聚焦长三角

首页>新闻频道>聚焦长三角

上海:“美好社区 先锋行动”探索超大城市基层治理新路

  一半本地动迁户,一半外来企业职工,同住一个小区,流动性大,需求多元,怎么办?

  一小区同时存在7个业委会、4个物业公司,居民感觉“越住越差”,咋解决?

  一扇门,连通两个小区长达30年,因疫情上锁,通行不便,如今,这把锁如何打开?

  上海,超大城市的基层治理千头万绪。以问题为导向,上海市委党建办抓住“社区”这个城乡基层治理的重心,从去年开始全面推进“美好社区 先锋行动”项目,探索中国式现代化超大城市基层治理新路,推动形成一批可复制、可推广的新经验。

  今年,新一季行动启动,175个社区项目覆盖了上海全市16个区各种类型基层社区的治理难点痛点。记者走进多个社区,聆听城市最小治理单元如何找准“真问题”,赋能“真行动”,以“小切口”推动治理“大文章”。

  创新机制,“第二书记”参与社区治理

  位于上海市崇明区长兴镇的长兴家园社区,是长兴镇最大的动迁安置小区,央企职工集聚。社区居住人数5500多人,江南造船、中远海运、振华重工、沪东中华四大驻岛央企职工及家属就有3000多人,“没有归属感”“不愿配合居委工作”等问题一直存在。

  去年上半年,社区面临严峻疫情防控压力的紧要关头,四大央企党员骨干站了出来,助力社区渡过难关,还留下了“第二书记”这一服务群众的“连心桥”身份。

  此后,为更好开展社区工作,社区以“第二书记”为基础构建了三级网格管理制度,给每个“第二书记”配备5名核心班子成员,其下又设若干名网格长。

  深度融入社区工作,打通为居民服务的“最后一米”,“第二书记”带领的网格团队给社区居民解决“急难愁盼”问题,让大家“工作得开心,生活得舒心”。

  今年的“美好社区 先锋行动”项目主体从居民区拓展至街区、居村、跨区域等多个层面,175个项目中,聚焦“痛点难点”方面的就有49项。社区治理从重点群体服务管理、补齐“两旧一村”治理短板、加强新型居住社区街区治理等方面入手,建立央企“第二书记”参与社区治理、破解类住宅治理难题等新机制。

  上海的中心城区有不少老旧小区,聚焦“物业治理”也是“美好社区 先锋行动”项目的重点之一,在175个项目中共有40项。

  建于上世纪90年代的西凌新邨,位于中心城区黄浦区半淞园路街道辖区,是一个大型危房改造项目,居住着3000多户居民。

  “小区刚建成时,我们这里还是挺风光的。”业委会主任陆煜君在这里居住了数十年,对情况可谓是了如指掌。

  但时间一长,问题就出来了:小区里存在着7个业委会、4个物业公司,多头管理导致机动车乱停放,小区出入管理不严,楼道堆物没有应对措施等。

  于是,街道启动“联小建大”工作——将小的、分散的物业管理区域调整成为大的、统一的物业管理区域。随后,街道又通过党建引领、政府搭台,居委会、业委会、物业公司“三驾马车”借助“联小建大”,将其中6家业委会合并为1家,这才彻底解决了多头管理的问题,为小区居民生活质量的提升打下了基础。

  跨界融入,构建更加紧密的基层治理“共同体”

  “让教育走出去,把社区融进来。”教育资源也在不断地融入社区治理之中。

  目前,由上海市委党建办集结175个街镇骨干力量、居村“两委”工作人员,组成“行动团队”;汇集复旦大学、上海交通大学、同济大学、华东师范大学等10家高校智库,涵盖42个学院、65个专业、541名教师、830名学生以及一批党建智库理论专家、优秀书记实践专家,组成“赋能团队”,一对一匹配赋能、把脉支招。

