聚焦长三角

首页>新闻频道>聚焦长三角

江苏徐州:将汉文化基因融入城市建设肌理

  看绵绵文脉,品悠悠汉风,作为国家历史文化名城、两汉文化的发祥地和集萃地,徐州有着深厚的文化底蕴。汉文化、汉元素,已深深融了徐州的城市气质与市民生活。2023年11月11日至12日,一场名为“寻找徐州城市细节里的汉元素”的主题采风活动在徐州举办,来自国内报业、广电、新媒体领域的数十名媒体记者们齐聚徐州,循着历史脚印,看徐州丰富深厚的两汉文化;沿着城市肌理,探融入城市细节的汉元素。

  底蕴深厚

  看城市文脉中的汉文化遗存

  6000年的文明史为徐州留下了大量文化遗产和名胜古迹;发源于徐州的两汉文化,更塑造了江苏“吴韵汉风”的鲜明文化特质,刘邦立汉后,先后有20余位刘姓诸侯王分封于徐州,留下了丰厚的文化遗产。可以说,徐州汉文化的典型性和完整性,在全国无与伦比。

  在徐州的近3000座汉代墓葬中,以汉楚王墓群最为引人注目。整座陵墓完全由人工在山体内凿建而成,盥洗间、更衣室、水井、柴房等生活空间样样俱全。考古人员从这些布局完整、埋藏丰富的陵园建筑遗址中出土了大量精美的汉代文物,展示了汉代徐州经济发达的盛况,堪称中国墓葬建筑史上的伟大壮举。迄今,徐州已先后投入数亿元建汉代遗址博物馆、专题博物馆,奠定了徐州汉文化城市品牌的基础。

  很多人不知道,除了西安,徐州也有兵马俑。走进徐州兵马俑博物馆展厅,由东西向排列的四条步兵俑坑道呈平行分布。透过玻璃,可以看到汉兵马俑整齐排列的兵阵。相比于秦始皇兵马俑,汉兵马俑个头小得多,但表情却千姿百态,各不相同。

  据悉,作为两汉文化的集萃地,徐州留存544处汉文化遗址遗迹、12137件汉代可移动文物,汉墓、汉画像石、汉兵马俑“汉代三绝”名扬海外。并创造了许多 “全国第一”。

  比如,徐州地区的大型崖洞墓是我国汉代诸侯王陵中保存最完整的系列,产生的时间也是最早;徐州地区的汉代玉器全国数量最多、种类最全,工艺代表汉代最高水平,徐州出土汉代玺印封泥5000余枚,全国最多;徐州存有汉画像石总数约2800余块,是目前国内收藏汉画像石最多的城市……

  复兴与传承汉文化,徐州处于中心地位。立足自身资源禀赋,徐州深入实施地域文明探源工程,重点推进徐州汉楚王墓群等遗存的调查勘探和考古发掘,依托系列智库平台,深入挖掘两汉文化蕴含的哲学思想、人文精神和道德规范,推出具有历史价值、时代意义的考古成果与研究成果,让悠久的两汉文化绽放出璀璨光辉。

  融入城市

  探城市肌理中的汉元素基因

  “城市建设不应只是简单的钢筋水泥堆砌,而应是深厚历史文化的释放。”坐拥超过5000年的文明史和2600年的建城史,除了磅礴丰富的汉文化历史遗存,汉风汉韵也早已融入这座城市的气质与细节之中,为徐州建设特有文化之城奠定了坚实基础。如今,在人们心中,徐州既有鲜明的两汉文化ip,也有更多具体而生动的城市细节。

  以云龙图书馆为例,作为国内首座以汉文化为主题的图书馆,该馆24小时对外开放;馆内随处可见汉文化标识及元素,让人恍如置身汉朝书室。据介绍,该图书馆的“汉文化专区”借鉴了汉代住宅建筑,同时参考汉代人们的生活习惯,读者可以席地而坐,打造了独有的汉文化交流活动空间。该馆定期开展两汉文化主题活动,受到了读者的欢迎。

