聚焦长三角

首页>新闻频道>聚焦长三角

浙江公布第三批51个共同富裕最佳实践名单

  浙江在线11月4日讯(记者 金梁)3日,浙江召开全省共同富裕试点推进暨最佳实践推介会,公布共同富裕第二批试点中期评估结果和第三批51个最佳实践名单。

  打造最佳实践,其目的是通过基层创新,为共同富裕探索更多可示范推广的经验成果,最终让盆景变为风景。51个最佳实践,为什么行?探了什么路?这场推介会给出了答案。

  聚焦热点、破解难点、发力重点,是这批最佳实践的典型特点。

  就业问题,是大家关心的重点。台州市通过“线上+线下”的方式建成运行零工市场23家、发布岗位5万多个,有效破解求职、招工“信息差”;金华市婺城区打造“零工市场+”服务体系,通过抖音直播带岗、增技培训服务等方式,累计帮助零工达成就业意向1.1万余人次。

  一老一小,是公共服务中的短板弱项。温州市瓯海区创新构建“365”体系,建成托育养老一体点30个,“15分钟托育养老服务圈”全覆盖;杭州市探索“双龄共养”老幼共融新样板,通过养老托育设施的集成建设、服务共享,推动社区养老托幼与社区建设的互促式发展。

  “从这些最佳实践,我看到了‘温度’两字,着眼于缩小城乡、地区、收入三大差距,促进资源向薄弱人群和薄弱地区倾斜,持续增强人民群众的获得感、幸福感和安全感。”省社科院智库建设和舆情研究中心副主任姜佳将说。

  政府与市场共振,地区与地区联动,最佳实践展现出极强的“穿透力”。

  市场之手,让资源得以有效配置。温州乐清市创新“村企共建”机制,推动193个村与217家企业(商会)结对共建,村集体年增收达6769万元,城乡收入比收窄至1.68;湖州市安吉县创新探索生态产品价值实现机制,通过GEP核算和市场评估量化,推动资源变资产,带动投资140余亿元。

  地域合作,让城乡协调释放叠加效应。杭州市淳安县下姜村联合周边24个村成立“大下姜”乡村振兴联合体,实现从“一村之变”到“一域之变”再到“全域之变”;宁波市鄞州区协同联动“三大飞地”,累计帮助衢州引进10亿元项目12个、20亿元以上项目9个,带动衢州162个村集体平均增收18万元。

  共同富裕不是一家之事,需要调动全社会力量。省发展规划研究院原副院长徐伟金认为,政府的引导和推动在最佳实践形成和发展过程中发挥了积极作用,体现了政府与市场在共同富裕示范区建设中的协同作用。

  记者了解到,为加快形成更多可复制可推广的经验,我省厘清了从试点到最佳实践的逻辑关系,并将此明确为成果转化的实现路径。省委社建委相关负责人表示,这是一项开创性工作,打造链条逐步明晰,总结提炼机制逐渐完善,最终将形成普适性更强、更容易推广的体制机制。

声明:本媒体部分图片、文章来源于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权,请联系删除:025-84707368,广告合作:025-84708755。
280
收藏
分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