由文化和旅游部、浙江省人民政府和中国对外文化交流协会主办的“良渚论坛”将于12月3日在杭州举办。1日,良渚古城遗址公园之东的研学中心里,一场关于历史与现实的对话款款展开——“良渚论坛”青年汉学家分论坛在此举行,本次分论坛以“新时代青年汉学家眼中的中外文明交流互鉴”为主题,来自33个国家的43位青年汉学家和国内知名专家学者、媒体代表等约150人,以文论道。
物之不齐,物之情也。哥斯达黎加的哲学教授菲利普微笑着说出“美美与共”,场下掌声如雷;奥地利维也纳大学孔子学院的雷佩克用一组翔实的数据,述说中华文化在欧洲的影响力;德国学者叶翰识跳出良渚,探讨中西方对现代化认知的差异……
如何让不同文明的交流互鉴涉过历史的长河,寻找到今天的时代价值?答案离不开良渚。
与文明对话,和来自世界各地的青年汉学家邂逅,我们不妨借助三个杭州最常见的意象,白描“良渚论坛”的初印象——
桥
有人将文化比作一条来自历史流向未来的河。站在现实的坐标点上观望古今,来自希腊的社会学教授马修尼特斯·迪米特斯不断重复着一个单词:Bridge(桥)。
他将良渚论坛比作一座横跨文化之河的桥梁。“良渚文化是中华文明的源头活水,它的出现实现了从0到1的跨越。”马修尼特斯是第一次来到良渚,让他遗憾的是,“在欧洲,很多人知道长城、西湖,但还不知道良渚。我们需要这样的论坛,可以让我们更直接地交流,更深入地了解中华文化。”
他特意提到良渚古城周边新发现近20处疑似水坝的新闻,“这是了不起的奇迹,也是文化起源的实证。我会把这些资料都带回希腊,让我的老师和学生都能知道良渚这个地方。”
想为这座“桥”点赞的人不少。来自波兰的青年汉学家孔孝文拿起一块良渚文化神徽样式的绿豆糕走到阳光下拍照,“我仿佛尝到了5000年前的味道。”赴山东参加青年汉学家研学计划的他说:“只有真正来到实地,才会有那种遇见奇迹的震撼感。”孔孝文表示,会把这次的所见所想带回国,“告诉我的朋友们一个不一样的中国”。
这座“桥”,连接起熟悉与陌生、历史与现实、已知与未知。中华文明探源工程首席专家、中国社科院学部委员王巍特意在衣服胸口处佩上了一枚良渚文化的神徽。在他看来,通过考古发现和文明对话,可以让世界更好地了解古代的中国,认识现在的中国,理解未来的中国,“良渚文化的一系列考古发现,在增强对中华文明的认识和认同上,具有独特的意义和价值。”
在文明交流互鉴已成“刚需”的当下,这座“桥”,生逢其时。
路
文化需要桥,也需要纵横通向远方的路。文化丝路,由此成为这场论坛上海内外学者目光共同投射之处。
“在奥地利,我是一名历史学家。在良渚,我感觉自己变成了一名学历史的学生,对文化丝路有了更立体的认识。”欧亚太平洋学术协会副主席、奥地利维也纳大学孔子学院办公室主任雷佩克在论坛主题对话“青年汉学家眼中的‘文化丝路’与民心相通”的发言,逗乐了台下一众汉学家。
一旁的浙江大学艺术与考古学院教授张颖岚举例丝绸之路文化交流的特征:在阿富汗蒂拉丘地(公元1世纪左右)发掘的6座贵族墓葬中,3座墓随葬有汉式铜镜。而在宁夏固原的北周开国功臣李贤墓里出土的一件鎏金银壶,其精湛的手工艺技术具有公元6世纪波斯萨珊王朝风格,壶身外侧描绘的是一个古希腊神话故事。
沿着丝路,历史已反复证明,文化可以跨越时间、空间,乃至文化本身。用参与对话的哥斯达黎加大学哲学教授菲利普的话来说,“文化丝路加强了文明对话和文化交流,不仅各美其美,而且美人之美,美美与共,最终实现‘天下大同’”。
随着各国汉学家的讲述,文化丝路的新光彩在论坛现场绽放——哥斯达黎加大学成立拉美汉学研究学术网6年,已有全球100多名汉学家加入。每个月,学术网都会组织一次关于中华文化的虚拟论坛。奥地利维也纳大学的孔子学院每年会组织3至4场音乐会,在中文歌词里品读中华文化之美……
作为中国青年汉学家计划上海班研修学者,来自塞尔维亚的律师伊万娜告诉记者,TikTok等手机APP在塞尔维亚比较火,她能感受到身边喜欢中国的年轻人越来越多。
在文明交流互鉴越来越广泛的当下,这条“路”,举足轻重。
窗
深秋的良渚,被记录在不同语言、不同肤色汉学家的手机相册、笔记本电脑里,向世界打开中国之窗。
窗内,美美与共的故事,时时发生。
无论是大会发言,还是会后交流,汉学家们都将汉语作为首选。在哈萨克斯坦总统战略研究所首席研究员阿迪力·卡吾肯诺夫的论坛主旨发言稿上,记者看到他在字词上注释了拼音和音调。阿迪力说,随着两国文化交流的增加,现在中国已成为哈萨克斯坦学生第二大留学目的地。
来自白俄罗斯的翻译达莎,为了和良渚的气质相匹配,专门“淘”了一件红色的对襟中式上衣,袖口有寓意吉祥如意的绣花。“以后,我想带家人来良渚走走。”她说。
窗外,交流的热烈,让未来有了更多可能。
菲利普和浙江文物考古研究所所长方向明此前并不相识。但因为促进文化交流的共同期待,一见如故,相谈甚欢。而碰撞出的火花,将跟随菲利普被带回到哥斯达黎加。
论坛的茶歇时间,来自摩洛哥的文化教师安丽不断秀出自己的微信二维码,和不少汉学家、媒体记者互加好友。
在文明交流互鉴的动能越来越强劲的当下,这扇“窗”,引人入胜。