力的“红”,缘于他的励志经历。这位自幼身体残疾(脊柱侧弯)的80后,这几年研发出了20多种农业机具,申请国家专利40项,已经授权的有32项。

  身残志坚,用自己的努力改变人生

  2004年,在丰县人社局的帮助下,进入常州市常发集团工作。有了工作,他格外珍惜,在厂里加倍工作,肯吃苦爱钻研,独自在外打拼十年,头脑灵活的王成力从一个普通的员工成长为厂里的技术骨干。

  为了给父母减轻一些负担,2014年,王成力带着技术和积蓄回到家乡自主创业,他在自家的小院里,搭起了一间几平米的大棚当做工作室,从外地引进了车床设备和各种机械零部件和绝缘体履带。自那以后,王成力不分昼夜地钻进工作室,为了完成一个模型材料的切割,他经常吃住在车床前,遇到不懂的难题,他就到村里的农家书屋查找资料,有时也到村口的自行车维修摊前“取经”,一回家就对着满地叮叮当当的“铁疙瘩”摆弄个不停。

  王成力对农机情有独钟,希望能发明改造出制作成本低、实用性广的农机,让农事生产变得更轻松。为此,他经常钻研各类农机的功能,摸索农机发明改装方法,并将自己一项一项发明变成了惠及群众的农机,深受全国各地用户的喜爱,并根据客户要求定制农机。他最终用实力让周围人收起了质疑,纷纷投来了敬佩的目光,称他为“农民爱迪生”。2021年,在镇政府支持下,王成力创办江苏商舟智能装备研究院有限公司,研发制造各种成本低、实用性广的农机,公司年创收可达到400多万元。

  刻苦钻研,用知识改善生产条件

  在王成力的农机研发车间,各处摆放着山药种植机、大蒜收获机、胡萝卜种植机等大大小小的农机,办公桌上一沓沓设计图纸以及工具架里各式各样的工具,是他这些年农机研发生涯的证明。“每当看到有农民使用我发明的机械耕种,就有一种强烈的成就感,这大概是我持续研发的动力所在。”王成力发的这些“土机器”,虽然不及市面上的农机具精美耐看,但制作成本低、实用性广,让农业生产的一些环节变得更轻松、更智慧,受到了农户的青睐。

  首羡镇盛产大蒜,为了给乡亲们减轻挖蒜压力,他便萌生出研制大蒜收获机器的想法,于是他便把自己家当做“实验室”,画图纸、买配件、改装机器,全部亲自动手,根据实际需要,将一块块废弃零部件锯开、打磨、焊接,精心地拼凑出各种农机零件。有时深夜来了制作灵感,他也会掀起被子钻到工作间,就这样,经过一段时间的刻苦钻研,终于研发出大蒜收获机,为了使发明的机械更加实用,王成力根据使用情况逐年进行改进升级,让农民收蒜时更加省力高效。

  王成力的每一项发明、每一项创造都与农民朋友的生产、生活实际息息相关。他说:“我是一个农民,我来自于农民,也要服务于农民,了解农民的疾苦,深知农民最需要什么,总想用点办法,改善一下农民的生产生活条件。”正是简单而淳朴的话语,却道出王成力最真实的情感。

  回报社会,用善良带动弱势群体就业

  近年来,成了“名人”的王成力与江苏省农科院、南京农业大学及种植大户长期合作,共同推动农业机械化发展,带动周围80余人创业。王成力自己公司的工作人员就有62人,其中25人是就业困难户和残疾人。

  “上帝给你关了一扇门,你就得自己打开一扇窗。未来我将继续用这股不服输的劲,坚守在农业机具研发生产的道路上,为农业、农村、农民的发展多作贡献。”王成力对未来信心满满。

声明:本媒体部分图片、文章来源于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权,请联系删除:025-84707368,广告合作:025-84708755。
293
收藏
分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