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央行发布2023年前三季度地区社会融资(下称“社融”)规模增量统计表。涌金君注意到,浙江、江苏、广东排名前列,其中,浙江社融规模增量为33505亿元,位居全国第一。
为实体经济“输血”,是金融的重要功能,而社融规模恰恰反映了“输血量”的多少。在各地推动经济运行好转的当下,这33505亿元对浙江意味着什么?涌金君为此采访了相关专家和业内人士。
复苏进程正在加快
从结构看,社融规模增量有八大指标,不过从分量看,支撑起社融增量的,主要是人民币贷款、企业债券和政府债券这三项指标。
前三季度,浙江这三项指标表现不俗,分别增长了24191亿元、3873亿元和2587亿元,较去年提高14%、19.3%和10.6%。
图源:中国人民银行
多位分析人士告诉涌金君,这意味着在浙江,企业和个人融资需求相对旺盛,反映出生产经营预期得到改善,经济复苏进程正在加快。
浙江一直身处社融增量的第一梯队。2021至2022年,前三季度社融增量分别为26897亿元、30321亿元,位居全国第三、第二位。三年下来,尽管经济发展面临不少挑战,但浙江旺盛的融资需求依然不减。
“一方面,浙江的稳增长工作成效较为显著,带动了信贷需求;另一方面,浙江金融服务业发达,对实体经济的支持力度也在加大。”招联首席研究员、复旦大学金融研究院兼职研究员董希淼分析说。
经济好金融才会好,金融稳定经济才能稳健。今年以来,浙江推进“千项万亿”工程,大做投资文章;开展数字经济创新提质“一号发展工程”,打造增长新动能;面向县城,还推进县域商业体系建设,让县域消费潜力充分释放……一把把“火”,点燃了经济复苏的号角。今年前三季度,浙江GDP同比增长6.3%,经济发展势头回稳向好。
社融增量三大指标中,企业债券最能精准体现市场参与者的内生动力。不难理解,当企业大幅加大杠杆投资时,说明看好当下经济,开足马力生产。
从这个角度看,浙江企业家信心满满。前三季度浙江企业债券增长3873亿元,是全国平均水平的7.44倍。
“浙江经济活跃度较高,企业对市场变化更加敏感,近4亿元的企业债券,是浙江企业家‘用脚投票’的结果。”某银行相关人士如此评价。
支撑企业家信心的,除了正在复苏的市场,还有不断完善的营商环境。
今年,面向各类市场经济,特别是民营经济的发展,浙江打出一套政策组合拳:针对预期不稳、信心不足的问题,浙江谋划提出了“3个70%”的要素保障机制;针对“不能投”“不敢投”“不愿投”现象,浙江提出支持民营企业科技创新、创业投资、政府采购倾斜等措施。此外,在吸引民资方面,浙江还提出向民营企业推介“三张项目清单”。
今年8月10日,浙江市场经营主体总量破千万,其中97%是个私经营主体,每千人拥有经营主体152户。正是这些群体,成为撑起浙江社融增量的重要力量。
财政政策持续发力
33505亿元的社融增量表现亮眼,但仔细观察不难发现,部分指标正发生变化。这背后,是经济环境和经济政策的某些趋势。
首先是政府债券规模的扩大。前三季度,浙江政府债券增量达2587亿元,同比增长10%。同期江苏、山东和广东三地分别为1638亿元、3287亿元和4638亿元。
“政府债券不是想发多少就可以发多少的,关键还要看市场能否买单。”上述银行人士认为,沿海四省政府债券规模较大,侧面说明这些地区“家底厚实”,经济发展预期增强,债券产品受到市场认可。
“低利率时代,政府债券更有优势。它不仅能够发挥好财政投资的逆周期调节作用,同时还有助于将财政投融资的成本控制在相对较低的合理水平。”该人士分析说。
谈及政府债券的前景,董希淼表示,今年以来,从中央到地方密集释放的稳经济新举措,随着特殊再融资债和再融资债的发行,在未来一段时间,包括浙江在内的部分地区政府债券比重还将进一步加大。
第二个变化,则是增量转负的外币贷款。前三季度浙江外币贷款增量为-96亿元,据统计,全国共有21个省市该数据为负。
贷款成本变高是重要原因。业内人普遍认为,当前美国和欧洲等发达经济体逐步加息,外币贷款的利率水平不断上升;而一些国家在某些领域实施与中国脱钩断链政策,使得全国进口规模受到了影响,导致外币贷款需求下降,浙江也不例外。
不过有失必有得。有分析人士指出,随着中国国内市场的不断扩大和国内制造业竞争力的不断提升,中国对外部经济的依赖程度也在逐步降低,这也弱化了中国外贸企业的外币贷款需求。(潮新闻 记者 吉文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