  “闭环‘最后一公里’并不容易,要结合不同地区的实际情况,让宏观理论机制化,需要有针对性的做法,在方式方法上也需要很多支持。”上海大学社会学院院长黄晓春表示,高校专业的教学研究、媒体广泛的资源链接、基层治理的数字化转型以及人才队伍的培养建设,都是非常重要的。

  采访中,黄晓春列举了一个自己实际参与的案例。位于长宁区虹桥街道安顺路上的爱建小区与虹桥小区毗邻而设,中间有一道边门,连通两个小区长达30年,爱建居民穿过这道门,可直达地铁10号线和附近菜场。

  3年前,因疫情防控需要,这道门上了锁,居民无法再从这里借道出行。原来爱建居民买菜、乘地铁可以节省10多分钟,现在要绕一大圈,因此居民强烈要求开门。可是,虹桥这边的居民不太情愿。于是,一扇小小的边门成了居民的心头之患。

  “我们高校团队和两个居民区党总支的同志用了整整3个月时间来研究。”黄晓春说,具体到议题怎么设置,怎么开会协商,如何让居民理解资源共享的好处等等,整个过程都有两个小区的居民充分参与。最终,门拆了,问题解决了。开门之后的公共区域还打造成了社区共享空间。“整个过程也是推动小共同体变成大共同体的过程。”

  “在这个过程中,对基层干部队伍的锻炼也非常重要。”黄晓春说,这几年,基层浮现出不少新时代的年轻优秀干部,在与高校团队的对接中,融合专业的力量、专业的理念和一线的丰富经验,起到非常好的效果。

  资源聚合,解决基层一线实际问题

  “小馄饨、油条、煎蛋……”早上8:00,当记者来到位于徐汇滨江党群服务中心的市民食堂时,3元的豆花已售罄,一顿早饭记者共消费12.5元。

  试运营短短1个多月时间,每天排起长队,这家食堂何以受到市民如此青睐?

  答案在此:把最好的资源留给人民。徐汇滨江党群服务中心,这座临江而建的白色建筑,既有党课、沙龙、论坛、阅读等开放式空间,也有充满“烟火气”的市民食堂。

  “这儿毋庸置疑是近年来我周末或假期自习最爱的地方。有空调、桌子、图书、咖啡馆、厕所、饮水机,翻新后甚至连午饭问题都解决了,每次我来这儿一呆就是一天……除此以外,我个人很喜欢这儿的建筑风格,很现代,很‘上海’。”钟同学在服务中心的“滨江心声”上留言。

  不止是徐汇滨江市民食堂,还有徐汇“66梧桐院”、虹口共享会客厅“楼下坐坐”、杨浦滨江“人人屋”……它们广受市民喜爱,也是党群阵地融合式服务供给的一个个注脚。 在上海,这种打造公共空间、把最好资源留给人民的党群服务阵地就有1.2万余个。

  在中国浦东干部学院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研究院副院长于洪生教授看来,“美好社区 先锋行动”就是要让全市上下调动起来,把理念转化为鲜活的实践行动。

  “在社会治理工作中,各个街镇的创新积极性都很高,有各种各样的项目,也都在想方设法做实事,解难题。”于洪生教授参与上海基层社区调研多年,“不过,单个街镇的面积有限,资源也有限,很难铺开。针对类似的问题,是不是可以探索一种合作联络机制,比如上升到区级、市级层面,把资源聚合起来,在更高层面上铺开,形成更多可复制推广的案例。”

  如今,正在上海持续推进的“美好社区 先锋行动”,不断凝聚各方共识、汇集经验智慧,为基层赋权、减负、增能,推动一批公众有“感受度”的社区治理问题的解决,在扎实的行动过程中践行人民城市理念,让更多市民群众关注基层,共建家园和城市。(人民网-上海频道)

声明:本媒体部分图片、文章来源于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权,请联系删除:025-84707368,广告合作:025-84708755。
331
收藏
分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