  又如徐州复兴南路的汉桥,也是徐州颇具汉文化底蕴的一座桥,它展示了中国传统桥梁建筑的风采。 由北向南望汉桥, 桥头堡为子母汉阙式大门,主桥望柱汉白玉护栏板皆由仿汉画像石制成。1999年12月20日汉桥建成通车,成为了沟通老城区和新城区的枢纽,撑起了城市发展的理想。

  作为本地市民和外地游客出行的交通工具,徐州高铁站、地铁站亦彰显着浓浓的汉元素。在徐州地铁1号线黄山垅站,文化墙以刘邦像和《大风歌》为壁画视觉中心,运用汉画像石的绘制手法创作四幅不同的历史画面:文景之治、尊崇儒学、学术繁荣、太学兴起,以展现汉文化对经济、学术、教育、思想的极大促进;在高铁徐州东站,汉画像石中经常出现的“十字穿环”装饰纹路,也被大量使用在内墙瓷砖上。高铁站区徐州东广场凤凰山北侧陡崖上的巨型“车马出行图”则是两汉文化最具代表性的画面,总面积达17600平方米。

  两千年前,汉高祖刘邦在故乡徐州高唱的《大风歌》传唱至今。两千年后,徐州方特乐园创新重现的《大风歌》将刘邦归乡的故事用声光电科技惊艳展现给世人。据悉,该表演运用幻影成像、虚实结合等高科技技术手段,等比例视觉呈现汉代村落、宫阙、乐器、戈戟等场景,呈现了一场沉浸式场景新体验,充分展现了徐州文旅产业“文化和科技交融、传承和创新并举”的新面貌。

  承古拓今

  让两汉古文化成为文旅创新源

  有文化传承的城市,才具有蓬勃的生命力。近年来,徐州市以建设世界级汉文化传承和旅游目的地为目标,编制《徐州汉文化传承发展专项规划》,拟定《弘扬汉文化三年行动计划》,在城市文脉传承中体现汉文化风范;实景剧《大风歌》、音舞诗剧《汉风华章》、现代音乐史诗《汉乐华章》等优秀作品不断涌现,使汉文化成为徐州文化品牌的鲜明底色。

  为“加强城市文脉保护,彰显特色文化风貌”,徐州不断推动汉文化创造性转化、创新性发展:汉文化旅游节、汉文化论坛等重大文旅活动不断激发城市生机和活力; VR、AR、全息投影等现代信息技术应用,打造了沉浸式、互动性、体验型汉文化文旅融合新场景新空间;汉文化交流不断加深,汉舞、汉乐、汉礼、汉服等一批汉文化元素成为看得见、穿得出、吃得着、带得走的徐州文化符号。

  徐州的汉文化不光来自于丰富的历史遗存,也来自于徐州自身汉文化的充足性。诚然,深谙“文化是城市灵魂”,徐州立志要把文化元素渗透到城市的每个细节中去。在城市规划、设计、建设中,徐州将汉文化丰富的元素释放、融入其中,让城市有了与众不同的文化魅力。近年来,徐州更着力加大汉文化人文环境培育,逐步加重鲜明的文化风貌与城市形象的塑造,同时着力推进以文“化”城,把历史文化元素融入群众生活,持续提升汉文化古都的传播力、辐射力和影响力。

  如今,徐州的汉文化正从历史中走出来、从书本中走出来、从博物馆里走出来。承古拓今的步子从未停歇,未来,时代气息和千年古都的文化底蕴,将在徐州城市公共文化服务、文创产业发展和城乡建设等方方面面有机融合,愈加彰显古都魅力。(陈思羽)

声明:本媒体部分图片、文章来源于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权,请联系删除:025-84707368,广告合作:025-84708755。
269
收藏
分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